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从诫|做“自然之友”,真心实意,为更美好的社会身体力行

梁从诫|做“自然之友”,真心实意,为更美好的社会身体力行


梁从诫|做“自然之友”,真心实意,为更美好的社会身体力行

梁从诫先生出生于1932年8月4日。祖父梁启超,父亲梁思成,母亲林徽因。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和常委,及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梁先生也是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 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 ) 创办人,曾任会长、名誉会长。

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自然之友已成为中国具备良好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环境公益组织,曾获得2009年壹基金典范工程。就像梁先生说的:“自然之友的每一个呼吁,都会在一些人的心里留下一个回音,总有一天,这些回音将引起一种巨大的社会共鸣。”

10月28日,是梁从诫先生去世的8周年。

梁从诫出生时,母亲林徽因为他写下《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诗,寄托对儿子的殷殷期盼。从此,人间有了“夜夜的月圆”和“一树一树的花开”。

梁从诫|做“自然之友”,真心实意,为更美好的社会身体力行

童年,梁从诫和母亲、姐姐梁再冰

这首以美好的大自然借喻梁先生的诗歌,冥冥之中,仿佛早就预见了梁先生晚年走上环保道路的选择。

80年代后期,梁先生辞去工作,在“文化书院”担任导师,并在工作之余,主编了《知识分子》杂志。期间,他收到了一位环保学家的投稿,也正是这篇投稿,让梁先生看到了中国存在的巨大的环境污染隐患。

1993年,梁先生成立了中国最早的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启动资金,是梁从诫向亲戚借的300元。夫人方晶是“自然之友”的第一个会员。当时的梁从诫,因为主动离开体制从而没有任何收入,家里的一切开销以及“自然之友”所需的花费,都依赖夫人方晶的一点点退休金。

梁从诫|做“自然之友”,真心实意,为更美好的社会身体力行

梁先生与夫人方晶

自然之友的第一次会议,从这座破旧的古塔开始,60多岁的梁从诫带着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在环保的道路上摸索往前。

梁从诫|做“自然之友”,真心实意,为更美好的社会身体力行

1993年6月5日,在北京玲珑塔下的“绿色恳谈会”

自1993年成立以来,“自然之友”开展的重大行动有:保护川西洪雅天然林;保护滇西北德钦县原始森林滇金丝猴;开展藏羚羊保护工作与可可西里地区反盗猎行动等。

梁从诫|做“自然之友”,真心实意,为更美好的社会身体力行

1999年,梁先生赴可可西里支持野牦牛队工作,并烧毁收缴的藏羚羊皮

在了解了藏羚羊和野牦牛的处境后,梁先生到青海格尔木看望野牦牛队的队员。一群不善言辞的康巴汉子,抱着梁从诫哭。他们受尽了千辛万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终于有个人从远方过来,理解他们,支持他们。

梁从诫|做“自然之友”,真心实意,为更美好的社会身体力行

回到北京后,梁从诫写了篇文章发表在报刊上。文章的最后有这么一句疑问:“可可西里、藏羚羊、牦牛队啊,我们深爱着你们,但我们还能为你们做什么?”

梁从诫|做“自然之友”,真心实意,为更美好的社会身体力行

图源纪录片《梁从诫》

梁从诫|做“自然之友”,真心实意,为更美好的社会身体力行

梁先生和“羚羊车”一起让更多孩子接触到自然教育

“真心实意,身体力行”,是梁先生对自然之友提出的要求。梁先生本人更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在某次关于父亲的采访中,母亲告诉采访者,有一次父亲跟她说:‘你看桌边上那杯水,马上就要掉下来了,你就不去扶它一下吗?你扶他一下的这种动力、这种激动、这种主动性,就是一个公民的责任感。’”——梁帆《梁从诫环境文集》(序)

一切从简约开始,这是梁先生的生活轨迹:名片用废纸复印而成;随身携带筷勺和手帕,从来不用一次性筷子和纸巾;平日里,不管是上街买菜,还是去政协开会,梁先生都会骑上他那辆老到掉牙的自行车。

梁从诫|做“自然之友”,真心实意,为更美好的社会身体力行

梁先生出门办事能骑自行车就骑自行车

2010年10月28日, 梁从诫在北京去世, 最终以树葬的形式, 睡在了昌平十三陵的国际友谊林内。墓碑是一块不规则的长圆形石头,上书“自然之友梁从诫”,哀乐是他早就和夫人商量好的《送别》。

梁从诫|做“自然之友”,真心实意,为更美好的社会身体力行

梁先生家人将骨灰撒入小树周围的土地,图源自然之友

文章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