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俠者今已逝,風骨難再尋

金庸:俠者今已逝,風骨難再尋

◣武俠世界的核心不是“武”,而是“俠”。“俠”就是犧牲自 己的利益,去幫助人家主持正義,這種精神在社會上是永遠存 在,永遠有的。

據香港《明報》報道,一代武俠小說泰斗金庸,於2018年10月30日下午因病在香港養和醫院辭世,享年94歲。

金庸:俠者今已逝,風骨難再尋

金庸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與黃霑、蔡瀾、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後與古龍、梁羽生合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

金庸一生留下無數膾炙人口的小說作品,從上個世紀50年代末開始到70年代初近20年間,留下了《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雪山飛狐》《神鵰俠侶》《飛狐外傳》《白馬嘯西風》《倚天屠龍記》《鴛鴦刀》《連城訣》《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等長篇小說。

金庸的小說被改編成電視劇、電影、漫畫等形式,不僅成就了一大批迄今仍活躍在熒幕上的演員,也深深影響了數以億計的中國人。

同時,他還擁有像鄧小平、馬雲這樣的重磅粉絲。

鄧小平習慣利用中午和晚上睡前的半小時看武俠小說。即使是出差到外地,他也會帶上武俠小說。而他看得最多的,就是《射鵰英雄傳》。

金庸:俠者今已逝,風骨難再尋

馬雲則給自己創立的阿里巴巴打上了濃厚的武俠文化印記,不僅每位員工都有一個花名,小到會議室,大到項目組,甚至到整個企業文化的梳理,幾乎都以武俠元素冠名之。

馬雲自己的花名“風清揚”,就取自金庸的《笑傲江湖》。

金庸:俠者今已逝,風骨難再尋

如今,俠者已逝,盡歸塵土,消於無形。

對菜導我自己來說,金庸先生去世,最大的感慨是出生於1920-1930年代的,成長於建國前後的老一輩文人風骨與情懷的消逝。

我們之所以熟悉金庸,多是因為他開創的武俠世界,已經成為幾代人的精神家園。

但其實,金庸本人更願意把自己看做一個擔當使命的知識分子,所以才會不遺餘力地辦報、發聲,參與社會倫理的重建和人文生態的維護。

就像有人所說的那樣,金庸的武俠,或許是我們這幾代人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也是我們這幾代人最好的道德教育。

陳家洛也好、喬峰也罷,告訴了我們“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令狐沖和韋小寶的故事,則讓我們知道“義之所至,死生為輕”是了不起的。

楊過與小龍女、郭靖和與黃蓉的曠世愛戀,更讓無數少年在懵懂之中,第一次明白了愛與承諾那堅不可摧的力量。

金庸:俠者今已逝,風骨難再尋

雖然現實社會無法像武俠世界那樣快意恩仇,俠客的瀟灑與強大也不過是多數人的鏡中水月。

但不管我們在生活面前妥協、膽怯、讓步了多少次,都會清晰而感性地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值得去用心堅守的;怎樣的行動,才是讓人尊敬的。

這些,都不是現在那些粗製濫造的網絡爽文,和殺人奪寶,扮豬吃虎氪金遊戲們所能比擬的。

在小說家之外,金庸的另一個身份是“報人”。

每每出席活動,發表演說,他都會強調一句:我辦報辦了一輩子。

1947年,金庸從3000名報考者中脫穎而出,進入上海《大公報》。第二年,《大公報》香港版創刊,24歲的金庸被派去香港。

1959年,35歲的金庸創辦《明報》,便是看不慣《大公報》所報道的“虛假事實”。他說:

“我辦《明報》的時候,就是希望能夠主持公正,把事實真相告訴給讀者。”

金庸:俠者今已逝,風骨難再尋

所以,除了日常的小說創作,金庸還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撰寫了大量的時評,持續地為社會正義發聲。

到後來,這樣的家國情懷也直接成為了金庸小說的主色調,伴隨著他對社會時事的關切,本來是為娛樂普羅大眾而創作的武俠世界,開始有了更深的思想訴求。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會說,《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和《鹿鼎記》,其實是披著武俠外衣的社會政治隱喻小說。

金庸自己也承認,最後幾部小說的創作,的確隱含了對若干事件的寓言。

《天龍八部》刻畫了一心復國卻無視民間疾苦的慕容復,影射了蔣臺政府一心巴結美國(契丹),妄圖反攻大陸(宋朝)的痴心妄想。

《笑傲江湖》則撕裂了所謂名門正派的偽君子形象,把那些道貌岸然的打著正義的旗號,實際卻不擇手段地構陷他人的政治紛爭,諷刺得淋漓盡致。

《鹿鼎記》則是通過對韋小寶這一“五毒俱全”但又重情重義的“真小人”的描述,對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形象和集體無意識的偶像崇拜等等現象,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

金庸:俠者今已逝,風骨難再尋

只不過,多數人只看到了武林門派的絢麗多彩,流連於江湖俠客的兒女情長,而忽略了金庸背後的深意。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在如此眾多的金庸武俠劇中,金庸自己卻沒有幾部真正滿意的原因所在。

金庸自己說過,武俠世界的核心不是“武”,而是“俠”。“俠”就是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幫助人家主持正義,這種精神在社會上是永遠存在,永遠有的。

所以,有人這麼評價:“金庸寫小說,從來不是單純地營造武俠世界,而是將個人的政治抱負、現實觀察都融入其中,小說之格局就很大、內涵就很深。可以從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人性的等各種角度來解讀和闡發,如同魯迅說讀《紅樓夢》一樣,不同的人讀出的東西就會不同,道學家會看到淫,美食家會看到菜譜,文學家會看到文采。”

若非不是出於對中國文化的滲入骨子裡的熱愛,以及對社會人倫的深刻反思,金庸絕對不會在武俠小說這一最為市井的小說形式中,體現出自己對於推動社會變革的努力。

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吧。

今年3月18日,另一位大師李敖,也離開了我們。

金庸:俠者今已逝,風骨難再尋

李敖和金庸處得並不是很好,李敖甚至都發明瞭一個名詞,叫“金庸式偽善”。

但不管這些年歲已高的老一輩文人們嘴仗打得多麼厲害,你卻會發現他們身上多少都有那麼些共性。

作為港臺最為知名的"文化水手",李敖幾十年來在中國思想文化領域興風作浪、屢僕再起,生平著作達一百多部,如同一把把思想利劍,劍劍穿喉。

而金庸不僅通過武俠世界的構造來重塑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更是在現實生活中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嚴守“公正與善良”的辦報理想。

所以,李敖一生數次入獄,書也被禁了不少;金庸更是因為針砭時弊,一度上了暗殺黑名單,不得不出國避難。

在他們的身上,不難看到老一輩文人們清晰的使命、擔當和實踐。這樣的堅持與骨氣,不僅變得越來越稀少,在日漸焦慮的當下,甚至成為一種異類。

而且,當這些年歲已高的老筆桿子們敵不過歲月的腳步,一個又一個地淡出歷史的舞臺以後,我們除了哀悼與懷念,竟然也別無更好的傳承方式。

或許,這才是最大的感傷吧……

最後:必須強調一下,菜鳥理財學院上線啦,要想系統的學習理財知識,讓錢生錢,快快報名吧。

(PS:關注 菜鳥理財 公眾號--點擊菜單欄--理財學院,即可開啟賺錢模式。)

金庸:俠者今已逝,風骨難再尋

金庸:俠者今已逝,風骨難再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