區塊鏈!世界第九大奇蹟?

區塊鏈!世界第九大奇蹟?

2018年伊始,區塊鏈迅速在國內掀起一股火熱的風潮,隨即成為第一個風口。這也吸引了大量的人走進這個行業,很多人對區塊鏈的看法,也是相當看好的。

甚至有人評價:“區塊鏈是世界第九大奇蹟”,目前沒有任何一種技術像區塊鏈那樣,會給未來社會的變革帶來如此廣泛的可能性。

美股市場上,沉寂多年的膠捲製造商柯達,日前宣佈發佈柯達幣,2018年以來股價上漲245.16%;中概股迅雷、第九城市、人人網、中網在線等也因為涉及區塊鏈業務而大漲。

港股市場甚至出現了一則讓人哭笑不得的消息:一家名叫“坪山茶葉”的公司宣佈改名為區塊鏈集團,在A股區塊鏈概念大炒作的背景下,竟然也上漲了23%。真是讓人乍舌。

不過,這場狂飆突進的資本盛宴,並非空穴來風

根據麥肯錫發佈的區塊鏈效用路線圖,2017-2020年將會是區塊鏈技術基礎設施的成型階段。當前世界各個角落已有許多投行、科技公司紛紛加快到區塊鏈的佈局之中。

主流觀點認為,區塊鏈經濟的核心不在技術,而在於商業邏輯的重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來數,區塊鏈不僅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像一場認知革命。

區塊鏈!世界第九大奇蹟?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分佈式的公共賬本,將各個區塊連成一個鏈條。我們可以將其定義為一個系統,它讓一組互聯的電腦安全地共同維護一份帳本,每臺計算機就是一個數據庫(服務器),中間無需第三方服務器。

所以,區塊鏈不是一種特定的軟件,就像“數據庫”這三個字表現的意思一樣,它是一種特定技術的設計思想。

就像TCP/IP協議和普通人之間的關係,普通人完全不需要知道什麼是互聯網底層的TCP/IP協議,只要享受互聯網提供的服務就行。

普通人和區塊鏈基本上沒什麼關係,除非是準備從事這方面的創業。

區塊鏈!世界第九大奇蹟?

相比於傳統的中心化方案,區塊鏈技術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徵:

區塊鏈的核心思想是去中心化

在區塊鏈系統中,任意節點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所有的節點都有能力去用計算能力投票,從而保證了得到承認的結果是過半數節點公認的結果。即使遭受嚴重的黑客攻擊,只要黑客控制的節點數不超過全球節點總數的一半,系統就依然能正常運行,數據也不會被篡改。

區塊鏈最大的顛覆性在於信用的建立

理論上說,區塊鏈技術可以讓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不再有存在價值。《經濟學人》對區塊鏈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簡單地說,它是“一臺創造信任的機器”。區塊鏈讓人們在互不信任並沒有中立中央機構的情況下,能夠做到互相協作。打擊假幣和金融詐騙未來都不需要了。

區塊鏈的集體維護可以降低成本

在中心化網絡體系下,系統的維護和經營依賴於數據中心等平臺的運維和經營,成本不可省略。區塊鏈的節點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每一個節點在參與記錄的同時也來驗證其他節點記錄結果的正確性,維護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簡言之,區塊鏈觸動的是錢、信任和權力,這些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性基礎。

區塊鏈的發展經歷3個階段

1.醞釀期:2009-2012年,經濟形態以比特幣及其產業生態為主。

2.萌芽期:時期為2012-2015年,區塊鏈隨著比特幣進入公眾視野,新生的錢包支付和匯款公司出現,區塊鏈經濟擴散到金融領域。區塊鏈底層技術創新不斷。區塊鏈技術從比特幣系統中剝離出來。

3.發展期:2016年開始探索行業應用,出現了大量區塊鏈創業公司。2017年ICO的火熱讓區塊鏈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區塊鏈!世界第九大奇蹟?

沒有應用,談何發展,區塊鏈的發展分為1.0、2.0、3.0三個階段的應用。

區塊鏈1.0應用:可編程貨幣

可編程貨幣,即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但它並不是任何國家和地區的法定貨幣,也沒有政府當局為它提供擔保。

區塊鏈2.0應用:可編程金融

區塊鏈2.0應用加入了"智能合約"(利用程序算法替代人執行合同)的概念。這使得區塊鏈從最初的貨幣體系,可以拓展到股權、債權和產權的登記、轉讓,證券和金融合約的交易、執行,甚至博彩和防偽等金融領域。

區塊鏈3.0應用:可編程社會

區塊鏈是價值互聯網的內核,能夠對於每一個互聯網中代表價值的信息和字節進行產權確認、計量和存儲。它不僅僅能夠記錄金融業的交易,而是幾乎可以記錄任何有價值的能以代碼形式進行表達的事物。其應用能夠擴展到任何有需求的領域,進而到整個社會。

區塊鏈!世界第九大奇蹟?

目前區塊鏈應用已經開始超越比特幣(區塊鏈1.0),進入到區塊鏈1.5時代,並且向金融領域(區塊鏈2.0)過渡。

未來3-5年,區塊鏈或許會超越金融領域,進入社會公證、智能化領域(區塊鏈3.0),包括身份認證、公證、仲裁、審計、域名、物流、醫療、郵件、簽證、投票等領域,應用範圍逐步擴大到整個社會,區塊鏈技術有可能成為"萬物互聯"的一種最底層的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