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帅风波—重庆力帆带来的反思

换帅风波—重庆力帆带来的反思可能朋友们很少看到小编写泰达之外其它俱乐部的事情,今天在网上看到了重庆力帆俱乐部的一份人事任免单,上面白纸黑字清楚的写着同意代理主帅郝海涛等辞职的消息。其实作为一支中超俱乐部来说,换帅更迭,保级争胜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但对于重庆足球来说,这一场换帅风波也是“奋进”中的中国足球带来强烈的反思。为什么说这是一场风波?因为在换帅的背后势必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苦闷,上课者如沐春风,下课者心存隐忧。在习惯了新人笑旧人哭的足球世界里,真正能够带来正能量的效应又有多少?土帅与洋帅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如果说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小编却也想为当事人说说话。

换帅风波—重庆力帆带来的反思首先,2018年7月22日,重庆当代力帆足球俱乐部宣布与主帅保罗·本托正式解约,由中方教练组组长郝海涛任重庆斯威队代理主教练职务,可能对于任何一个肩负使命的国产教练来说,临危授命,都想拓展一番事业,尤其是在外强中干的中国足球圈,谁都想突破一个瓶颈,给“不行”的评语一个强有力的反击,相信郝海涛指导也不例外。他也算和天津有着不小缘分的教练员,从泰达到松江到权健,一路周转,从球员到教练,他一直在努力。但他真正作为中超代理主帅的那一刻却发现,其实这个中超球队帅位的制高点并非那么容易站立。代理期间,只配备了韩籍体能教练。这也就意味着郝海涛和第一助教贾顺浩和体能教练3个人要承担本托团队和中方教练组8个人的工作量,负重前行,为了梦想,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计。
换帅风波—重庆力帆带来的反思其次,我们来说一说舆论导向。这个看似非轻非重的概念往往会影响一个城市足球舆论的风向。从郝海涛上任以来,面对重庆媒体压力一直不小,他们好像并不太欢迎这位“外来的和尚”,时而会说郝海涛在战术准备会上安排外援卡尔德克讲技战术,时而根本听不到支持的声音,这样极大的干扰了球队备战,球迷也是一片骂声。造成这样的局面,是郝海涛没有想到的。我们常说换帅如换刀,一支球队长期不胜必然会引发各种争议和谣言,但是自从对人和比赛开始,球队找回了士气也统一了思想,郝海涛的战术也起到了实际的效果,但力帆依然没有能接受郝海涛对球队带来的改变,依然选择了洋帅。2018年8月8日,小克鲁伊夫正式成为重庆斯威队主教练,郝海涛不再担任代理主帅,而小克接手球队后继续沿用了郝海涛的战术思想。

换帅风波—重庆力帆带来的反思中国足球需要进步,但在金元足球的感召下,保级球队的生存却显得格外艰难,而正是这样的现状,将国产教练推进了尴尬的深渊。所有人都会说,中国足球不行,然而在三场比赛的考核中,同样都是取得了一分的成绩,国产教练就是能力有限,而洋帅却是改造球队的救世主。我们承认洋帅一定会对球队的精神层面有所改造,但过于依赖洋帅不一定就是解决中国足球问题的快棋,想想国足的选帅失败,而又联想到曾经泰达队的频繁换帅,那些不堪回首的经历并不能给予“换”所有正面的答案,国产教练尤其是退役后转型的教练员,需要一片生存生长的沃土,去让自己的能量发扬光大,去传承,去改变,而不是将梦想的种子扼杀在金元的摇篮和描摹未来的空想中纸上谈兵。他们同样需要培养,需要智慧,需要善待,更需要公平,其实这些也并不是强求,一份职业安全感和应有的支持都是属于中国足球未来的收获,而不是像快刀斩乱麻一样,让他们仅仅是过渡过渡再过渡,然后再销声匿迹。其实中国足球正处在动荡期,这个时候需要最多的是信任的声音,因为长久的质疑已经让中国足球找不到自我也失去了方向,而如果中国足球人根本没有立足之地,那后果将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在换帅的背后,我们也在反思,痛快一时,却不能生存一世,治标不治本的足球是不可能产生快乐的,而国产教练的悲剧也将注定延续,但这样绝对是一个恶性循环,并不能为中国足球带来真正的改变,却给很多人带来身心的伤害。

换帅风波—重庆力帆带来的反思我们常因热爱而起,让周而复始的情怀延续,而最终却被这份执着和热血把自己掩埋,土帅洋帅都是俱乐部的选择,而在选择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心理在做主导?为了生存还是为了解决问题?真相往往生于夹缝,死于颠覆,所以中国足球的未来总是充满了变数与纠结,有时候想想给本土教练一丝呼吸的空间也不见得就是错误的选择,只是没有人会冒险走这条路罢了。换帅风波—重庆力帆带来的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