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三观:一休和尚很风流,一生喝酒吃肉,80岁了还和妓女厮混

曾有一段时间,一休和尚在国内非常流行,其经典的,休息,休息一下吧,以及手指在头上划圈,被很多小朋友模仿学习。历史上的一休和尚是不是真的这么聪明呢?

颠覆三观:一休和尚很风流,一生喝酒吃肉,80岁了还和妓女厮混

一休宗纯禅师,京都人,名千菊丸,自号狂云子、梦闺、瞎驴等。“外现颠狂相,内密赤子行”。一休宗纯据《一休和尚年谱》指出,一休1394年1月1日生于京都,父亲是后小松天皇,母亲出自世家藤原氏,世间相传其母为藤原照子。

一休的父亲是日本南北朝时期的后小松天皇,母亲是日野中纳言的女儿伊予局,一说是藤原显纯的女儿藤侍从。当时的日本在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统治下,结束了长达六十多年的南北对峙的局面,政权中心从镰仓转移到京都,史称室町时代。聪明的一休宗纯由于一休的母亲是被击败的南朝权臣藤原氏人,足利义满逼迫后小松天皇将其逐出宫廷。足利义满令一休从小就在京都安国寺出家,以免有后代。一休从未受过皇子的待遇,也从未以皇子自居。其父亲在位期间曾数次召其入宫。

颠覆三观:一休和尚很风流,一生喝酒吃肉,80岁了还和妓女厮混

一休六岁时,成为京都安国寺长老象外鉴公的侍童,名周建。1405年,宗纯十二岁时,聪明的一休到壬生宝幢寺学习维摩经,兼学诗法。

十五岁以后为僧,想协助贫人,以及无学问的人。十六岁从随西金寺谦翁和尚,命名宗纯。1408年,十五岁的宗纯以“吟行客袖几时情,开落百花天地清。枕上香风寐耶寤,一场春梦不分明”一诗,博得令名。

十六岁的一休住进了京都建仁寺,这里是幕府御用禅寺,即“五山十刹”之一。1409年的一天,宗纯看的建仁寺的僧人询问信徒的门第时,对门第高者则带谄媚之色,极为不满,说:“今世,丛林山寺之论人,必议氏族之尊卑,是可忍,孰不可忍?”随之留下两诗,愤然离去。诗中一句为“姓名议论法堂上,恰似百官朝紫宸”。这不仅表明年轻的宗纯对禅宗堕落的不满,还反映出他改革禅宗弊风的意愿。一休宗纯当一休住在安国寺时,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以“下克上”的方式独揽朝纲大权,他惟恐皇室夺回实权,便想方设法断除皇家血脉。以机智闻名朝野的一休,也因此成为了将军“欲除而后快”的人物。于是他便设了一条毒计,欲找一条“反上抗命”的口实,将其杀害。一日,将军在府邸作好布置之后,便派人请一休到府邸。一休抵达时,玄关屏风画了一只大老虎,从竹林中凝视着一休。此时,义满对他说:「这只老虎凶暴无比,真伤脑筋,你用绳子把它绑起来!」周围的人听了,都认为要绑住屏风上的老虎决不可能,一休再怎样机智,也不容易有令人满意的答复。一休毫不以为意,立刻卷起袖子,绑上头巾,手拿绳子说:「将军,我已经准备好了,请你把老虎赶出来。」将军义满一时无从找到口实,已知一休智计卓绝,便放弃谋害计划,转而试图笼络。

颠覆三观:一休和尚很风流,一生喝酒吃肉,80岁了还和妓女厮混

离开禅宗正统的建仁寺后,宗纯曾师事于林下妙心寺的谦翁宗为。谦翁死后,于1415年,二十三岁的宗纯又得知禅宗非正统的大德寺派名僧华叟宗昙正隐居近江坚田某小庵,遂慕名前往,决一休宗纯心寻求纯洁的信仰。

当时,进入华叟宗昙的门下,须经严格考验,如泼水、杖责等,以考验求道心。此外,生活也甚清苦,要自己寻医觅食。宗纯一心追求纯洁信仰,经住了种种考验,终于成为了华叟门徒。从此开始了认真的修炼生活。 出家如在家,「平常心是道」。华叟也过着无比清贫的生活,一休做副业以谋衣食之资,冬日太冷则至湖边坐上相识渔夫之渔船,裹粗草席坐禅,过着日本曹洞宗祖师道元所说「学道者当贫」的生活。

