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母亲改名字——谨以此文献给伟大祖国69华诞

毛主席为母亲改名字——谨以此文献给伟大祖国69华诞

图片来自于网络

1947年春天,在解放战争隆隆的炮声之中,我的母亲,一个出生在牧民家庭的14岁的蒙古族姑娘其木格告别父老乡亲,离开家乡,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一名小兵。她先后在孔飞将军领导的卓盟纵队和内蒙古骑兵三师、四师以及华北军区、内蒙古军区文工团做文艺宣传工作。

在战争年代,部队走到哪里,宣传队就跟到哪里,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母亲人虽小,但人美心美,性格开朗活泼,在经过战火的洗礼和军旅生涯的磨练,人成长和成熟了。1950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1年随团赴抗美援朝前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朝鲜人民军慰问演出达半年之久。她曾荣获“全国解放纪念章”和“抗美援朝纪念章”。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艺,她先后入冀察热辽鲁艺学院、总政舞蹈训练班和上海戏剧学院学习,后转业到地方工作,1989年离休。现已80多岁的母亲虽然老了,但精神很好,也许是行伍出身的缘故吧。在母亲经常讲述的半个世纪的经历时,最让我们难忘一件事,也是让我们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是永记在心里的。

那是在1959年春,母亲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4月初,党的八届七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一天,经过严格审查,上海戏剧学院近20名学生来到锦江饭店参加活动。到了会场,学生们得知毛主席等中央领导要来这里参加舞会,个个兴奋不已。其木格,这个牧民的孩子,革命十几年就是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道路走过来的。她曾想,有朝一日见到毛主席那该有多幸福啊!今天.盼望已久的时刻就要到了。这时乐队奏起了湖南民歌《浏阳河》,在欢乐的乐曲声中,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健步走入会场,顿时全场沸腾掌声雷动。学员们争先恐后,抢着前去和毛主席等领导人握手,许多人流下了幸福的热泪。

不久,乐队奏起了优美动听的舞曲,整个大厅里轻歌曼舞,欢乐无比。这时,母亲壮了壮胆,走到了毛主席跟前鞠了个躬,邀请毛主席和她跳舞。主席的舞步是那么稳健,一曲结束后,母亲坐在主席的旁边。这时,母亲意识到主席要和她说话,又惊又喜,马上站起来。主席让她坐下,问:“你是哪儿的人啊?”,母亲像个小学生以的回答:“我是内蒙古人” “噢,你们的主席乌兰夫同志也来了” “是的,我和乌兰夫主席也跳过舞了”“你是什么民族啊?”“我是蒙古族”“噢,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其木格”“哪三个字啊?”“其他的其,木头的木,方格的格。”主席闭上眼睛想了一会儿说:“你的名字三个字这么写,我提个建议行吗?”“行,行,那太好了。”“第一个字写刘少奇同志的奇,第二个字写牧民的牧,第三个字写唱歌的歌,叫奇牧歌,你是蒙古族嘛,唱蒙古族牧民的歌,奇特的歌,这样你的名字就很有意义了。”母亲非常感激地说:“毛主席,这三个字太好了,我以后永远用这三个字。

回到内蒙古后,母亲向领导和同事们讲述了毛主席为她改写名字的故事,并在自己的档案和户口簿上正式改名为奇牧歌。她把毛主席为她改名字的事看成是伟大领袖对普通百姓的关怀。从此,她加倍努力,在部队文艺宣传工作和后来从事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贡献。

文字:呼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