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能读到唐诗,你知道有多幸运吗?

唐诗,是唐朝文人在文学创作方面写出的优美篇作,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经久传承的文化瑰宝。

今天能读到唐诗,你知道有多幸运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凡读过书、会识字的中国人,都对唐诗从骨子里有一种无以言表的喜爱。从孩提时期,就跟着家人、老师咿咿呀呀的读唐诗,有的人还用一生去研读、去深究,去了解唐诗背后的故事。

部分唐诗还被编入中小学语文课本,成为学生的必学内容。在学校各个阶段的考试中,唐诗也占据着重要位置。

在生活中,人们不仅时不时的吟哦诗词,而且有时在写文章、谈话中经常引用这些经典名句,以提升文章的雅致和谈话的文学素养。

国人对唐诗的喜欢,不是一般的喜爱。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搞了个“飞花令”诗词朗诵大赛,更是把现代人对这个喜爱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可以说,人不分长幼、无论男女、不拘层次,都对唐诗由衷的喜爱。

今天能读到唐诗,你知道有多幸运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但是,有谁知道这些唐诗的怎么流传下来的吗?在此过程中有着是怎样的感人故事?

我有幸读到王晓磊写的一本《六神磊磊读唐诗》著作,书中从这些诗作传承下来的艰难历程和每个伟大诗人经历的艰辛角度,为大家解读了唐诗。

认真阅读后,使我震动很大,一方面感到今天我们读的唐诗能传下来真是不易;另一方面我们真是幸运,如果不是历史上少数几个人的偶然努力,那唐诗可能如灭绝的恐龙一样,甚至不如恐龙,恐龙灭绝还有化石可见,而唐诗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了。

书中写道,现在的唐诗能流传下来,最初得益于一个叫胡震亨的人,他谢任德州知州,而辞官回家,耗尽余生收编唐诗,为的是不让这些巨作失传。

今天能读到唐诗,你知道有多幸运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不是他对唐诗的无比喜爱,如果不是他自告奋勇自担收编的历史责任担当,如果不是他花费了整整十年漫长的岁月,孜孜不倦卷的搜集、整理、收编,李白、杜浦、王之涣.....一大批诗人、诗仙、诗圣的作品,就有能早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

举例来说,号称“吴中四士”之一的张若虚,一生写了不少佳作,至今就只留下两首,其中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诗词优美,意境深邃,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大有“孤篇压全唐”之感。

再有诗人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诗句朗朗上口,相信很多人都会背诵。但这位大诗人的佳作传下来的只是6首。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说,他们其他的诗可能不好,不被人们喜欢,所以失传那是自然。但我们看看下面两位:

一个是诗仙李白,他一生写了5000到10000篇,去世之前让其族叔李阳冰编集成册。李阳冰用心为他编成《草堂集》,共十卷,但到今天全部失传了。我们现在能读到的,是从其他人零星收藏的诗中发掘出来的。

另一个人,是被人称为诗圣的杜甫,其只活了58岁,四十岁之前的诗几乎全部失传了,感情是大半辈子的诗白写了。

文中还提到了王勃,他的诗集在明代就失传了;猛浩然、李商隐等,他们一生也都写了不少诗,最终传下了的廖廖无几。

正是认识到这些,胡老先生心急如焚,辞官归田,勇敢的站出来,担当起抢救唐诗的历史责任来,才为后人保存下来这么多优美的唐诗。

在抢救唐诗的事业中,还有明朝的钱谦益、清朝曹雪芹的父亲曹寅等。这些人中,多半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是他们一个接一个,历尽千辛万苦,让五万首唐诗穿越战乱纷争、渡过重重浩劫,一直流传至今。

看到这里,我与作者的感觉一样。今天,我们读着古人优美的唐诗,是何等的幸运呀!作为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要把唐诗读好、学好,还要让下一代人读好、学好,要把唐诗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更多好资讯,敬请微信搜索猫王故事汇,加关注,免费领大礼包,阅读好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