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逝世 生前遺願曝光:死後一、二百年 仍有人看我的小說

金庸 (1924.3.10-2018.10.30),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 ,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查良鏞於1940年代後期移居香港,其後以筆名“金庸”著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如《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等,其作品更屢被翻拍電影。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金庸逝世 生前遺願曝光:死後一、二百年 仍有人看我的小說

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逝世。

1955年2月8日,查良鏞首次以“金庸”之筆名在報紙上開始連載小說《書劍恩仇錄》。他的代表作有《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鹿鼎記》等,其作品流行的程度,被譽為“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

金庸在接受採訪中表示,自己有空的時候,坐車、坐飛機的時候就會胡思亂想,想如果自己是俠客、大俠,會怎麼樣。在多部代表作的男主角中,金庸本人最喜歡令狐沖,同時也喜歡喬峰,非常不喜歡韋小寶,“見到這種人要遠而避之”。

此外,他還曾表示:“我希望我死後一百年、二百年後,仍然有人看我的小說。我就很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