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愛蘇州話、鍾情淮揚菜,他的武俠藏著這樣的江蘇……送別金庸!

他愛蘇州話、鍾情淮揚菜,他的武俠藏著這樣的江蘇……送別金庸!

據香港《明報》報道,一代武俠小說泰斗查良鏞(筆名金庸)病逝,終年94歲。

金庸本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海寧,祖籍江西婺源(古徽州)。1948年移居香港,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代表作家,香港著名的政論家、企業家、報人,與黃霑、蔡瀾、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

從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寫武俠小說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稱的字首,可概括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一部《越女劍》。

一支筆寫武俠,一支筆縱論時事,這是對金庸的生動描述。從1955年第一部武俠小說問世至今,很難統計有多少人讀過金庸的小說。六十年來,其作品在風靡了全球華人世界的同時,也使中國特有的武俠小說創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你可知道,他的人生,與江蘇有哪些交集?他的筆下又掩藏著多少有關江蘇的故事?一起來看——

年少的他曾擔任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員

如今,佇立在中山東路上的南京圖書館已經111歲了。你可知道,曾經,金庸曾在這圖書館裡工作過?

1907年,兩江總督端方上書清廷奏請創辦江南圖書館,是為南京圖書館最早前身。

辛亥革命後,曾多次變更館名:1928年5月,復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國學圖書館,館長柳詒徵。到1933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委託蔣復璁籌建,地址成賢街,這時更名為“國立中央圖書館”。1937年,國立中央圖書館西遷重慶,1946年返都南京。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段時間內,金庸的人生軌跡與現如今的南京圖書館畫上了一個“交匯點”。

他愛蘇州話、鍾情淮揚菜,他的武俠藏著這樣的江蘇……送別金庸!

1942年,金庸自浙江省衢州中學畢業,他告別故鄉遠赴陪都重慶求學。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因對校政不滿、為被國民黨學生欺壓的同學打抱不平,行俠仗義,遭校方勒令退學,在校學習時間僅一年零兩個月。

退學後,查良鏞既憤懣又沮喪,因為離家千里,孑然一身,無依無靠,前路茫茫。他突然想起了比他大26歲的表兄蔣復璁。蔣復璁是江南著名藏書家蔣光煦的曾孫,我國著名軍事學家蔣百里的本家侄子。北京大學畢業,曾留學德國,在柏林大學研習哲學,後來專攻圖書館學;1940年出任國立中央圖書館首任館長。走投無路的查良鏞,便從小泉來到兩路口找表兄蔣復璁,在蔣的幫助下查良鏞進了中央圖書館,任書記職務。

檔案記載:館長蔣復璁的月俸是國幣560元,而剛進館上班的查良鏞的月俸僅為50元,不過另外還有生活補助費。1944年12月館長的生活補助費是7600元,查良鏞是2500元,到了1945年2月,查良鏞的生活補助費就增加到了4250元。重慶檔案館,至今還保存著查良鏞在國立中央圖書館的職務、薪俸、生活補助費金額等原始資料。

除了金庸之外,鄭振鐸、錢鍾書都曾在館工作過。南京圖書館相關專家介紹,1949年初,錢鍾書、鄭振鐸都是國立中央圖書館英文館刊《書林季刊》編輯,當時已是大學者的兩人,工資僅在館長蔣復璁之下。蔣復璁的薪水是640元,而錢鍾書、鄭振鐸的薪水都是530元。大名鼎鼎的武俠小說大師金庸,也曾是國立中央圖書館的職員,“不過,他的級別可比錢鍾書低多了。”

多年後,查良鏞回憶起在“國立中央圖書館”工作、讀書的時光,曾對日本創價學會會長、桂冠詩人池田大作有過這樣的描述:“我在圖書館裡一邊管理圖書,一邊就讀了許多書,我集中讀了大量西方文學作品,有一部分讀的還是英文原版。”金庸表示,自己年輕時最愛讀的三部書是《水滸傳》、《三國演義》以及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及其續集。這部書是伍光建先生翻譯的,當時的譯名是《俠隱記》、《續俠隱記》。“《俠隱記》一書對我一生影響極大,我之寫武俠小說可說是受了此書的啟發。”

他愛蘇州話、鍾情淮揚菜,他的武俠藏著這樣的江蘇……送別金庸!

