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教育部再放招,這6所頂尖名校獲批建設前沿科學中心……

昨天,教育部官網發佈了6項通知,決定對6個前沿科學中心予以立項建設,包括:北京大學納光電子前沿科學中心、四川大學疾病分子網絡前沿科學中心、天津大學合成生物學前沿科學中心、浙江大學腦與腦機融合前沿科學中心、同濟大學細胞乾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清華大學量子信息前沿科學中心。

重磅:教育部再放招,这6所顶尖名校获批建设前沿科学中心……
重磅:教育部再放招,这6所顶尖名校获批建设前沿科学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復旦大學“腦科學前沿科學中心”已經在今年4月獲得教育部批准,成為國家“珠峰計劃”首個前沿科學中心。本次教育部再次立項6個前沿科學中心,意味著這一重量級科學中心將在高校中逐步落地進行立項建設。

目標:國際“領跑者”地位的創新中心和人才搖籃

今年8月,教育部正式發佈《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明確在高校中部署一批前沿科學中心。根據《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前沿科學中心要建設成為我國在相關基礎前沿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創新中心,成為具有國際“領跑者”地位的學術高地

教育部在本次6箇中心的立項通知中表示,在各校組建培育基礎上,教育部按照“成熟一個,建設一個”原則,組織專家對疾病分子網絡前沿科學中心進行了立項建設論證。根據專家論證意見,經研究,教育部決定予以立項建設。

教育部表示,各校要以建成具有

國際“領跑者”地位的創新中心和人才搖籃為目標。具體包括:

一是完善建設規劃,根據建設目標,認真研究吸納專家組意見,進一步完善建設規劃,明確建設任務,創新建設模式和實現路徑。

二是落實政策保障,強化主體建設責任,按照建設申請報告內容要求,整合資源,優化要素配置,給予中心繫列政策支持和相應人財物自主權。

三是加大建設力度。把中心建設作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重要抓手,結合“雙一流”建設規劃佈局,匯聚整合各類創新資源,發揮學科群優勢,面向世界匯聚一流人才團隊,促進學科深度交叉融合,建設體制機制改革示範區,率先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在關鍵領域自主創新中發揮前沿引領作用。

此前已對前沿科學中心進行論證

本次立項建設的6個前沿科學中心都召開了一次或多次專家論證會。

以清華大學這次立項的中心為例,今年9月3日,教育部便在清華大學召開了“量子信息前沿科學中心”論證會。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司長、基礎處鄒暉處長、基礎處楊文輝,包括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孫昌璞院士在內的十位量子信息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知名專家,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院士,清華大學物理系、清華大學科研院等相關教師和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當時,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簡單介紹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明確了前沿科學中心的定位要求。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圍繞運行機制創新、團隊建設、人才培養、研究方向等方面,彙報了“量子信息前沿科學中心”建設方案。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本次立項的6個前沿科學中心外,蘭州大學牽頭的“泛第三極生態環境與氣候變化前沿科學中心”和北京師範大學牽頭的“極地環境與氣候變化前沿科學中心”也已經召開了論證會,不過不在本次獲批建設名單中。

國家重點支持的前沿科學中心

今年8月,教育部印發《前沿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決定在高等學校培育建設一批前沿科學中心,中心將在研究生招生、推薦免試研究生、出國留學名額等方面給予重點和傾斜支持。

中心依託學科須為“雙一流”

該《方案》是與《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相配套。前沿科學中心將圍繞重大前沿科學難題,大膽開展“非共識項目”和“無人區”問題的探索。

《方案》提出,建設前沿科學中心應已具備或近期可以達到7個基礎條件,包括中心主要依託學科已經列入“雙一流”建設方案,具有學科集聚優勢;學校能夠提供相對集中、面積充足的物理空間,每年提供穩定的經費支持,用於人員聘任、日常管理、開放運行等。

申報後將由教育部組織專家進行論證,重點考察中心研究方向、學科基礎、政策支持與保障情況,條件成熟後,啟動建設。5年建設期滿後由教育部組織驗收,通過驗收後持續開放運行。

採用首席科學家負責制

為保障中心運行管理,建議學校:設立管理委員會,作為中心決策機構;實行首席科學家負責制,負責中心建設運行發展的全面工作;設立學術委員會,指導中心發展方向。

其中,首席科學家應為該領域內的知名科學家,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豐富的管理經驗,負責中心建設運行發展的全面工作,包括團隊建設、方向選擇、經費使用、績效考核等各類事項。首席科學家由學校擇優遴選後聘任,並報教育部備案。實行任期制,每屆任期5年。

將在研究生招生、出國留學名額等方面重點支持

《方案》指出,人員聘用由中心自主管理,可以採取固定與流動、預聘與長聘、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人事聘用機制,施行合同制,並嚴格考核管理。

此外,中心承擔人才培養任務,在研究生招生、推薦免試研究生、出國留學名額等方面給予重點和傾斜支持。探索本科生培養新模式,培養具有學科交叉背景的拔尖創新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