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投资大佬陈光明的最新访谈,信息量很大(附解读)

市场不错哟,来点猛料,也有干货,我也有点自己的想法,想和大家分享分享。个人理解,难免会有偏差,不周之处,还望留言指教。

什么料呢?主要来自于一篇大佬访谈。近日,中国基金报对投资大佬陈光明,进行了独家专访,首度解密陈光明20年投资历程。这篇访谈文章,包含的信息非常多多,有不少不为人知的内幕,猛料多,建议大家看全文。

我关注的焦点主要有四个:

1、关于救市

陈光明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2005年的“千点保卫战”,他是非常难忘的。当时股改已经启动,尚主席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但市场不买账,从4月底股改启动的1200多点,到当年的6月6日,跌至998点。

于是,决策层开始酝酿出手救市,陈光明向中国基金报透露,救市的方式,就是给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贷款,投入股市。当然,贷款需要抵押物,如果亏损,各机构自行承担。

当时,陈光明所在的东方证券成为了第一家申请贷款的券商,贷了7个亿,第二天,就买入了6个亿,之后随着机构陆续接受央行贷款,陆续进场,998点成位历史大底。到了2007年,这笔贷款,赚了4倍左右,在4000点左右,顺利退出。

老揭我查了下,2005年6月,沪深两市的日均成交额不过100多亿,单天,干进去6个亿,这个占比,可以说是绝对多头的主力了。

从这段猛料,足以可见,上面比谁都关心中国股市,对于跌跌不休的市场,绝对不会弃之不管。而且手法也比较简单,直接借钱,只要有第一个多头坚定打响第一枪,自然会有别的机构跟风。当年的998大底,真是真金白银打出来的。

真金白银流入,很重要。老揭我记得刚入行时,听过一个故事,有一位券商副总,专管IT部门,他可以看到他们营业部所有资金流入流出情况,也就是在2005年的某一日,这位副总发现,自家营业部,突然有大笔资金流入,而且疯狂买一只有色股。

后来,0607年大牛市,有色板块诞生了很多大牛,这只在05年资金大量流入的有色股,在随后的行情中,翻了10倍。

2、关于交易

在接受采访中,陈光明透露了一些交易技巧。在市场高位时,他是怎么处理的?减持一些前期涨幅过大的股票,换成一些涨幅少,业绩优,估值低的品种。在市场低位时,对确定性的公司,的确低估了,跌多了还是敢买,在底部补仓。

陈光明很强调市场周期,在2005年千点附近加仓,2009年全面调整投资方向,2015年战略减仓,就是对市场周期的把握。市场趋势总是会有的,每隔几年总会有一些波段机会。

他特别指出:今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很多个股都跌出了价值,未来一段时间,无论成长价值投资还是深度价值投资,应该都有投资机会。

3、关于价值投资

陈光明对价值投资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采访中提到,自己先是做偏基本面的趋势投资,把基本面投资和趋势投资相结合,06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系统学习了价值投资户,他便转向了深度价值投资。

但是他很快就发现,A股投机性太强,我们很难像巴菲特一样很坚定地长期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而且当时他在0607年有一个很深的教训,自己看好的一家低估值的地产公司,在大牛市勉强赶上指数,但是龙头公司万科,涨幅比指数还高一倍。

陈光明发现,公司股价的确是低估了,但在A股市场做纯粹低估的品种,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

最终,陈光明转向成长价值投资,寻找优秀企业,陪伴优秀企业成长,成长价值更关注未来,从现金流贴现来讲,成长价值可能90%来自于未来,在估值合理的前提下,最好买优秀的企业,因为优秀的企业有更大的胜算。

4、关于选股标准

陈光明倾向于选择“幸运的行业+能干的管理层+合理的价格”三者兼具的投资标的。具体会“看行业、看商业模式、看管理层、看估值”。

我看到这,突然意识到,这套选股标准,正是巴菲特的选股标准: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对的生意,对的人,对的价钱),还记得我之前给大家分享过段永平的投资心得吗。他就这段话解释过:

对的生意说的就是生意模式,对的人指的就是企业文化。price没有那么重要,business和people最重要。culture跟founder(创始人)有很大关系。business model,就是赚钱的方式,这个是你必须自己去悟的,没法儿告诉你。

=========

今日市场继续反弹,上证指数重回2600点上方,创业板也再次逼近1300点。连续两日的小阳,已经把周一的恐慌阴线,彻底吞噬。

有意思的是,不止一个朋友跟我说,自己研究了半天的股票,一般都做不好,倒是自己随便买点,没抱太大希望的股票,倒是无心插柳了一把。还看玩笑跟我说,这行情赚钱,看来就得无心插柳。

实际当时我就和那几个朋友讨论,如果真是“无心插柳”,那既然如新干嘛还去插柳呢?而在股票这个一切围绕利益布开的局,人在局中岂能不为利益?只是有很多人因为把利益看得太重,患得患失,放不下反而赚不到,套却越套越深。反而那些自己觉得是随便做做的股票,其实倒是把心态摆正,该走就走,该买就买。

有位券商的牛人提点我,为什么近期蓝筹白马抱团取暖会松动?因为有更大的利益在诱惑他们。中小创历经3年调整,普遍跌幅70%,即便熊市末期,跌幅也不过如此。

从市值上看,百亿市值以上股票只有700多家,30亿之下的股票有1300多家, 一边是高高在上的成长蓝筹,一边是趴在地板上,随时可能被外围资金拯救的小市值股票。这难道不是诱惑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