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门功夫-十八界之运转

我们所要介绍的是十八界的运作,现在先来谈无余依涅槃的修证,主要是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上面来说。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十二处是六根与六尘;六根与六尘相触,就产生了六种的入,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进入我们的心中;这六尘、六入就会产生六识出现。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在《阿含经》四大部中,佛说这十八界法、十二处法,五蕴的法、六入的法都是虚妄性;在小乘法中,佛所说的是十八界空相(不是空性)。为什么讲空相?因为这十八界法都是无常生灭之法,它不是永恒不坏的法,所以叫作无常;无常所以是苦,无常所以是空,无常、苦、空所以是无我,因为它只有一生就坏掉了。十八界当中只有一个意根是可以去到未来世的,其余十七界都是虚妄幻灭的法,只有一生;而这个意根却又不是自然而有,祂是由我们的第八识所生出的,所以在《阿含经》里面,佛说这第八识叫阿赖耶识,这是涅槃的本际。

  再谈众生的十八界,可从日常生活中吃饭、走路、思考、回忆,就已函盖十八界法;推而广之,众生日常生活当中,任一作息悉皆如是,三界有情都是不离十八界法。若有深入观行者,又可观察出当前五识中任一识生起时,意识必定俱起;可见意识所缘的境界,乃是非常广大深细,因此使得凡夫众生会把意识当作常恒不灭的心。宗喀巴师徒及一切喇嘛们,却都不知意识的各种变相,也都不知一切意识的生灭无常性,不知一切意识的依他起性,所以错认意识为真实我。

  若对十八界有深入观察者,又从中可知众生见闻觉知一向都只在自己内相分上运作,无始以来从未接触外六尘境;而众生颠倒,不知自己所见、所闻、所嗅、所尝、所触、所知诸法,都是自心如来藏变现出来的内相分境界,误以为是接触到真实的外六尘境界,但其实都是自己游戏于自己如来藏变生的内相分中罢了。

  又从中可知意根是从无始劫来直至今日都不曾断灭,恒时审度而处处作主,可造善恶业,可堕三恶道,也可修道成佛;但是意根的分别慧极低劣,只能依赖六识的分别来作为取舍的依据;而六识虽能细分别六尘,却又必须依靠意根的引出与作意才能运作,又在意根的主宰下继续造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