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描写林冲才是最纠结的第一主角,其中深意远超宋江

“林冲火并王伦”这个事情中,最先有杀王伦动机的人,不是别人,恰恰就是林冲。这一点,早就被眼尖的吴用看出,是他最先发现了林冲和王伦的不和,于是决定挑拨,利用林冲来除掉王伦。然而就在吴用正筹划如何利用林冲时,岂料,林冲竟然比他还要急,竟然不请自来了,这一幕使得吴用喜出望外。

那么林冲是来干什么的呢?只见他一进门便说道:“小可有失恭敬。虽有奉承之心,奈缘不在其位。望乞恕罪。”意思就是说,要是我林冲在其位的话,必然留你们下来,现在我虽然有留你们的心,却是有心无力。潜台词就是,你们若想留下来,就必须要除掉王伦。

此话刚好正中吴用的心思,于是乎,就开始挑拨了。一番挑拨后,最终林冲说道:“量这一个泼男女,腌脏畜生,终作何用!”这可以算作是已经对王伦宣判了死刑,剩下的只是行刑时间问题了。

施耐庵描写林冲才是最纠结的第一主角,其中深意远超宋江

接下来就是杀王伦了。就这时,王伦的礼数都还是相当周到的,摆了酒席,请晁盖等人来吃,派人去请了三四次,又抬了七个轿子去接。酒席上,王伦婉言拒绝了晁盖等人想要入伙的请求,并叫人端来一盘银子,毕恭毕敬地奉上说:“不是不我不收留你们,是粮少房稀,怕误了你们,不好看。”这说的也很在理啊。

可就在此时,林冲突然发难了,大骂王伦,和他彻底撕破了脸皮,随后就一刀捅死了他。至于为何要杀王伦,林冲自己说的理由是:“这梁山伯便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

林冲说得对,王伦就是这种嫉贤妒能,无大量大才的人。可是以这个理由就杀了他,未免也太过分了吧?

施耐庵描写林冲才是最纠结的第一主角,其中深意远超宋江

林冲不是为了抢头领的位置,这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他之所以要杀王伦,就是要出一口恶气而已,要泄愤!在王伦的手下,林冲憋屈啊,你天天拿白眼翻老子不说,还尽说些馊话来恶心老子,老子早就受够了!这样来看的话,林冲的心胸岂不是要比王伦还要狭窄?

那么施耐庵为何要安排林冲来杀王伦呢?

我们前面说过了,林冲是最为负义的人。在他走投无路之时,是王伦收留了他,王伦对他有恩,这点不可否认吧?就因为受了点委屈(只有委屈,没有仇),他就把恩人给杀了。而真正的仇人,高俅,他敢杀吗?

所以,施耐庵最后将林冲的结局写得最为凄惨。

施耐庵描写林冲才是最纠结的第一主角,其中深意远超宋江

关于林冲是否找高俅报仇的问题,前后两版水浒传曾经给过不同的故事。老版水浒传里面,林冲找高俅报仇,连高俅的影子都没见到,被宋江拒之门外,最后林冲也被气死,这个版本的目的很明白,给林成功洗地,却并不排斥林冲有些窝囊的事实。

新版水浒传就更疯狂了,林冲直接提着刀要杀高俅,最后宋江挺身而出挡刀,最终救了高俅一命。这个版本不仅是给林冲洗地,还要帮林冲更改形象,把林冲从一个有些窝囊的小军官描写成一个热血青年。

不过很可惜,这两个版本的电视剧,都是事实不符,水浒传书里的林冲,在面对仇人高俅的时候,不仅没有像电视里面那样英勇地提刀杀高俅,反而没有任何动静,书里在高俅被抓上梁山后,林冲的反应,只有一句:“高俅见了众多好汉,一个个英雄猛烈,林冲、杨志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色。”简单地说,就是林冲在梁山上遇到了他的仇人高俅,很生气,就瞪了高俅两眼,然后就没有任何行为了,既没有提刀要杀高俅,也没有哭天喊地要自杀。

施耐庵描写林冲才是最纠结的第一主角,其中深意远超宋江

吴用

那么林冲为什么在见到高俅的时候,还能忍住心头的怒火呢?面对这个害得他家破人亡的仇人,他真的没有报仇的念头吗?

