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峯區白石港下河街片區「大變臉」

株洲網訊(株洲日報記者 劉毅 通訊員/申舒婷)10月26日,天氣轉晴,步行在石峰區白石港下河街片區,目之所及令人心曠神怡:新種植的樹木隨風搖曳,鬱鬱蔥蔥,整潔平坦的遊道延綿向前,清水悠悠,堤岸生機勃勃,昔日市民路過此地或掩鼻,或疾走,如今已經蝶變。

“水清了、岸綠了,讓人看著心情就好”“治理得真好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可以來河邊跑步鍛鍊身體”……白石港下河街片區大“變臉”,居民們倍感高興。

白石港下河街片區位於湘江以北,白石港以西,沿江北路以南,涵蓋株洲城區重要飲用水源一、二級保護區,是石峰居民飲用水的主要來源地。據介紹,下河街約1千米的道路旁,居住著近50戶散戶居民,且生活汙水散排口數量達16處,汙水直排造成環境汙染。

“以往生活汙水未經任何處理,有的流入附近的集水池,滲入周邊土壤,有的從屋外的汙水管口直接排出,時間久了,房前屋後汙水橫流,化糞池裸露在外,四處瀰漫著一股惡臭。”附近一位居民直言不諱。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石峰區下定決心,對轄區所有水系岸線排汙口情況進行全面摸排,並逐步實施一盤棋整改治理,全面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重現秀水美景。

今年8月26日,石峰區投入443.28萬元,啟動下河街片區生活汙水散排整治項目,用32天時間,在沿江路北側地下由東往西鋪設一條汙水管網,並新建成一座汙水提升泵站,截留原本存在的16處汙水散排口。

據介紹,該項目地處湘江風光帶,這裡正在實施白石人家項目,開挖預埋管道將對路面及綠化造成破壞,協調難度大。同時,下河街片區此前無任何排汙系統,要完成汙水整治,須將16個汙水排口所經過的長約1千米的路面和周邊景觀帶全部開挖,鋪設地下汙水管網,所有排汙口截留後,再將路面及綠化帶恢復原貌,工程量大。

針對該片區排水現狀、地勢地形、施工難度等問題,該區城建局反覆研究,精心制定方案,並多次與白石人家項目施工方溝通協調,打消顧慮。同時,因地制宜安裝下水管道,將汙水引流至管網內。

目前,該項目已經竣工,散戶居民的生活汙水全部流入了汙水管網,再通過提升泵站抽排入市政汙水主管網進行統一處理,片區內生活汙水直排問題迎刃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