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爲母親改名字——謹以此文獻給偉大祖國69華誕

毛主席為母親改名字——謹以此文獻給偉大祖國69華誕

圖片來自於網絡

1947年春天,在解放戰爭隆隆的炮聲之中,我的母親,一個出生在牧民家庭的14歲的蒙古族姑娘其木格告別父老鄉親,離開家鄉,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了一名小兵。她先後在孔飛將軍領導的卓盟縱隊和內蒙古騎兵三師、四師以及華北軍區、內蒙古軍區文工團做文藝宣傳工作。

在戰爭年代,部隊走到哪裡,宣傳隊就跟到哪裡,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母親人雖小,但人美心美,性格開朗活潑,在經過戰火的洗禮和軍旅生涯的磨練,人成長和成熟了。1950年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1年隨團赴抗美援朝前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朝鮮人民軍慰問演出達半年之久。她曾榮獲“全國解放紀念章”和“抗美援朝紀念章”。為了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藝,她先後入冀察熱遼魯藝學院、總政舞蹈訓練班和上海戲劇學院學習,後轉業到地方工作,1989年離休。現已80多歲的母親雖然老了,但精神很好,也許是行伍出身的緣故吧。在母親經常講述的半個世紀的經歷時,最讓我們難忘一件事,也是讓我們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是永記在心裡的。

那是在1959年春,母親在上海戲劇學院學習。4月初,黨的八屆七中全會在上海召開。一天,經過嚴格審查,上海戲劇學院近20名學生來到錦江飯店參加活動。到了會場,學生們得知毛主席等中央領導要來這裡參加舞會,個個興奮不已。其木格,這個牧民的孩子,革命十幾年就是沿著毛主席指引的道路走過來的。她曾想,有朝一日見到毛主席那該有多幸福啊!今天.盼望已久的時刻就要到了。這時樂隊奏起了湖南民歌《瀏陽河》,在歡樂的樂曲聲中,毛主席、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健步走入會場,頓時全場沸騰掌聲雷動。學員們爭先恐後,搶著前去和毛主席等領導人握手,許多人流下了幸福的熱淚。

不久,樂隊奏起了優美動聽的舞曲,整個大廳裡輕歌曼舞,歡樂無比。這時,母親壯了壯膽,走到了毛主席跟前鞠了個躬,邀請毛主席和她跳舞。主席的舞步是那麼穩健,一曲結束後,母親坐在主席的旁邊。這時,母親意識到主席要和她說話,又驚又喜,馬上站起來。主席讓她坐下,問:“你是哪兒的人啊?”,母親像個小學生以的回答:“我是內蒙古人” “噢,你們的主席烏蘭夫同志也來了” “是的,我和烏蘭夫主席也跳過舞了”“你是什麼民族啊?”“我是蒙古族”“噢,你叫什麼名字?”"我叫其木格”“哪三個字啊?”“其他的其,木頭的木,方格的格。”主席閉上眼睛想了一會兒說:“你的名字三個字這麼寫,我提個建議行嗎?”“行,行,那太好了。”“第一個字寫劉少奇同志的奇,第二個字寫牧民的牧,第三個字寫唱歌的歌,叫奇牧歌,你是蒙古族嘛,唱蒙古族牧民的歌,奇特的歌,這樣你的名字就很有意義了。”母親非常感激地說:“毛主席,這三個字太好了,我以後永遠用這三個字。

回到內蒙古後,母親向領導和同事們講述了毛主席為她改寫名字的故事,並在自己的檔案和戶口簿上正式改名為奇牧歌。她把毛主席為她改名字的事看成是偉大領袖對普通百姓的關懷。從此,她加倍努力,在部隊文藝宣傳工作和後來從事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貢獻。

文字:呼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