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攀比炫富,扪心自问这是不是你“言传身教”给孩子的毛病?

支招|攀比炫富,扪心自问这是不是你“言传身教”给孩子的毛病?

+

-

×

÷

支招|攀比炫富,扪心自问这是不是你“言传身教”给孩子的毛病?
支招|攀比炫富,扪心自问这是不是你“言传身教”给孩子的毛病?

———— / BEGIN / ————

在小晴妈的眼里,自家孩子一直都很听话懂事,身边的邻居们提起小晴,都要竖起大拇指,说这孩子不仅成绩不错,而且对人彬彬有礼。可是,最近小晴妈妈发现小晴的微妙变化,这都要从一个名牌书包说起。

原来,是在前阵子的某一天,小晴妈带小晴去商场买新书包,恰好碰见了琳琳一家。只见琳琳妈在柜台前毫不犹豫地为琳琳挑选了最贵的名牌书包,琳琳当即就背上了新书包上前来跟小晴打招呼。

小晴看着背着新书包的琳琳,眼神中透着羡慕的光。

果然,第二天放学回来,小晴就跟小晴妈提出了也要买个名牌包的要求,说琳琳今天背着新书包来上学,可骄傲了!小晴妈想,小晴平时一直是个好孩子,买个名牌包也没什么。没想到,名牌包才买了没几天,小晴又提出要买名牌的皮鞋和名牌的裙子,价格是一个比一个高。

小晴妈这就坐不住了,耐心地跟小晴解释,东西实用就好,没必要样样名牌。不说还好,一说小晴就气鼓鼓地噘着嘴,带着哭腔说:“班里的同学都买了名牌的衣服鞋子,为什么我没有?我也想要!妈妈你不答应我,我今天就不写作业了!”

这下小晴妈可真是犯了难了。不买吧,小晴又要闹脾气;如果真的给她买了吧,这不是助长了她和同学们攀比的虚荣心吗?因此,小晴妈找到了李老师:李老师,您说这该怎么办呢?

李觅老师说

支招|攀比炫富,扪心自问这是不是你“言传身教”给孩子的毛病?

我经常跟家长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能不能教育好,最重要的就是看家长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像琳琳妈妈一样,很多家长会本能反应觉得孩子攀比是不对的,有时还会责骂孩子,然后跟孩子讲道理。这样做非但不能让孩子真正不去攀比,反而攀比的现象可能变本加厉。所以家长们最应该做的是尝试理解孩子为什么要攀比? 这样才能知道如何应对。


支招|攀比炫富,扪心自问这是不是你“言传身教”给孩子的毛病?

让我们来认真分析一下攀比背后的原因。


攀比背后核心是比,那这种比的心态是谁灌输给孩子的呢?


大多数的家长为了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看你同学多聪明,你怎么那么笨呢?”,“人家邻居家的孩子考了100分,你才考这么点分数”。殊不知,这样的语言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容易让孩子有一种挫败感,而且在无形中就形成了攀比的心理,表面看起来家长并没有让孩子去跟其他孩子进行物质上的比较,只是希望孩子在学业上能树立目标。


但攀比是一种心态,不会说在这里比了在其它地方就不比了。


支招|攀比炫富,扪心自问这是不是你“言传身教”给孩子的毛病?

此外,孩子之所以会在物质上产生攀比一定是因为在某个方面产生了自卑的感觉,因此想要在物质上去找回这种“自信”和“认同感”,因为这个是看起来最轻松的方法。


要想孩子不攀比,最重要的其实是帮助孩子找回自信。


真正自信的孩子不需要通过比较来获得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我在之前的节目中已经分享了很多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方式了,最主要的其实就是鼓励和肯定孩子。


支招|攀比炫富,扪心自问这是不是你“言传身教”给孩子的毛病?

另外,很多家长本身就有爱攀比的现象,见别人买了什么好看衣服也要买;别人家换了车,自己也要嚷嚷着换车。如果家长就是这种人的话,那么孩子耳濡目染也自然会形成攀比的心理。


所以要不想让孩子有这种心理的话,家长就要做到以身作则。


———— / END / ————

升学会

关注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

为您提供幼升小年龄段所最需要的家庭教育知识

汇集名校名师、教育专家、教育机构及媒体

定期组织义工活动、主题讲座、慈善活动

支招|攀比炫富,扪心自问这是不是你“言传身教”给孩子的毛病?

下载花城FM APP

可反复回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