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踏莎行》: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踏莎行,詞牌名,亦稱《踏雪行》;又名《柳長春》、《喜朝天》等。

莎(suō):莎草,是一種常見的野草,夏季開花。踏草是唐束時期廣為流行的活動,又叫踏青,北方一般在清明時節前後。所以,“踏莎行”調名本意即詠古代民間盛行的春天踏青活動。

十首《踏莎行》: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踏莎行·候館梅殘》

【宋代】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徵轡。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這首詞寫春景發離愁,景愈傳教而愁愈深,語淺淡而情有致。上片“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這兩句,為全詞之眼,以不斷之春水狀無窮之離愁,化抽象為具象,比喻貼切。

漸行漸遠,離愁上心,漸遠漸無窮,信如迢迢不斷的春流水,自然真實地刻畫了行者離情別緒萌生漸深的過程。

十首《踏莎行》: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踏莎行》

宋·寇準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

畫堂人靜雨濛濛,屏山半掩餘香嫋。

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

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

這是一首閨怨詞,所表現的是一個閨中女子在暮春時節,倚樓而望,盼望離人歸來的幽怨情思。

全詞語言細膩,深鬱多情,既有全方位的場景描寫,又有細緻入微的景物刻畫,移隋入景,情景交融,描繪了一幅清雅脫俗的仕女相思圖。

十首《踏莎行》: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代】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漫天迷霧隱去了樓臺,月色朦朧中,渡口顯得迷茫難辨。“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互文見義,不僅對句工整,也不只是狀寫景物,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失”、“迷”二字,既準確地勾勒出月下霧中樓臺、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寫出了作者無限悽迷的意緒。

十首《踏莎行》: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踏莎行》

宋·晏殊

細草愁煙,幽花怯露,憑欄總是消魂處。

日高深院靜無人,時時海燕雙飛去。

帶緩羅衣,香殘蕙炷,天長不禁迢迢路。

垂揚只解惹春風,何曾系得行人住!

詞的上片寫的是室外之景,下片寫的是室內之景,全詞通過寫景抒寫離愁、思念和慨嘆,充滿了淒涼悲傷的感情色彩。此詞以悽婉溫潤的筆調、抒發傷春情懷的同時,流露出對時光年華流逝的深切慨嘆和惋惜,深微幽隱。

十首《踏莎行》: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踏莎行》

宋·晏殊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

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轉。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小路邊的紅花日漸稀少,郊野卻被萋萋芳草佔遍,綠樹成蔭高樓臺榭若隱若現。春風不懂得去管束楊花柳絮,讓它們迷迷濛濛亂撲人面。

翠綠的樹葉裡藏著黃鶯,紅色窗簾把燕子隔在外面,靜靜的爐香像遊絲般嫋嫋升騰。醉酒後一場愁夢醒來時,夕陽正斜照著深深的庭院。

十首《踏莎行》: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踏莎行》

宋·賀鑄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

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雲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

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宋史》記載賀鑄出身高貴卻長期屈居下僚,這首詞的荷花美麗清高,卻結局悽慘,作者可能也是在表達對自己早年過於孤高自傲的一種悔恨。

作者在詞中隱然將荷花比作一位幽潔貞靜、身世飄零的女子,藉以抒發才士淪落不遇的感慨。

十首《踏莎行》: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踏莎行·自沔東來》

【宋代】姜夔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

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離魂”句暗用唐傳奇《離魂記》中“倩女離魂”的故事,推進一層寫戀人的深情,最後兩句以景作結,在淮南千山清冷的月光下,戀人的夢魂飄然而去,更襯托出詞人悽苦的心境。這裡著一“冷”字,使自然界的靜態物景與詞人纏綿悱惻的情意相合,尤見詞境淒冷奇絕。

十首《踏莎行》: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踏莎行·庚戌中秋後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宋代】辛棄疾

夜月樓臺,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

是誰秋到便淒涼?當年宋玉悲如許。

隨分杯盤,等閒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

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此詞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政局的憂慮之情。這首詞通過時節變化的描寫來反映對現實生活的深沉感慨,氣度從容;欲擒欲縱,文法曲折多變;巧妙採用前人詩句,辭意含蓄;通過比興等手法,寄託政治感想。

十首《踏莎行》: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踏莎行》

宋·周紫芝

情似遊絲,人如飛絮,淚珠閣定空相覷。

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

雁過斜陽,草迷煙渚,如今已是愁無數。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過得今宵去!

作者與情人將要離別,難以表達自己心中的哀愁與不捨。故作者作此詞,意為送別相思之人,用以反映出有情人的無奈。

上片寫離別時的情景。一對戀人在綠柳垂絲、柳絮飛舞的春光中,在水邊依依惜別的情境生動地凸顯在讀者的面前。下片寫別後的留戀與相思,愁緒無數,無法排遣,仍寫居者行人走後的悽愴情懷。

十首《踏莎行》: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兩種風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

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

雖是一般,惟高一著。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

這是一首詠物之詞,運用了託物言志的手法。與眾不同的是,他不是隻詠雪或只詠梅,而是花開兩朵、兩朵俱美。

兩種風格,都是大自然的傑作,雪花好似梅花的花瓣,仔細一看不是雪,因為雪無香氣,風吧香氣吹得四散。雖然色彩一樣,形狀相似,但是有一個高出一等,雪花不像梅花薄。梅花開在空山,放射出光輝異形,雪花卻在人家簾幕下低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