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來了,幫你清空購物車的老闆是否已在途

又是一年雙“11”,還記得2016年的李冰冰嗎?曾經在雙“11”自掏腰包清空女員工購物車,

光看這個舉動,小梁作為員工都已經有點熱淚盈眶了。

雙“11”來了,幫你清空購物車的老闆是否已在途

雙“11”自掏腰包清空女員工購物車的李冰冰

當然,可能在大多數的職場中,我們沒有這麼壕氣的老闆,但是在評價一份工作時,特別是你準備面試一份新工作時,怎樣與你的新老闆相處,是你應該首先考慮的問題。

在面試時,你的注意力往往都在說服老闆“我值得僱用“上,還無暇顧及到對老闆的評價,但這事兒確實挺重要的。

而如果想探知他的管理風格,應該問些什麼呢?是否應該試著和這個老闆的其他下屬談一談?有沒有一些需要警覺的事?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工作開心與否,最大的影響因素莫過於與上司的關係這一話題。

人力資源管理專家認為: “員工辭職的主要原因無非兩種,要麼是與企業文化不合,要麼就是被老闆逼瘋了。”一般來說,只有真正和老闆一起工作,才能明白其中滋味。也就是說,入職那天才算是我們第一次見到自己的老闆。話雖這麼說,你還是要儘可能多地蒐集信息。不僅僅是紅色危險信號,首先你要了解老闆是誰,而沒能把超級好老闆認出來,會讓你付出慘重的代價,甚至比認不出壞老闆更嚴重。畢竟,超級工作和超級老闆實在太難找。


雙“11”來了,幫你清空購物車的老闆是否已在途

工作開心與否,最大的影響因素莫過於與上司的關係


明白要什麼


第一步,想想你希望在老闆身上看到什麼品質。至少你需要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 他誠實嗎?
  • 他給你的工作是否可持續?
  • 你具備做好這份工作所需的獨特優勢嗎?


你可以花點時間,瞭解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關係——你是想要老闆做後盾支持你自由決斷,還是希望老闆作為導師時刻與你並肩作戰?這些都可以用作評估未來老闆的標準。

相信直覺


面試過程中不斷保持自我對話,這一點也很重要。過度聚焦於獲得新工作,會降低你的判斷力。

在每次面試結束後,都不妨問問自己,這是你想要的工作嗎?你願意和這個上司一起工作嗎?你對這個人的感覺好嗎?你是否能想象和他一起共渡難關?或者你可以和他進行不愉快的談話嗎?

如果感覺比較冒風險,那麼最好相信自己的判斷。

可以提問,但請小心


通常你可以通過試探性的問題來了解潛在的老闆,但需要注意措詞。人們總說面試是一個雙向過程,實際上沒那麼簡單。如果就管理方式多問幾句,潛在老闆也許會誤解你對這份工作不感興趣。

所以你不能問太直接的問題,比如問領導風格如何之類的問題。這不僅表示你尚在猶豫,而且也得不到誠實的回答,因為此時潛在老闆正處於賣方位置。你可以提那些能讓潛在老闆真的設想你在這個職位上工作的問題。比如,“我的日常工作是什麼?” “怎樣才能快速上手?” 措辭中假設自己已被錄用,能幫助潛在老闆在腦海裡構建一幅與你共同開展工作的畫面。

與此同時,你可以觀察他的反應。觀察他是否有談話的主動意願,還是隻是照本宣科,將此設想為你正與未來老闆一起完成工作項目。如果他主動與你展開談話,就意味著他有與你共事的意願。通過談話建立起友善的關係後(只能在這之後),你可以問些問題,激發他對你填補空缺職位的期待,同時也可以向你透露這份工作的潛在負面因素。

提前做功課


如果沒做盡職調查,那你就犯下了最嚴重的錯誤。不要兩眼一抹黑就去上班,真實情況可能讓你大吃一驚。也許你會發現企業文化太過一本正經,或壓力巨大,或孤獨壓抑,所以你在準備接受這份工作前就該有所瞭解。你需要預先儘可能多地收集情報。

另外,可以在網上搜索你的潛在老闆,看看他的網上介紹,還有哪些人做過他的下屬。

見見未來同事


與共享同一個老闆的人談談,問問他是一種什麼樣狀態的工作——哪些讓他們開心,哪些又讓他們覺得為難。然而請記住,一定不要超越恰當的底線。保密限定等原因,會妨礙這類談話。

收到入職offer後,不妨先要求在公司裡與未來的團隊相處半天。招聘經理會認為,這一舉動表現出了你的誠意和主動性,而你也有機會與同事互動,感受一下日常工作環境和未來老闆的影響力。

記住這些原則


正確

  • 面試過程中,注意觀察老闆是如何對待你的;
  • 上網搜索上司的信息,可能的話還要找到前僱員,問問他們對於工作的評價和感受;
  • 要求在公司待上半天,和未來同事、老闆互動。


錯誤

  • 忽視面視過程中,內心對老闆的直覺;
  • 直接提出關於領導風格的問題——你很難得到誠實的回答,而且招聘方會認為你並不誠心想要這份工作;
  • 忘了查找未來老闆在社交媒體上的資料。
雙“11”來了,幫你清空購物車的老闆是否已在途

職場媽媽迴歸後的工作選擇

而針對很多在生完孩子、離開職場一段時間後的已婚已育媽媽們來說,重新迴歸職場想找份工作,那麼不妨參考如下案例,提前了做足老闆的功課。

案例:在生完孩子、離開職場兩年後,張女士想找份工作。她的目標是個全新領域:社交媒體。搜索不久她就發現一個完美的工作機會,一家全國營銷公司正在招人。

第一次面試結束後,她感到有點不安。雖然她表現得不錯,但未來老闆卻迴避了一個重要問題。“當我問到這個職位的前任時,老闆閃爍其辭。不過,因為他們讓我第二天就參加下輪面試,所以就沒太多注意這個問題。”

第二輪面試沒有出任何狀況,但張女士還是決定到網上查一查。她用LinkedIn搜索公司前僱員,稍加查找,就發現了好幾個曾在自己面試部門短暫工作過的人。張女士給三個人發了信息,其中一個女性發來回應:“在這個經理手下工作簡直是個惡夢,雖然他對每個人都很嚴厲,但對女性更苛刻。”

當公司派人打電話讓她下週開始上班時,她拒絕了。這個決定有點艱難但卻很明智。“我現在為這家公司做外包工作,已經給他們工作了三年,而之前曾申請過的那個職位,總是人來了又走,每年都換人。”

所以利用招聘社交工具提前做足功課,瞭解到新工作老闆的過去行為,避開潛在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