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就是要看透你自己和他人的心

溝通就是要看透你自己和他人的心

文|徐淑紅

1

人是群居動物,離不開與他人的溝通,尤其是當今社會,全球化趨勢已經把我們每個人都與其他人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單位,抑或是在社會上,都離不開與他人的溝通。現在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的“情商”,其實很大一部分,就指與他人的溝通技巧。

要想獲得幸福和成功,離不開與他人的溝通,這本《溝通的藝術》告訴我們,溝通不僅會影響你的社會交往和情感生活,還會影響你的身體健康。

說到人際溝通,我們通常會想到要口才好,會說話。會說話當然能夠增進你的溝通能力,但並非會說話的人就一定是溝通高手。

我聽人講過他兩位朋友的故事,一位朋友口才很好,說起話來滔滔不絕,也很擅長與人交往,但工作多年以後職務也沒什麼提升,單位同事對他評價也不高;另外一位朋友比較內向,有時候還顯得有點木訥,但是多年以後職務提升和同事的評價都更好。

《溝通的藝術》這本書告訴我們,語言之外的因素也很重要。

我們通常認為比較委婉的人才叫會說話,但是《溝通的藝術》告訴我們,一個委婉的人可以成為溝通高手,一個直率的人也可以成為溝通高手。

有效的溝通並無定法,成功的溝通者有外向的有內向的,有嚴肅的有幽默的,有直率的有委婉的。

我們通常認為,溝通就是如何影響他人,市面上各種有關人際溝通的書籍,也大部分都是講述使用某種技巧來影響他人,如要對他人微笑,要讚揚他人等等,但這本《溝通的藝術》不同。

《溝通的藝術》告訴我們,在溝通中自我的塑造和展現同樣重要。不只是如此,書中還向我們講述了溝通的各個方面,強調溝通依情境而定,也與他人密切相關,沒有一種溝通技巧適用於所有人所有情境。

《溝通的藝術:看入人裡,看出人外》是一本公認的講解全面,表述簡潔的人際溝通入門教材,已經再版15次,中文譯本的銷量也已達到數十萬。它將學術內容和日常生活緊密結合,理論與實用並重,深度與廣度兼具,並配以大量的閱讀材料和影視劇中的案例,生動有趣,自出版以來深受好評。

本書主要作者羅納德.阿德勒,專門致力於溝通的研究和寫作,他還在大學講課,幫助人們改進人際溝通技巧。另一位作者拉塞爾•F•普羅科特,也是大學教授,他與阿德勒就溝通這個主題,撰寫了大量文章,並進行演講,合作出版了多個教材。

2

那麼這本《溝通的藝術》到底講了什麼呢?在講述了溝通的重要性與基本原則後,作者主要從三個部分對溝通的藝術進行了闡述,,一是“看入人裡“,二是”看出人外“,三是”看人之間“。

“看入人裡“主要講述了溝通者自身的自我概念、知覺以及情緒是如何影響溝通的。

我們在溝通中展現自我,同時溝通也影響和塑造著我們的自我。這裡有個名詞叫做“自我應驗預言”,有的心理學書籍翻譯為自我實現預言,意思就是人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朝著他人和自我預期的方向發展。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那個在某學校所做的實驗,從一所學校隨機挑選了一部分學生,告訴老師這些學生智商特別高潛力很大,結果後面這些學生果然表現很突出,這是因為老師對這些學生的預期發生了改變而讓學生髮生了改變。

自我應驗預言對自我概念的形成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它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因此我們要儘量運用積極的自我應驗預言來讓自己和他人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幾種大家共有的知覺傾向對溝通影響比較大,比如“對人嚴厲,對己仁慈“、”強調別人的缺點“,還有“先入為主”、“最明顯的最有力”也容易造成偏見。

有一點特別需要注意,“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常常也是造成誤解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人際交往中,換位思考固然重要,因為人性深處有很多相同之處,但人處在不同位置心態常變得不同,但我們同時要明白,人與人是不同的。你看重的事別人可能覺得沒什麼,而你覺得無所謂的事別人可能覺得很重要。

“知覺檢核”可以幫助我們弄清事實,努力做到“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但這還是不夠的,有時我們很清楚地知道對方的意思,卻並不能感同身受地瞭解和理解對方。

《溝通的藝術》中指出“這時我們所缺少的是設身處地的重要能力”,這種能力就叫做“同理心”,那怎麼建立和增進同理心呢?

書中介紹了建立同理心的一個工具,叫做 “枕頭法”,這是由一群日本小學生髮展出來的。

問題就像一個枕頭,枕頭有四個邊和一箇中心,這四個邊分別代表“你錯我對”、“你對我錯”、“雙方都對,雙方都錯”,“這個議題不重要”,中心則是結論:“四個立場都具有真理”。

其中,第一種立場“你錯我對”是我們通常會採用的方式, 也是阻礙我們建立同理心的重要原因,如果你從以上4個角度去思考了一個問題,那麼你就可以得出最中心的立場,認識到其實每種立場都存在優點。

適當地表達情緒有利於身心健康,也有利於增進溝通,但一定要把握一個度。區分情緒對我們是有益的還是無益的,主要是看它的強度和持續性,適當的生氣可以刺激人改進不滿意的狀態,但盛怒就有害了,考前或比賽前的適度緊張可能提升你的表現力,但過度緊張則會讓你發揮失常;二是持續性,比如結束一段關係或工作後適當的悲傷是正常情緒,但如果長久陷入就有害無益了。

”看出人外“主要講述溝通中信息的傳達問題,包括語言因素、非語言因素及傾聽對溝通的影響。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以及性別與文化的影響還要注意非語言因素的影響,傾聽是信息傳遞中的重要環節

,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看人之間“主要講述人際關係是如何建立以及如何演變的。關係的建立和發展中要注意相似性與互補性平衡等原則,注意正確把握自我袒露的程度與方式,避免引發他人防衛的溝通方式,自身也要盡力採取非防衛方式回應他人的批評。衝突是人際交往中不可避免的,解決衝突的最佳方式是合作雙贏模式。

3

《溝通的藝術》從“看入人裡,看出人外,看人之間”三大部分,講述了溝通中各種因素對溝通的影響及增進溝通的原則和技巧。

書中強調溝通並不只是對他人使用某種技巧,而是我們與他人共同經歷的過程,真誠有效是我們的目標,主動、尊重的態度則是溝通的基礎。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同時也能更好地與他人相處,這對我們獲得健康幸福以及成功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作者簡介:徐淑紅,女,1974年3月生,江西樂平人,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愛好文字,喜空想,偶有所得,隨手記下。有若干文字發表、獲獎、入選相關文集,出版散文隨筆集《生活永遠值得期待》。個人頭條號、公眾號:蒲公英的讀書小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