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早的高速公路

沈大高速公路,又称沈海高速辽宁段,是中国内地第一条建设的高速公路,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条八车道高速公路,全长375公里,1990年完工时为全部四车道,全立交,全互通。2002年开始拓宽改造,于2004年改造完毕,为八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20公里。

全国最早的高速公路

沈大高速公路地处辽东半岛,全线纵贯沈阳、辽阳、鞍山、海城、营口、大连六大城市,是辽东半岛经济圈的轴心。东北地区的这条运输大动脉,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全线总长375公里,超过了1978年台湾省建成的373.3公里的南北高速公路,被誉为“神州第一路”。

沈(阳)大(连)高速公路北起沈阳,南至大连,途经辽阳、鞍山、海城、营口、大连五大工业城市,沟通大连港、营口港、鲅鱼圈港三大港口和鞍钢、辽化、辽河油田等许多特大型企业,是东北地区的一条主要公路干线。全长375公里,路面宽26米,分四车道上下分向行驶,全封闭、全立交,设计时速为100-120公里,年运货能力为8000万吨,客运量1.3亿人次。沈大高速公路是中国大陆兴建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之一,也是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领土上目前(1990年)最长的高速公路。

全国最早的高速公路

沈大高速公路全部工程按国际标准,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并采用国产材料,运用高技术和先进设备,使全部工程达到高质量。1984年6月27日开工兴建,1990年10月全线正式通车。耗资22亿元。1992年7月12日至14日,通过国家验收。

沈大高速公路由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实行管理,下分三个管理处,主要业务分为路政、养护、收费、通信和经营工作。沈大高速公路1984年兴建,总造价22亿人民币。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75公里,连接沈阳、辽阳、鞍山、海城、营口、大连等六个城市,开创了中国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2002年5月进行为期两年多的扩建工程。

全国最早的高速公路

标准最高

据介绍,改扩建工程后的沈大高速公路在全国标准最高,可以与发达国家接轨。整个路面共铺了6层,有73厘米厚。这种路面的动稳定性好,抗磨能力大,抗车震能力是其他高速公路的6倍,防止了路面开裂变形。

里程最长(现已被连霍高速4280km取代)

新沈大全程348.5公里,在全国高速公路中是里程最长的。据介绍,沈大改造前全长375公里,此次沈大改造后北起沈阳市金宝台,南止于大连市后盐村,将沈阳、大连两地市内部分未封闭在内,所以“缩短”了。

造价最低(现已被古王高速平均1100万元/km取代)

除去前期建设期贷款,新沈大路总投资为75亿(含服务区),平均每公里2150万元左右,其造价在全国高速公路的改扩建中是最低的,投入产出比是最好的。

全国最早的高速公路

隧道亚洲最宽

此次改造,新沈大还建设了亚洲最大跨径的隧道———韩家岭隧道。据介绍,韩家岭隧道全长521米、宽度23米,曾经是制约整个沈大建设的关键工程。在韩家岭隧道的施工中,辽宁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新奥法”施工,即“短进尺、弱爆破、勤测量、早封闭”的方法,用进口全站仪和激光断面界限仪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动态控制”,从而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改扩建最成功

高速公路改扩建一直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难点,国内也不乏失败的例子。在此次沈大改扩建中,辽宁采取了路基两侧均匀加宽的方法,并采取了国际先进技术,成功解决了三大难题,成为高速公路改扩建的示范工程,得到国内国际认可。今后,沪宁、沪杭高速公路的改造都将参照此模式。

全国最早的高速公路

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竣工通车,将进一步激发辽宁省人民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斗志和信心,鼓舞全省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国际水准、服务功能更强的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充分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是科学发展观在交通建设上的成功实践,为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示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