二十七岁,在漆黑的琵琶湖上搭船坐禅时,听乌鸦一声嘶鸣,一休顿悟,他想起和歌中有云:「得闻乌鸦闇黑不鸣声,未生前父母诚可恋。」乌鸦不会在闇黑中鸣叫,却在黑暗中鸣叫,让他想到未出生前的父母。出生前的未分别智,才是自己的本源实相。禅修的目的是拂去缠身的尘埃,回归真实的自己,《狂云集》<闻鸦有省>云: “豪机瞋恚识情心,二十年前即在今。 鸦笑出尘罗汉果,日影玉颜奈何吟。” 黎明,一休见华叟,叙述所悟心境,华叟承认一休已悟,欲给予印可。一休对印可一休宗纯连看都不看,径自离去。1418年,宗纯二十五岁,华叟授其一休法号。

二十九岁时,大德寺举行华叟之师言外中志的三十三届忌日法会。一休陪师华叟参与,众僧华衣威严参与,惟独一休布衣且草屐龙钟,华叟责问:「为何毫无威仪?」一休回道:「余独润色一众。」否定虚伪外饰的法衣数珠。法会结束,华叟在西厢休憩,某僧问华叟百年后,谁为继承人?华叟回道:「虽云风狂,但乃赤子。」一休虽风(癫)狂,欲是纯真之人,意指一休是他的继承人。一休也风狂地说: 华叟子孙不知禅,狂云面前谁说禅? 三十年来肩上重,一人荷担松源禅。 自许为华叟唯一的继承人。他认为临济、杨岐、松源、虚堂一脉相承的唐宋纯粹的禅,传到日本后,由大应经大灯、彻翁、言外,传至华叟,华叟的传人非一休莫属。非癫狂之真人,很难说出这样真实的话语。

1428年,华叟病故,34岁的一休开始在民间云游。在这期间,日本室町幕府的权力,日益受到地方诸侯大名们的削弱。1471年,一休78岁时遇到盲女艺人森而与之相爱,之后一直照顾她。

1474年一休81岁时,受後土御门天皇的诏令,任大德寺第四十七代住持,以修缮因应仁之乱而荒废的寺院。他晚年住在今天京都府京田边市的酬恩庵(俗称“一休寺”)。1481年,大德寺重建工程大体竣工,一休宗纯也因此积劳成疾。是年11月21日,一休宗纯禅师示寂于薪村酬恩庵,葬于岗山塔下,享年八十八岁。临终前作遗偈云:『须弥南畔,谁会我禅;虚堂来也,不值半钱。』投笔瞑目而逝。而日本此时已经进入了地方豪强混战的战国时代。

对于日本禅门临济宗来说,一休既是锐意革新的圣徒,又是一个离经叛道的狂徒。他个人虽然曾出家持戒,但后来却认为禅宗的禁欲教条虚伪,自己喝酒吃肉,甚至出入风月场所,作了不少描述他寻欢作乐,及后来对盲女「森」的爱情诗。他的弟子中有不少有才华的人,在和歌、连歌、茶道、和画等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 他被视为“疯狂”的缘由之一,是他公开声称自己“淫酒淫色亦淫诗”,而且在1471年七十八岁时,遇到一名名叫森的盲女,彼此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为此他写过许多情诗,袒露自己的爱情生活。在题为《梦闺夜话》的诗中,他这样写到:“有时江海有时山,世外道人名利间。夜夜鸳鸯禅榻被,风流私语一身闲”。看,他对现实社会中的俗欲与自己的真爱,嫌爱之情是何等分明。当时的日本佛教,禅僧和女人私通更是公开的秘密。也曾流行这样的谚语:“不为者佛,隐匿者上人”。但这些禅僧表面上却道貌岸然。一休宗纯厌恶佛门腐化后的虚伪丑态,要唤醒人们对于真实性的追求。而他不要师父给他的继承人证书,穿着破旧法衣参加盛大法会,拒绝居住华丽大寺,却宁肯流浪于荒僻小庵……而此菩萨示现又有几人能明白? 癫狂与纯真是一体两面。在一休看来,人间世是癫狂;在世人看来,不合乎世俗规范,即是癫狂。其实,觉醒后的癫狂相并不是癫狂,而是以疯癫相道出人间实相。世人拘于世俗假相,以假为真,才是癫狂。一休禅师的示现,道出了禅宗的要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