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歧视?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那换清华北大的学历来试试

都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近日,微博上热度高居不下的“河南四考生高考答题卡疑被调包”有了后续

学历歧视?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那换清华北大的学历来试试

我们从网友的高度关注中大致可以体会到社会对教育的焦虑,“一考定终身”的想法深植于人们心中。985、211、双一流似乎已经很不错了。但上海的落户政策告诉大家,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你还应该是毕业于清华北大。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日前制定并公布了《2018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该办法指出,今年,上海市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不需参与评分程序,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2018年符合该政策的申请,受理时间可延至2018年12月31日。

学历歧视?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那换清华北大的学历来试试

学历歧视?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那换清华北大的学历来试试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迅速的反应,分成了两派

支持派认为:清华北大代表着国内高校的最高水平,其学子也是优中选优,普通一本二本根本难以望其项背,城市为了自身建设,提供优惠政策,抢取人才也是情理之中。并且对于清华北大的学生而言,十年寒窗苦读,付出有收获,这才是公平。

学历歧视?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那换清华北大的学历来试试

反对派认为:这就是对“非清华北大学子”的赤裸裸歧视,毕竟很多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清华北大只低那么一点而已。而且仅仅凭借一次考试,把人永远的的钉在一个层次上,把“学历”看成是遴选人才的唯一标准,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畸形的,是特权。

学历歧视?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那换清华北大的学历来试试

当然,也有人选择沉默,因为学历歧视这个问题太敏感了。在这个网络发达的年代,人们因为言论动辄得咎已是常态,还是明哲保身的好。可以说是求生欲很强了。

学历歧视?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那换清华北大的学历来试试

但要说到学历歧视这件事情,可真是包含项目众多,比如说:

  • 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文理歧视)
  • 你是本科还是专科(专本歧视)
  • 你是一本还是二本三本(本科内部歧视)
  • 你是985,211,双一流还是普通一本(一本内部歧视)
  • 你是清北还是其他院校(来自清北学霸的注视)
  • 如果你博士毕业,那么请问你的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就读于什么高校,985、中科院、社科院还是

……

鄙视链是一条画不完的链子,也不知道站在鄙视链的顶端是什么感觉。小在觉得,网友之所以对是否该把院校分为三六九等的问题存有争议,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公平的焦虑。

北上广落户多么困难,我们在新闻中就大体能了解。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在二线城市的凌厉攻势下面临不小的压力。留住人才的问题迫在眉睫,这是城市的建设需要。但建设城市的不只有高尖人才。那些用沾满泥土的双手建设上海的人,那些为这座城市奉献了整个青春的人。他们又是怎样想的?

城市,究竟要怎样做,才能给建设他们的人以归属感呢?

落户政策,需要更多的思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