可能有人会说,水浒中都说了,高俅被抓之后,是宋江因为要考虑到招安大业,所以待高俅像上宾一样,而且严令林冲不得杀害高俅。正是因为宋江的命令和压制,才导致林冲忍气吞声,不能报了大仇。老实讲,书上这种说法非常不符合人性,也经不起推敲。

大家想象,林冲被高俅搞得家破人亡,后来林娘子上吊自杀,自己的事业也完全是毁在对方手里,面对这样一个仇人,而且在林冲已经是个杀人通缉犯的情况下,他会因为宋江的一句话就不杀高俅?他怕宋江什么?他当时已经孑然一身,没看有任何挂念,即便得罪了宋江又能怎样?在主任看来,林冲杀不杀高俅,根本与宋江没有半毛钱关系,原因肯定还是在他自身。

那为何林冲火并王伦又那么果断呢?这里面的性质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

施耐庵描写林冲才是最纠结的第一主角,其中深意远超宋江

首先,林冲杀王伦是为了巩固自己在梁山的地位。大家从水浒中可以看出,王伦这人心胸狭窄,容不下能人,而且文人说话又酸又臭又不好听,让林冲十分恼火。当时晁盖和吴用等人已经上了梁山,林冲其实也在判断,如果干掉王伦,拥立晁盖,起码自己是向晁盖纳了投名状,这样自己就能在梁山能够好好呆下来,所以,杀王伦是生存的需要。

其次是,杀王伦是因为林冲在王伦身上看到了又一个对他指手画脚,甚至欺负他的人,他刚被高俅搞得家破人亡,没想到上了梁山竟然还要受这样的鸟气,加上当时吴用在一边煽风点火,所以林冲完全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既然你让我不爽,那么我就让你活不长,进而一刀搞定王伦。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杀了王伦,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代价。王伦算什么,他是个土匪,林冲杀王伦,其实就是土匪之间的帮派内斗,不管是谁死,都不用承担太大责任,再说了,林冲都混成这样了,他有什么好怕的,正因为没有任何顾虑,所以刀子才抽得果断。

而高俅呢,显然是和王伦不一样。

也许有读者会认为,这是宋江想要被招安,努力讨好高俅,提前下达了严令,所以林冲没有选择动手。宋江确实是梁山水泊的大当家,但是林冲独身一人,了无牵挂,面对害得自己家破人亡的凶手,会因为老大的一条命令就乖乖忍着?这也太说不过去了。林冲放过高俅的原因的确在宋江身上,但却不是因为宋江的命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首先来看宋江对高俅的态度,《水浒传》第八十回中,“宋江掌水路,捉了高太尉,急教戴宗传令,不许杀害军士。中军大海鳅船上闻参谋等,并歌儿舞女,一应部从,尽掳过船。鸣金收兵,解投大寨。宋江、吴用、公孙胜等,都在忠义堂上,见张顺水渌渌地解到高俅。宋江见了,慌忙下堂扶住,便取过罗段新鲜衣服,与高太尉从新换了,扶上堂来,请在正面而坐。宋江纳头便拜,口称死罪。”而且他不但自己拜了,还让手下所有人都来拜见,并传令任何人不得杀害高俅。

从这一部分,我们不难看出,宋江把招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高俅身上,对高俅的照顾那叫一个无微不至,那么他会因小失大,不管高俅的安全吗?当然不会,书中虽未明说,但是凭借他的心思,高俅的安保工作一定做的相当到位,甚至可能派出第一高手卢俊义二十四小时贴身保护。再加上吴用的智谋,林冲别说杀掉高俅报仇雪恨,他甚至连跟高俅同归于尽的机会,都不一定能找到。

所以小编认为林冲之所以放过高俅,不是因为不敢,也不是因为宋江的命令,只是因为做不到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