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詩詞:驀然回首,已是經年!

再回首,恍然如夢,

從前走過的路如同一幅幅畫面閃過腦海,

那些曾經放不下和已過去的,

都隨漫漫時光遠去。

再回首時,最好的心情狀態大概就是

蘇軾的那一句“也無風雨也無晴”。

十首詩詞:驀然回首,已是經年!


《點絳唇·蹴罷鞦韆》

【宋】李清照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此詞寫少女初次萌動的愛情,真實而生動。“倚門”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筆,少女窺人之態婉然眼前。


十首詩詞:驀然回首,已是經年!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此詞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警,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十首詩詞:驀然回首,已是經年!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在傾城狂歡之中,詞人卻置意於觀燈之夜,與意中人密約會晤,久望不至,猛見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十首詩詞:驀然回首,已是經年!


《滿庭芳·山抹微雲》

【宋】秦觀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

多少蓬萊舊事, 空回首、煙靄紛紛。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消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

此去何時見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這首詞筆法高超還韻味深長,由山林微雲的傍晚到“紛紛煙靄”的漸重漸晚再到滿城燈火,層次遞進,井然不紊,而惜別停杯,流連難捨之意也就盡其中了。


十首詩詞:驀然回首,已是經年!


《漁家傲·送張元康省親秦州》

【宋】蘇軾

一曲陽關情幾許,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馬皂貂留不住。回首處,孤城不見天霖霧。

到日長安花似雨,故關楊柳初飛絮。

漸見靴刀迎夾路。誰得似,風流膝上王文度。

“回首處”,想象中自己與對方分手後的景物,鳳翔城將看不見了,所能見到的是“天霏霧”,所能留下的是天際的空曠,對詞人的思念,頗有人去城空的孤寂感、悲傷感。


十首詩詞:驀然回首,已是經年!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這首詞為辛棄疾六十五歲守京口時所作,詞中用典雖多,然而這些典故卻用得天衣無縫,恰到好處,每次讀到它總有蕩氣迴腸之感。


十首詩詞:驀然回首,已是經年!


《清平樂·洛陽愁絕》

【唐】溫庭筠

洛陽愁絕,楊柳花飄雪。

終日行人恣攀折,橋下水流嗚咽。

上馬爭勸離觴,南浦鶯聲斷腸。

愁殺平原年少,回首揮淚千行。

正值陽春,洛陽城裡柳絮紛飛,有人即將遠行,友人聚集在橋上為其送別,只是再怎麼離愁萬種,也只能獨自騎馬遠去,頻頻回首,頻頻揮淚。


十首詩詞:驀然回首,已是經年!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南唐】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

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菸草低迷。

爐香閒嫋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這首詞是李煜在圍城中作的,當時圍城危急,無力挽回,詩人緬懷往事,觸目傷心,故全詩所發之亡國哀怨,深切感人。


十首詩詞:驀然回首,已是經年!


《南鄉子·淥水帶青潮》

【宋】晏幾道

淥水帶青潮,水上朱闌小渡橋。

橋上女兒雙笑靨,妖嬈。倚著闌干弄柳條。

月夜落花朝,減字偷聲按玉簫。

柳外行人回首處,迢迢。若比銀河路更遙。

這首詞描寫一位在橋上倚闌而立的妙齡女郎,刻畫出弄柳奏簫、吸引路人,卻可望不可即的美麗少女形象,格調淡雅清麗,語言含蓄婉轉。


十首詩詞:驀然回首,已是經年!


《水調歌頭·暱暱兒女語》

【宋】蘇軾

暱暱兒女語,燈火夜微明。

恩怨爾汝來去,彈指淚和聲。

忽變軒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氣,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雲遠,飛絮攪青冥。

眾禽裡,真綵鳳,獨不鳴。

躋攀寸步千險,一落百尋輕。

煩子指間風雨,置我腸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從歸去,無淚與君傾。

蘇軾通過聯想,描寫出不同風格的音樂,從開始的輕柔旖旎,瞬間變為雄壯高揚,然後歸於悠揚致遠,添之以自己的感慨,使整首詩具備與原作不同的藝術韻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