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有意退出日本市场?我们不和你玩了

据日本媒体报道10月25日,ofo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打算退出将其海外进驻的滋贺县大津市、和歌山县和歌山市和福冈县北九州市的业务。

ofo有意退出日本市场?我们不和你玩了

ofo有意退出日本市场?我们不和你玩了

ofo有意退出日本市场?我们不和你玩了

早在2016年11月,ofo以新加坡为海外的第一个试点国家,由此开启了“进军世界的大跃进运动”。仅仅一年,ofo已经在全球十余个国家推出了小黄车服务。就像坐上火箭一样,在全球加速推进海外市场,若按照之前的计划,ofo将会在2018年年底覆盖全球超过两百座城市,并进入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但,现实却是残酷的。

ofo有意退出日本市场?我们不和你玩了

2018年7月,ofo终止以色列和中东地区的相关服务。ofo关停澳大利亚相关服务。ofo暂时性退出德国市场。

2018年8月,ofo基本退出韩国市场。ofo全面退出美国西雅图市场……

然后到了十月,轮到退出日本市场,因为在日本,ofo本身的业务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但是也足见ofo的苦痛挣扎。


ofo有意退出日本市场?我们不和你玩了


那么ofo还能撑过2018吗?摩拜卖身美团,ofo法人变更。今年不光滴滴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就连共享单车行业也艰难度日。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造血困难”和“融资不利”。曾经被风投视为掌中宝的“ofo”。在巅峰时期,用户人数超过两亿,进驻超过二十个海外国家及地区。一举获得阿里巴巴集团的投资,企业保守估值超过三十亿美元。

ofo有意退出日本市场?我们不和你玩了

今年ofo小黄车高调登陆日本市场(别说站长马后跑,当时ofo登陆登陆日本时,我就和朋友说以日本人的思想和社会角度出发,ofo撑不过1年,然而却没人信),如今ofo只能靠抵押自己的共享单车来艰难度日,虽然现在外界不断传出“被收购”的谣言,官方也在此多次否认,但ofo内部早已军心动荡,恐怕最终依然难逃脱被收购的结局。

那么ofo为何在日本活不了?

日本对于自行车的管控,远比我们想象中严得多。在法治社会的日本,不得随便占用公共道路,一条就已经要了ofo半条命,所以ofo在日本投放的时候就要单独划分一个个停车点圈出来,并且需要向市政府交付租金。

ofo有意退出日本市场?我们不和你玩了

但凡是有共享单车被随意停放,市交通管理人员就会直接没收,如果要将共享单车要回,公司需要交纳三千日元

的罚款。(约180元)

并且日本法律也对自行车进行了一系列限制:严禁二人共乘、不得骑车打伞、严禁并排骑行、严禁骑行时打手机、禁止酒后骑行、在车道上禁止逆行等等。(虽然平时骑自行车的日本人都会犯)但日本在自行车这一块做到了“有法可依”。而共享单车恰好游走在这些法律的边缘线,说难听一点就是,想弄死你就弄死你。

因此在日本,产生独有的“日剧跑”也是有其原因所在,因为打理自行车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远远大于自行车本身,所以在日本作为“代步”功能的成本,需要注意的点过多。

ofo有意退出日本市场?我们不和你玩了

而且在日本在各大旅游景点自身就存在着市役所提供的“租自行车服务”,而且不光免押金还租金很低,车的质量也非常好,这样ofo在日本本土的景点市场就很难与之相争。并且日本社会对于“移动互联网”和“电子支付”依然不信任,其原因在于日本社会隐私的重视,所以在日本,不要说是ofo了,就连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很难和“西瓜卡”抗衡,细心的朋友或在日本长时间逗留过的人才会发现,在日本生活,大家手机壳里一般都会夹着西瓜卡搭车或买东西,而不是点开APP进行支付。


ofo有意退出日本市场?我们不和你玩了


还有日本人的地铁车站旁都设有自行车停放点,每家每户都有自行车这些站长就不一一列出了。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ofo最初还敢打入日本市场,是想炒作国内人气还是找融资等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