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班路上流的汗,都是老闆選址時腦子進的水

地鐵14號線上,人頭攢動,張麗那嬌小的身體被兩個大漢夾在中間,只漏出了一個手機在外。14號線從崔各莊開始運營,沿著北京的四環路,饒了大半個北京,途徑望京,酒仙橋,大望路等重要商圈,人多就成必然的結果了。

張麗上班的地方就是被稱為互聯網百慕大的酒仙橋,這個區域位於北京的東北方向,西臨互聯網新貴聖地望京,南臨朝陽公園,三元橋等使館區,背靠草場地等藝術區。以至於360總部旁新蓋的寫字樓賣的時候,廣告語是這麼寫的:擁望京,攬國貿,享世界資本。但是酒仙橋被北京人熟知的主要原因就是堵,對了,那個生老病死都過不去的大山子路口就在這。並且酒仙橋只有一個地鐵口可用,就是地鐵將臺站。另外一個高家園站,還沒有啟動使用。結果就是360那麼大的公司,很多員工選擇從公司走到望京南站去坐地鐵。

不幸的是,張麗的公司還在360總部北邊,緊鄰798藝術區。說起798,大家是不是感覺很有時尚氣氛,好多人拿這個當藝術聖地,可是在我們地產人眼裡,798是一個非常混亂的地方,裡邊到處都是二房東,天天有出租和轉租的信息,就主路上略顯繁華,其他地方的破爛會讓你感覺你處在19世紀的中國。

每天張麗要先做地鐵到地鐵將臺站,然後騎著共享單車,或者打一個小三輪,去公司,雖然她住在崔各莊,距離這個地方直線距離只有不到10公里,可以每天至少要花上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她也想過開車,可是問了問開車的同事,他直接放棄了,因為堵車考驗耐心,路窄考驗車距。

張麗是一個業務人員,公司主要面對的客戶是公司客戶,做網絡推廣業務,所以有很多的時間,他們要去拜訪北京各處的公司,包括豐臺,亦莊,通州等等。很多時候要跨越半個北京城。從正常的邏輯來講,如果公司的業務是全北京,但是各個區又沒有分部的話,要把辦公室設立在北京中心地帶,這樣能減少通行的距離,提高工作效率。在北京來說,圍繞10號線是最好的選擇,因為1個小時基本可以覆蓋城八區裡所有的企業所在地。

企業的辦公預算是企業成本的非常大的一塊佔比,但是很多時候企業的選址都是老闆拍腦門決定的,缺乏相應的數據的支持,沒有從綜合成本考慮,只考慮自己的喜好,看租金的高低,最後造成了招人困難,接待客戶的下樓接等等窘境,違約成本又太高,所以就變成了,先湊合著用,對實際的開展業務造成極大的傷害。

不同類型的公司,對場地需求是不一致的,身邊朋友的意見只能作為參考,最好找專業的選址人員,綜合考量,好的選址人員不是隻會提供幾套房子給你篩選,而是會根據你的業務需要,給出綜合的數據對比,告訴你問什麼選擇這裡,而不是那裡

創業艱難,有限的預算要精打細算,給公司員工提供一個相對舒適,上班方便的辦公場地,是創業初期最重要的事情。

本人地產行業一線從業人員,拒絕假大空,給北京打拼的各位創業的朋友提供最有效的房

我上班路上流的汗,都是老闆選址時腦子進的水

大學生創業成電商運營領跑者

我上班路上流的汗,都是老闆選址時腦子進的水

廣州地鐵

我上班路上流的汗,都是老闆選址時腦子進的水

大連快軌早高峰擁擠,下車靠人拽

地產價值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