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講」調解法讓警力得解放

59歲的謝建輝是武平縣公安局平川派出所輔警,2001年走上工作崗位至今已有18個年頭。平日裡,他不僅配合民警做好輔警員的工作,還發揮特長積極參與人民調解工作。

2001年12月,謝建輝被平川派出所聘為輔警,並根據他擅長說事拉理、做群眾工作的經驗,從事調解工作。工作初期,他對調解工作的瞭解是一片空白,但他並不擔心,因為他有一顆勤奮好學的心。為了掌握法律法規方面的知識,謝建輝多次向法律工作者請教民事賠償、民事判決等相關知識,向交警部門請教交通事故賠償規定,向醫生了解打架造成的傷害及診斷病情報告。除此之外,他還經常讀報刊雜誌,摘錄其中的經典案例進行分析。短短几個月,謝建輝就掌握了很多專業知識,並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工作中。

“做好調解工作,才能讓基層警力用在刀刃上。”謝建輝對自己的調解工作有著深刻的認識。他向記者介紹起調解過的一起棘手案例。萬安鎮的李某、何某應邀參加朋友聚會,散席後,剛回到家的李某接到何某的電話,讓他務必到某KTV唱歌,李某難以拒絕便騎著摩托車前往,途中撞上電線杆不幸當場身亡。事發後,李某家屬情緒激動要求何某賠償,並揚言要將李某屍體抬至何某家中。謝建輝得知情況後,為防止事態升級,急忙趕赴現場。經認真分析整個事件的經過,通過合法合情合理且深入透徹的分析,雙方就何某付部分喪葬費達成協議,一場糾紛得到妥善化解。

做調解工作,謝建輝總是精力充沛,又善於溝通。2014年,武平某公司在修補圍牆的時候,隔壁鐘某的妻女將圍牆強行推倒並阻撓施工。謝建輝接案後,首先安撫好雙方情緒,並走訪左鄰右舍得知,該公司與鍾某家一牆之隔,由於公司辦公樓未安裝排水管,每逢下雨,屋頂的雨水在牆頭濺到鍾某家外牆。鍾某多次前往協商未果,這事也一拖再拖過了10多年,這次修補圍牆事件成為導火索點燃了鍾某一家的情緒。謝建輝瞭解了前因後果,多次趁晚間休息時間前往鍾某家中做思想工作,聽取訴求,並將訴求反饋給某公司領導,積極爭取達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案。經過謝建輝不斷調解,最終雙方達成和解:某公司改造辦公樓安裝排水管並對鍾某房屋的外牆進行一次性補償。

“很多事情並沒有明確的對與錯,我要做的是讓當事人認清自己的問題,然後各退一步簽字和解。”謝建輝調解的時候特別注重“四講”——講感情、講道德、講法律、講人生,四講下來,很多糾紛自然得到化解。

18年來,謝建輝參與調解的社會各類矛盾糾紛超過千餘起,大到人命案件,小到鄰里糾紛。最讓他欣慰的是,主持調解的糾紛都實現了結案,從未發生當事人不滿調解而重複上訪或不履行調解協議訴諸法院等情況。也正因為有了像謝建輝這樣化解矛盾在一線的人民調解員,平川派出所調解負擔明顯減輕,也大大解放了警力,有效維護了轄區治安穩定。

(本報記者 陳章群 通訊員 王佔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