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手稿原件。(徐志強/攝)

到訪蘇州金庸曾言“聽不夠吳儂軟語”

大家都知道,金庸出身的浙江海寧查家,號稱“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有名的“大戶人家”。金庸先生祖父查文清,是金庸極為敬重的長輩,查老先生是光緒朝的進士。

到了近現代,査家全面復興,呈現出多姿多彩的面貌,既有詩人查良錚(穆旦),也有教育家查良釗、查良鑑,還有“紡織大王”查濟民。

而金庸的祖母,正是蘇州人。

2007年9月,金庸為評彈版《雪山飛狐》的開播來蘇州,在從機場回蘇州的大巴車上,金庸就曾說到:“蘇州是我記憶深刻的城市,我的祖母是蘇州人,很小的時候就吃過她做的蘇州菜,也經常聽她說蘇州話。”

在蘇州,金庸與當地記者交流時還專門提了一個要求:用蘇州話。口音裡有點浙江味、有點上海味的金庸毫不掩飾對蘇州話的青睞,而轉用“蘇白”的談話一下拉近了大師與記者間的距離。

金庸曾多次到過蘇州,稱蘇州是自己“從童年就開始喜愛著的城市”。也許正是因為這份深刻的童年記憶,金庸在後來的武俠小說創作中不止一次提到過蘇州的點心和菜餚,更讓《天龍八部》裡可人的阿朱、阿碧說起了蘇州話,而如同初入蘇州、傾聽蘇州話天籟之音的段譽一樣,寫這些吳儂軟語的金庸也很有著陶醉的感覺。“我特別喜歡聽蘇州小姑娘講蘇州話,軟軟糯糯的,特別好聽。”

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寧,當年在蘇州大學前身的東吳大學就讀,但因為他就讀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在上海,所以其實並沒有在蘇州長期生活過,但他在談及自己最喜歡的城市時,從來不會漏掉蘇州,他說他喜歡蘇州的粉牆黛瓦,喜歡蘇州的園林建築,也希望能夠常常來蘇州。

他的武俠藏著這樣的鎮江

金庸的筆觸下,雜糅著許許多多的江南風物、水鄉詩畫。不僅有他熱愛的蘇州,還有星星點點的“鎮江印象”!

在金庸寫的《俠客行》中,有一段就提到了“鎮江”——

在雪山派殺上長樂幫時,貝海石表示客氣,對雪山派高手白萬劍說:

“不知各位到鎮江已有幾日了?金山焦山去玩過了嗎?改日讓敝幫幫主作個小東,陪各位到市上酒家小酌一番,再瞧瞧我們鎮江小地方的風景。”

談笑間,已是刀光劍影。

他愛蘇州話、鍾情淮揚菜,他的武俠藏著這樣的江蘇……送別金庸!

《鹿鼎記》劇照

除此之外,不知道金庸是吃過“鎮江餚肉”,還是金庸博覽群書,對淮揚菜有很深的瞭解,在《鹿鼎記》中,金庸不僅提到並讚了“鎮江餚肉”,筆下還有很濃郁的鎮江菜餚的描寫:

韋小寶將飯菜端到房中,將小郡主嘴上的毛巾解邢,坐在她對面,笑道:“你不吃,我可要吃了。嗯,這是醬爆牛肉,這是糟溜魚片,這是蒜泥白切肉,還有鎮江餚肉,清炒蝦仁,這一碗口磨雞腳湯,當真鮮美無比。鮮啊,鮮啊!”他舀湯來喝,故意嗒嗒有聲,偷眼去看小郡主時,只見她淚水一滴滴的流下來,沒半分饞意。

……

韋小寶吃了幾筷子蝦仁,吃了一塊餚肉,大讚:“味道真好!”見小郡主始終無動於衷,便放下筷子心下盤算,如何能使她向自己討吃……

他愛蘇州話、鍾情淮揚菜,他的武俠藏著這樣的江蘇……送別金庸!

