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真的柯文哲

失真的柯文哲

4年前臺北市長柯文哲以跳脫藍綠的“白色力量”為號召,獲得85萬臺灣選民支持,至今人氣依然居高不下,甚至可能問鼎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大位”。柯文哲不僅行事作風與言談迥異於傳統的政治人物,不拘泥於藍綠框架的務實態度,是許多市民願意給他機會的重要原因。但在尋求連任之途,柯文哲早已從政治素人搖身一變成為政治精算師,只不過處處計算選票的結果,卻逐漸失去原有的“真”。而柯文哲的“失真”,也讓“白色力量”逐漸萎縮!

失真的柯文哲

力挺“婦聯會”立場一夕轉變絕非是柯文哲的首例,且髮夾彎在選前特別多。

5月初當民進黨尚未決定自推臺北市長人選時,柯文哲為了挽救與民進黨瀕臨破裂的合作關係,對綠營耿耿於懷的“兩岸一家親”說法表示“歹勢”(閩南語,指“不好意思”),希望能繼續和綠營合作。只不過柯文哲未能明白表態不選2020,讓民進黨最後決定在臺北市長一戰上“卡”柯。

失真的柯文哲

7月年金改革上路,臺北市約4萬軍公教人員受到衝擊,9月柯文哲馬上雪中送炭,盤點釋出5.7萬個兼職工作,“優先”提供退休公教擔任,以圖拉攏。但受質疑政策買票後,隨即改口說退休軍公教是有“優勢”,而非“優先”,讓這些人空歡喜一場。

失真的柯文哲

日前在一場眷村文化座談上,柯文哲一席“現在運作好好的,你管過去在幹什麼”的談話,獲得滿堂喝彩,被解讀為力挺“婦聯會”,並向藍營選民示好。但引來綠營痛批後,次日柯文哲馬上轉向,解釋他講的是“救國團”,併為“錯誤的援引例證”致歉。從他完整的談話來看,“和解對話”,先解決當前問題,預防再發生,最後再去談責任追究,都遠比現行廣設“東廠”進行政治清算鬥爭,更適合臺灣的“轉型正義”,可惜他最後臨陣退縮,怯于堅持。

失真的柯文哲

柯文哲原本的優勢在於能擺脫藍綠牽絆,他雖自認“兩岸一家親”的說法重傷15%的支持度,但其實這種務實的做法卻引來更多的支持。具有問鼎2020“大位”潛力的柯文哲,早已不同於一般縣市長的格局,他的言行足以引領社會風向,很有可能在藍綠僵局下走出一條不同的路。但很可惜,他卻選擇隨風向搖擺,跟著網絡聲量不斷轉彎。處處為了選票計算,想要又藍又綠,但政治哪有可能讓你左右逢源,鄉愿的結果,最後恐怕落得藍綠都不領情。

失真的柯文哲

民代質詢“823水災”救災期間,陳建仁偕家人出遊金門,蘇嘉全也去了日本,賴清德回答“過去就讓它過去”。而柯文哲針對“婦聯會”一席“你管過去在幹什麼”,雖然兩句話意思類似,但前者只是卸責推拖之語,而後者卻有可能為社會和解開啟新契機。只不過這扇機會之窗卻在選票考慮下關了起來,而柯文哲的格局,也就只能跟著一起關了起來!

(作者為臺灣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本文原載於臺灣《中國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