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很迷茫:「我不知道自己究竟適合什麼職業」

“我最適合哪個行業”?看到各大論壇,社群總會冒出來。的確,不知道方向,怎麼去實現自己想要的呢?

不論是職業規劃迷茫的大學生,還是投了春招秋招拿了Offer的準畢業生實習生,就算是年薪100萬的企業高管,也有時懷疑自己“去體制內混口安心飯吃,對我而言是個更好的選擇麼?”這樣的反問。

如今自己的圈子大了不少,接觸了一些被社會普遍理解為 “高大上,逼格高,自帶光環”的行業的人。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行外人各種羨慕,行內人各種吐槽。

我有很好的幾個朋友,一個月薪2萬的經理,一個月薪幾千的體制內公務員,我們聊起來時他們還都彼此羨慕著對方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

但要是你去問我那個經理朋友:“給你不變的薪酬,讓你去做體制內做公務員,你去不去?”

他給的答案永遠是NO!他說:對比起體制內的穩定和安逸,對他們來說,只有在市場中奪秒、需要敏捷思維支撐自己隨時做決策的高壓環境,才能給他們最大的滿足感。

另外,他們的年薪100萬,你眼裡是賺了,但於他們而言,僅僅只是做了本職工作。

所以,沒有什麼是真正的好行業和壞行業。所謂“適合”你的職業,除了你是否有能力做好這份工作,關鍵是它是否帶給你了錢無法取代的東西——實現你最想要的人生價值。

可惜的是,很多人做出職業選擇的時候,總是基於自己在過去的很多想象和習慣:

“我好像一直都對快消行業感興趣”“我大學本科選了這個方向,那就應該這麼接著往下走吧”“我的師兄師姐都選擇了這樣的人生道路和職業規劃,那我也應該如此做”......

可是,在這個快速迭代的世界裡,有兩個有趣的悖論:

今天最受歡迎的10個工作,有6種在十年前都不存在;

今天最受歡迎的10個工作,有6種將來都會被取代。

所以,在選擇未來崗位時,你還會對自己說——

"我是來自金融類院校的,我最對口的是去銀行工作""我是讀會計專業的,我就應該考ACCA將來去事務所""我爸爸是公務員,他覺得一個女孩子做公務員穩定"......

一份BBC基於劍橋大學研究者的數據體系分析了365種職業在未來的“被淘汰概率”,其中會計、銀行職員、政府職員被列為最容易取代的十二種職業;

那有人說,我就去做不容易去被替代的唄?

有啊!教師、健身教練、心理醫生、律師……可是,你有這樣的勇氣,去賭上自己的未來做一件自己也不確定是否喜歡、適合的職業麼?

所以,試圖在別人口中找答案,有時候是危險的。大家都是盲人摸象,看不清全貌,很多人會因此走向另一個極端——別人給你講一套新的理念,你就全盤接受,渾然忘記了自己去“深度思考”的答案。

“最適合”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誤解,隨著你的經歷累積,做了一件又一件事情,能力和資源都在不斷提升,那塊“滿足”的天花板也在水漲船高,“最適合”的答案一直都在變化,永遠都定不下來。

真正好的人生狀態是:我發現了很多可能適合自己的選擇,而且決定從某個選擇開始先試試看。

當回到“最適合什麼行業”這個問題的時候,不要再去急於找去一個應付自己應付別人的答案,靜下來去深度思考一下。

第一,去跟自己內心對話。

拋開“我應該從事的方向”,迴歸到,“我到底在做什麼的時候最投入/最有能量/最快樂”。找到答案後,再問自己:實現去做自己擅長且喜歡的事情,其實有很多渠道和方法,我有想過嗎?

第二,去問別人?

多聽一些不同立場的聲音,哪怕是雜音,有助於多方位瞭解事物,看的聽的多了,大概能瞭解大家在關注些什麼,在意些什麼,也許就能發現時代和行業的趨勢。不然,磕破腦袋也想不明白一個賣書賣情懷賣知識服務的羅胖,怎麼就做到了13.2億美金的估值,而且,這才只是剛開始。

第三,趁早多去試錯。

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和不喜歡什麼,直到你嘗試了,通過不斷試錯,慢慢總能找到方向,關鍵是,試錯而趁早。尤其是大學生多去嘗試不同的職業,總好過未來,在一個自己不喜歡或者不能發揮自己擅長的行業裡做10年,內心始終不能達到高層次的愉悅感更遺憾了。

在這樣的一個“三步曲”中,用深度思考再發掘自己內心真正的熱愛,優勢和弱點,更深刻地瞭解自己,就會不盲從,不隨從,這比什麼都來得重要。

但願在我們的職業規劃裡,不再聽到“考完這次試就好了”,“上了大學就好了”,“工作之後就好了”......而是在未來的某天,你可能會遭遇一些困惑,一些混沌,一些糾結,一些焦慮,記得保持獨立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審視自己的真實感受和不隨波逐流的勇氣。

我們需要用自己的大腦去看世界,不然你所看到的,是別人餵給你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