“鎮江餚肉”,原稱“硝肉”,又名“水晶餚肉”,亦叫“水晶餚蹄”。它精肉緋紅,雖涼但酥嫩易化,食不塞牙;肥肉去脂,食之不膩;膠凍透明晶亮,柔韌不拗口,不肥不膩,據說已經有三百多年曆史,讓這道美味進入清廷皇宮的御廚,也是合理的。

在金庸的筆下,借韋小寶的口誇讚道“味道真好!”說明金庸對淮揚菜及鎮江風味是倍加誇讚的。其實,這還遠遠不夠,他還熟悉其中真正的鎮江菜餚。

和“鎮江餚肉”一起誇讚的“清炒蝦仁”,這道菜足見鎮江風味的功底,這不是一味簡單的炒蝦仁,原料得是用蔥薑汁餵養一夜的活蝦,出鍋雖只三五秒鐘,但鍋子顛幾下、用開水還是涼水、薄芡還是濃芡、蓋不蓋鍋蓋、蓋多長時間,都是很有說法的。可以說,金庸是識得淮揚菜三昧的。

醬爆牛肉、糟溜魚片、蒜泥白切肉等等美食,其實在韋小寶剛進北京的時候,就有很多片段有了鎮江“京幫菜”美食的影子。

他是60、70、80、90後心中永遠的大俠!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

即使近些年來金庸本如他筆下的大俠一樣淡出江湖、深居簡出。但金庸的魅力從未隨時光散去。從1955年2月8日,查良鏞首次以“金庸”之筆名在報紙上開始連載小說《書劍恩仇錄》開始,一個世紀過去了,他的作品仍是影視劇改編的“富礦”,依然有無數的年輕人痴迷著他筆下江湖人物的愛恨情仇。

他愛蘇州話、鍾情淮揚菜,他的武俠藏著這樣的江蘇……送別金庸!

英文版《射鵰英雄傳》

媒體調查顯示,在“金庸百度貼吧”中,90後竟是主力。在清華大學公佈的2016年度閱讀報告中,金庸作品更是清華學子最愛借閱的圖書,前15名中竟有5本金庸小說,《天龍八部》更位居總榜第三。

今晚,金庸先生病逝的消息出來,無數的網友的第一反應都是“這不可能!”

他愛蘇州話、鍾情淮揚菜,他的武俠藏著這樣的江蘇……送別金庸!

他愛蘇州話、鍾情淮揚菜,他的武俠藏著這樣的江蘇……送別金庸!

隨後,更是後無數的網友淚奔感嘆:“這是一個時代的逝去……”

他愛蘇州話、鍾情淮揚菜,他的武俠藏著這樣的江蘇……送別金庸!

他愛蘇州話、鍾情淮揚菜,他的武俠藏著這樣的江蘇……送別金庸!

為何金庸小說有如此長的生命力?國內著名“金學”研究者、著名武俠評論家陳墨曾表示,人們在閱讀金庸作品時,不僅讀到文學性,更得到了文化反思。“比如段譽,他身上的人道主義精神、民族和平觀念,代表了《天龍八部》的核心價值,也是金庸作品的情懷。”

金庸寫了十四部武俠小說,部部經典。但金庸的名氣雖響徹中外,而且博古通今,歷史、政治等知識信手拈來,他依然覺得自己學問不夠。因此即使是在獲得劍橋大學授予的榮譽博士學位後,金庸堅持選擇作為普通學生申請就讀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那時的他已經是81歲高齡。

然而武功再高強的大俠,也敵不過殘忍的時間。

一位網友說的好,金大俠只是去了屬於自己的桃花島……

他愛蘇州話、鍾情淮揚菜,他的武俠藏著這樣的江蘇……送別金庸!

從此世上無大俠,只留經典在人間。

願大俠一路走好!

緬懷

交匯點記者 王建暘 綜合整理

(部分資料來源於:重慶晚報、蘇州日報、文旅鎮江、經濟日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