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詳解內容熱度:希望提高用戶體驗

“把自己當成一個普通的互聯網視頻用戶,當你來到視頻網站上,不知道該看什麼時,你會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選擇你想看的內容?”有人回答是首頁推薦,也有人說是豆瓣評分或朋友推薦。


愛奇藝詳解內容熱度:希望提高用戶體驗


以這個問題開場,愛奇藝數據研究院院長葛承志引出出臺“內容熱度”的一些緣由——“因為我們看到了這個市場的一些變化,以及一些與想象中並不一樣的地方”。

什麼是內容熱度?

愛奇藝CTO劉文峰首次給出了一個明確定義:內容熱度是客觀反映內容當前受歡迎程度的指標。具體來說,觀看人數、觀看時長、觀看次數、分享人數、彈幕、頂踩、評論、播完率等,都是內容熱度的構成因素。劉文峰將這些指標主要分為三類——觀看行為指標、互動行為指標、分享行為指標,“這些均來自於我們對用戶行為的分析,我們希望通過內容熱度體現用戶對內容的反饋、反映內容本身的質量以及在當前市場上的表現”。


愛奇藝詳解內容熱度:希望提高用戶體驗


為什麼要用內容熱度這個指數?

劉文峰認為其實在播放量基礎上對內容評價方法的進化,他分別以動畫片和完結熱播劇、完結熱播劇與在播劇、兩部受眾不同的在播劇為案例進行闡釋。《小豬佩奇》和《延禧攻略》都是各自領域的爆款內容,基於孩子會反覆收看動畫片的原因,前者的累計播放量遠高於後者,但《小豬佩奇》的受眾面較窄、用戶互動不及《延禧攻略》,這在內容熱度上會有所體現;已經完結的《延禧攻略》與正在熱播的《橙紅年代》相比,前者的熱度峰值雖遠高於後者,但其當前熱度卻沒有《橙紅年代》高;拿同在熱播的《橙紅年代》與《娘道》進行對比,單就累計播放量而言,《娘道》更勝一籌,但其受眾群偏窄且年齡層偏高,產生的互動較少,所以在愛奇藝的熱度值上略遜於《橙紅年代》。通過上述案例,劉文峰表示,愛奇藝熱度值由多個維度共同組成,尤其在時間節點上,有著詳細的劃分。


愛奇藝詳解內容熱度:希望提高用戶體驗



此外,劉文峰表示,熱度的算法比較複雜,並非直接乘以某個權重,“整體上,我們會考慮更能反映用戶對內容喜愛的指標,比如正片播放行為,要高於片花播放行為對熱度的貢獻;而如果更多用戶在最近進行觀看,產生的熱度貢獻會高於比較久遠的觀看行為”。

愛奇藝的這一舉措對影視行業製作、宣發、播出等環節會有什麼影響?來自行業產業鏈各環節的代表在會上也發表了他們的看法。

靈河傳媒CEO白一驄表示,內容熱度出臺對於製作方而言是一個減負。他以直播作類比,“直播從來不給總榜,給的都是周榜,就像實時數據一樣,只有實時的東西才重要”。白一驄還提到劇集體量的問題,“如果用播放量來直觀體現一個劇的優劣,你拿一個20集的劇跟60集的打,根本打不過”。在這一層面上,他認為以綜合的數據來衡量,更有助於真正的內容走到前臺去。

相比於劇集,網絡電影的商業模式比較特別。據新片場CEO牟雪介紹,網大一開始就是完全面向用戶的,比起播放量更看重的是分賬票房。“如今播放量變成內容熱度,對於網大的票房其實沒有什麼影響”,牟雪表示,“但內容熱度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關注指標,除了播放量,還有用戶畫像及實時熱度曲線,這對於內容創作非常有幫助”。


愛奇藝詳解內容熱度:希望提高用戶體驗


“我剛開始接到通知時第一反應是完了,以後播放量破億圖沒了,我拿什麼向廣告主宣傳?”愛奇藝市場副總裁陳宏嘉從宣發角度表達了看法,“我沉澱下來思考後,發現這反而提供了更多的宣傳維度”。一部戲被收看了多少時長、有多少人看完了這部劇、又有多少人只看了1分鐘就關掉,在陳宏嘉看來,這些數據更能體現內容對於消費者的影響力,從而打動廣告主。

從第三方的角度看,雲合數據CEO李雪琳指出,“其實不同平臺間的播放量本來就不具備可比性,如今愛奇藝把這種不可比性顯性化了”。在這樣的背景下,更多跨平臺的數據工作需要第三方來做,他由此呼籲各個視頻網站開放更多的數據給第三方平臺,希望一起來構架一個相對開放、公平的評價體系。

據悉,後續愛奇藝還會公佈一系列含更多維度的數據榜單,如實時風雲榜、熱度趨勢圖等,以期為用戶推薦更合口味的內容,為行業從業者提供更客觀全面的參考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