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裡有什麼細菌嗎?怎麼樣能清掉?

五月天呀


說起細菌,很多人會害怕。

當我們吃了腐敗食物之後,可能會拉肚子;當接觸生病的小朋友之後,可能也會被傳染;當看到電影裡恐怖分子拿細菌當武器時,會讓我們對細菌心生恐懼。

這可能是大多數人群對細菌的第一印象。

正常情況下,寄生在人體細菌是無害的,少數細菌具有致病性

在臨床上有這樣一部分患者,他們在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殺菌或抑菌治療後,胃部不適症狀仍未改善,而且呼氣試驗呈現陽性。

難道胃內還有其他細菌可能致病?

1.古老觀點:胃是無菌器官

低胃酸(pH<4)通常被認為是一個防止胃內微生物過度生長的有效殺菌屏障。

很多先天性屏障,如胃的蠕動,較厚的粘液層和胃內膽汁酸反流等因素都不適宜於細菌在胃部的定植。

因此過去長期認為“胃是無菌器官”

2.胃內細菌是如何被發現的?

100多年前,科學家們發明了細菌純培養技術,臨床醫生使用這種技術對各種細菌感染進行診斷,並篩選出最合適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1982年,澳大利亞學者Barry Marshall 和Robin Warren發現並培養出幽門螺桿菌,指出幽門螺桿菌與胃炎、胃潰瘍、胃癌、胃黏膜相關性淋巴樣組織淋巴瘤的相關性(MALT),徹底顛覆胃內無菌的傳統觀點。

從理論上講,胃的極酸性環境可以防止細菌的大規模繁殖。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沒有任何細菌能夠適應這種極端環境,例如,嗜酸性細菌可以在低pH值(<4.0)環境中存活。

幽門螺桿菌能夠定植人體胃黏膜,是因為它具有很強的尿素酶的活性,可以分解尿素產氨,中和菌體周圍胃酸,造成局部低酸環境,有利於細菌在胃內的生存。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我們發現幽門螺桿菌在胃內微生物群中並不是主要的物種。近年來,高通量測序、質譜等分子生物學技術為我們更全面地研究胃內微生物群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

我們對複雜多樣的胃腸道微生物群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3.胃內究竟存在多少類細菌?

目前的研究表明胃內微生物種類可以達到數百種。

胃內菌群多屬於5大門類:即變形菌門最多,厚壁菌門次之,還存在放線菌門,梭桿菌門,擬桿菌門等。

健康人胃內菌群多為普氏菌屬,鏈球菌屬,韋榮球菌屬,羅菌屬和嗜血桿菌屬,這些細菌可能發揮著維持胃穩態的作用。

4. 如何保持胃內微生態的健康

當胃內菌群生態失衡後可以引起一些疾病。

因此,我們保持胃內微生態健康應做到以下幾點:

(1)飲食習慣

日常食物應營養豐富而又易於消化,養成低鹽飲食習慣。避免堅硬、粗糙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清淡、少吃油膩、辛辣食物。

(2)衛生習慣

注意飲食衛生健康,所謂“病從口入”,生活條件和衛生習慣可切斷病原菌的傳播途徑,減少外界細菌、病毒對胃黏膜的侵害。

(3)戒菸戒酒

尼古丁和酒精都是損害胃黏膜的重要因素。

(4)不濫用藥物

有些藥物可以損害胃黏膜,比如阿司匹林和消炎痛。

(5)舒緩壓力

精神壓力過大會導致胃部疾病。近些年來研究發現很多疾病趨於年輕化。現代青年人學習、工作壓力大,應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適當體育鍛煉,舒緩壓力。規律生活作息時間,不要熬夜及過度疲勞,控制情緒,保持心情愉快。


湖南醫聊


胃裡的細菌比較多人感染的就是:革蘭氏陰性、微需氧的細菌-----幽門螺旋桿菌。

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區域內。它會引起胃黏膜輕微的慢性發炎,甚或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與胃癌,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極大,又容易反覆發作。一旦感染,就是需要儘快的徹底根除,這樣才可以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怎麼樣能清除掉?

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方案有很多的,有三聯療法、四聯療法等等,但是幽門是非常容易反覆發的,所以在殺菌後一定要注意好,生活習慣:使用公筷、少吃生肉等等。

分享兩個根治幽門螺幹菌的食療方法:蜂蜜水+火麻油

將火麻油+蜂蜜(純蜂蜜)各一小勺,溫水適量,每天2-3次,每天堅持。

藥食同源其實是源自“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火麻油就是火麻仁壓榨的植物油,火麻油之所以可以殺菌養胃是因為火麻油中含有一種成分叫亞麻酸,適當的攝入可以殺菌養胃,特別是對殺幽門螺旋桿菌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其本身成分具有抗炎、抗菌,幫助提高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於《國外醫學(消化系疾病分冊)》有記載。


一生一場五月天


胃裡的胃酸環境一般細菌很難生存,但幽門螺桿菌有自己獨特的保護層,可以肆無忌憚的破壞胃黏膜,讓你產生,腹脹,反酸,噯氣,燒心等不適症狀,對付這種有害菌,最好的辦法不是抗生素廣譜殺菌,而是補充專利活性對抗益菌 舒克幽,既可以抑制Hp活性又可以修復胃黏膜,根源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