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花7000元買來的8分鐘採訪視頻震撼了我們

這段花7000元買來的8分鐘採訪視頻震撼了我們

早上起來看微博熱搜,博主西子丹論天下發佈了這樣的一段令人震驚的採訪視頻花7000塊錢通過採訪一個曾經也是裸貸受害者的在校女大學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血淋淋的事實:校園裸貸從未停止。每一個校園裸貸背後都是一段花季女孩走向深淵殘酷的故事,對於校園裸貸你怎麼看?是什麼原因讓校園裸貸摟禁不止?這會毀了中國的未來嗎?

作為一個看過10多g圖片的人,我想地圖炮一下!

裡面一本,211.985的妹子幾乎沒幾個!!!

絕大部分都是職高,大專,技校,衛校,大部分學校我都沒聽過!都是不入流的那些學校里長的有少部分還算漂亮身材也還可以!但是為何會誤入歧途呢?

貸款消費可以使需者能夠超越其當前的購買力而得到一些超前的服務與物質享受,當然這必然要求需者具有一定的信用與分期償還能力,這就對應用人群有了限定。但是,不具備這些條件的人想貸款消費又該怎麼辦呢?於是,裸貸就出現了。裸貸,顧名思義,是在進行借款時,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證的裸體照片替代借條。它的出現,使得這一些人同樣可以享受到超前消費,但代價就是,個人信息與隱私掌握在放貸方手中,作為威脅和索要債款的籌碼,一但還不上本息疊加的債款,放貸人就會將這些裸照,隱私發給貸款人的親朋好友,甚至發到網上。但就算面臨的風險代價如此之大,卻仍有人鋌而走險,而這類人群中女大學生常被推上風口浪尖,各種裸照在網上頻頻被爆出,女大學生何以成為“裸貸”的重災區,本文並不是有意針對女大學生,帶著有色眼鏡,而是對這種現象闡述一下看法。小編認為可以從兩個大方面分析,如下:

一、從女大學生自身的角度

(一)虛榮與攀比之心作怪

人難免會虛榮,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本無可厚非。何況進入到大學這個“小社會”當中,受到周圍的環境的影響,很難做到不虛榮。但是如果為了作為人前炫耀的談資或是購買一些奢飾品去攀比,滿足自己一些不切合實際的享受,去做一些瘋狂的傻事,那麼這種虛榮心就會貽害無窮,“裸貸”為其提供了這種可能性,可以滿足她們所要得到的享受,雖然風險性很大,但她們仍願意去嘗試那種快感,而忽略掉後果。

(二)價值觀的模糊

可以說,大學的生活環境相對較為安逸,不必像高中時代面臨那麼多的學習壓力,生活費由自己獨立支配,時間也比較自由,課餘生活也比較豐富,面對外界的一些物質吸引抵抗力會降低,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物質至上的享受觀念是存在的,各種思想觀念駁雜,人的價值觀,有可能會動搖甚至改變,在大學階段,學生雖已成年,但大部分人的心智,思想觀念並不一定是同步發展的,存在一些心智不成熟的學生,在面臨一些物質消費的誘惑下,會選擇“裸貸”。

(三)無法用正確的消費觀念對待新鮮的電子產品與奢飾品

如果說第二點是一種總體的價值觀,那麼細化而來的第三點則更為具體。據調查,很多大學生不會理財,要麼“月光族”,要麼就是“欠債族”,能把自己錢財管理好的人不多。可以這麼說,大學生是實時信息的最快接收者,每天包羅萬象的購物信息,奢飾新品信息在手機上可以接收到。作為一名女大學生來說,深有體會,曾見過身邊同學為了買一管“紀梵希”口紅,或是某某品牌的化妝品,亦或是iPhone几几,花光生活費,不惜借錢,這很明顯就是奢侈消費,消費觀念的不適當。身邊也不乏裸貸而自食惡果的例子,讓人唏噓。

二、從放貸者的方面來看

(一)投機牟取暴利的心理

這種“裸貸”的信用基礎是不受法律承認的,這一點放貸的人比誰都清楚,所以裸貸視頻中那些“xx日後不還款,承擔所有法律責任”的話,女大學生都會說,但放貸的人不會真當真。放貸方多為擁有一定流動資金,社會背景的民間群體、個人。他們以高額的利息作為盈利,投機的手段,捕捉到了女大學生對於種種消費需求點,而對其放貸,歸根結底為了利益是第一位的。這種小額的現金貸其暴利程度是很多不瞭解的人無法想象的,年化收益達到100%那都算低的,100%收益什麼概念?央行規定,利息超過36%那就算非法,可以不還的。

(二)執法難

相對於P2P、現金貸等互聯網貸款產品那種看得見摸得著不同,剛才已經說了,裸貸的放貸者很清楚自己的行為不合法,所以他們不會傻到真去註冊一家公司來做這個事情,甚至他們公佈出來的信息也都是經過偽裝過的,他們會通過QQ群、微信群或其他更隱蔽的方式放款,並且這類人也非常分散,想抓住他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裸貸總也打擊不完的原因。不過法律開始從嚴管平臺下手,比如嚴管借貸寶,對微信群、QQ群群主立法明確責任等。

(三)貸款背後的利益也不小

除了放貸獲得利益外,裸貸放貸者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利益來源是那些無法按期償還貸款的女大學生,這些放款者會為其介紹客戶,通過這種交易幫助女大學生掙錢。這種行為顯然更是一種違法行為,但從目前的情況看,確實有一些逾期無法償還貸款的女大學生在通過這種形式償還貸款。悲哀!

雖然因為各種爆炸性的新聞,媒體的追加報道,國家出臺了相關的嚴懲政策,也出重手整治了很多網貸平臺。就2017年初,銀監會聯合14部委開始重點整治“網貸”市場,暫停涉嫌暴力催收、發放高利貸等違法違規機構的網貸業務,截至2018年6月末,全國P2P網貸累計3593家被整治關閉。然而面對這樣的大力整治,眾多網貸平臺卻依舊猖獗。

是的,那些違法的高利貸,確實像是吸血的惡魔,必須嚴懲。但是,我們在反思這些網貸引起的自殺事件時,譴責那些違法貸款公司,固然重要,但其實撇開那些高利貸、違法放貸的P2P公司,其實大多數人缺的是有效的、合法的、正規的貸款途徑。這值得我們深思,還有正確的社會價值觀的引導,否則網貸很難消除。希望大家轉發,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些美好的願望背後是如何一步步引導撕碎你,撕碎你的家庭,變成你全家的噩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