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未來的球星簽名鞋會怎麼設計

看著庫裡佩戴著厚實的護踝,以及大眾對Curry 5整雙鞋偏負面的評價,我們XCin團隊認為還是有必要再提一下:庫裡5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讓球鞋能夠和護踝做到完美搭配,達到護踝和球鞋一體化這樣一個結果,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在於,這雙鞋是為庫裡本人設計的,在設計概念以及設計思路上,大部分意見均是由庫裡提出並起稿的。依照球員特點的專項性來設計球鞋,這也就是簽名鞋和團隊鞋款之間的區別。

淺析未來的球星簽名鞋會怎麼設計

與其說UA設計了一雙不適合大眾,不太走心的產品,不如說,UA沒有為大眾提供一份具體的球鞋使用說明書。如果球鞋是和護踝配套發售的,那可能大家也就不會糾結於Curry 5鞋身的“偷工減料”了。

淺析未來的球星簽名鞋會怎麼設計

我們XCin同樣認為,未來各大品牌簽名鞋的設計趨勢,會像Curry 5這款鞋一樣:專項化、特殊化、個性化,以及Curry 5本該做到的,模塊化。

一雙球鞋,可通過模塊的轉化,帶來兩種完全不同的功能,如果Curry 5是搭配專屬護踝一起發售的話,那它也可以歸類為具有模塊化功能的球鞋。其實模塊化的球鞋也不是沒有存在過,比如Kobe 7 System。

淺析未來的球星簽名鞋會怎麼設計

淺析未來的球星簽名鞋會怎麼設計

Kobe 7 System的Attack Fast系統,搭配的是低幫鞋舌,中底搭載了前後Zoom氣墊(Elite版本搭載的是全掌Zoom氣墊),而另一項Attack Strong系統,則搭載了中幫襪套式鞋舌,中底採用了全掌Cushlon泡棉緩震材料作為搭配。通過一個鞋身,兩個系統的轉換,帶來不一樣的球場感受。

說實話,Attack Strong系統親測下來之後的感覺:低幫變中幫,更多的只是外在的變化,沒有實質性地加強鞋身整體的支撐性,就和目前市場流行的襪套式球鞋一樣,看似是中幫,其實本質,都是低幫鞋。在我個人看來,如果系統本身加入護踝的設計原理,將踝部位置進行加固,放棄掉一些現有的靈活性,讓其保護性凸顯出來,誒?可能會更好一些。

當兩個系統的特質都能夠展現出來時,要靈活就注重於靈活,要保護就注重於保護,那球鞋模塊化的意義,也就體現出來了。只可惜,在這雙ZK7身上,包括之後的AJ2011,2012等鞋款,都沒有把模塊系統的特性發揮到極致,讓大眾更多隻在乎於中底的科技,“你用了Zoom就是好,它沒用Zoom就是辣雞”,而非球鞋模塊帶來的實際效益。

淺析未來的球星簽名鞋會怎麼設計

淺析未來的球星簽名鞋會怎麼設計

可能會有朋友覺得:球鞋不應該注重於全能嗎?為什麼要去做模塊化,未來球鞋的發展趨勢不應該是同時兼備保護和靈活嗎?

用目前的市場角度來看,這樣全能的鞋款,都會被歸類於團隊鞋。比如耐克的Hyperdunk系列,比如阿迪今年的Pro Bounce,這樣的鞋款固然重要,也大概率地被市場所接受,但這樣的鞋款,往往少了些“個性”。到了未來,球鞋如果想要讓人眼前一亮,個性化,是自然少不了的,無能外觀方面的個性,還是是性能方面的個性,都很重要。

在追求極致靈活的同時,必然會缺失一定的保護;在追求極致保護的時候,同樣的,靈活性方面,自然會受到一定的約束。因為有市場:總有人想要一雙非常靈活的球鞋,也總有人會想要一雙保護感極佳的球鞋,所以品牌方不會放棄這樣的設計需求。想把簽名鞋做得更好,並且更具備賣點,專項化,特殊化,以及模塊化,是品牌方很有可能走的一個方向。

換個角度來看,即使是團隊鞋款,它們同樣可以加入模塊化的元素。比如Pro Bounce,除了鞋幫高度不一以外,它們在外底,中底科技,以及鞋面科技方面,基本上沒有差異。這時如果鞋幫高度可做到模塊化調節的話,可玩性有了、賣點有了、功能性也能得到滿足了,再在營銷方面做點文章,這雙本身性能就不錯的鞋款,能不大賣才是有鬼了,是吧?與其分為高低幫互相搶佔中低端市場,不如將兩雙鞋的特性合二為一,做一雙真正滿足於大眾的團隊鞋,不是更好嗎?

淺析未來的球星簽名鞋會怎麼設計

額……當然啦,考慮市場問題不能單單隻考慮這幾個方面,具體未來簽名鞋的設計方向往哪走,我是全然不知的,也就只是口嗨一下,純屬不負責分析,具體鞋款的定位及市場流程,其實遠比上述表達的內容要複雜得多。但是,但是,從目前的市場信息反饋來看,今年阿迪在很多方面,做得的確不是那麼出色,比如,哈登3。

淺析未來的球星簽名鞋會怎麼設計

哈登3本應該是一雙極具個性化,以及特殊化的簽名鞋,但阿迪硬生生給它做成了一雙團隊鞋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工作室小夥伴對這雙阿迪旗艦鞋款感到失望的原因,不是性能不行,只是,缺了點個性,和特色罷了。

OK,今天就和大家閒聊到這兒,雙十一即將到來,你們期待的雙十一攻略,不久之後,為親送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