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慶首次修繕土邊長城 南山路邊垣長城還兼具這個重任

近日,延慶區啟動長城岔道城1-6號烽火臺及邊牆搶險加固工程,這是延慶區首次對土質長城實施的搶險工程。岔道土邊長城屬延慶長城體系中的南山路邊垣,為外長城,隨著時間流逝,這裡受自然因素破壞較為嚴重。本著“最小干預”原則,本次搶險旨在消除危害,防止病害繼續惡化,修繕範圍內的土質烽火臺及邊牆將作為展示原土邊長城形制之用,預計今年年底前將完成全部搶險修繕工作。

北京延慶首次修繕土邊長城 南山路邊垣長城還兼具這個重任

據2007年國家文物局長城資源調查工作測量數據顯示,延慶長城總長179.2公里,南山路邊垣東起九眼樓,向西到四海鎮海子口村,過永寧鎮營城村、井莊鎮柳溝村、八達嶺鎮岔道村,在八達嶺鎮的清水頂與八達嶺段長城相連接,止於八達嶺鎮政府以西,總長59.4千米,佔延慶境內長城總長的33%。

南山路邊垣長城曾是防禦北方草原民族的前沿地帶,其軍事意義和軍事地位非常重要。據《隆慶志》記載,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巡撫都御史王儀奏討內帑銀若干,欲於“金陵之後築牆修墩為拱護計”。“經欽天監相之”,“無傷龍脈”,“上允”,命僉士程綬監工修築南山路邊垣。這也充分證明了南山路邊垣長城還兼具拱衛明皇陵的重任。

北京延慶首次修繕土邊長城 南山路邊垣長城還兼具這個重任

土邊長城的修築工藝相對於磚石長城來說規格較低,基本上是就地取材。其邊牆主要採用土、沙和石子夯築而成,敵臺則採用的是內部夯土外部包磚、包石的修築工藝,其中在用料方面還根據延慶地區的氣候情況添加了沙石等材質,以增加強度。

岔道城1-6號烽火臺分佈於岔道城北側和東側,總長205米,對整個城形成半包圍之勢,是岔道城防禦設施中的重要部分。現存烽火臺以夯土夯築或石頭堆砌而成,殘高多在4-6米,邊長約10米,部分敵臺僅存臺基,而邊牆現存高度一般為0.5-4米。該段長城受自然因素破壞較為嚴重,主要是由於降雨和洪水對長城牆體沖刷,導致牆體或塌陷或被切割成衝口,邊牆本體存在開裂、坍塌、沖溝等情況較為普遍,植被對牆體影響也比較大,面臨著漸漸消失殆盡的危險。

北京延慶首次修繕土邊長城 南山路邊垣長城還兼具這個重任

隨著長城文化帶建設工作的開展,《北京市長城文化帶保護建設五年行動計劃》為長城保護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延慶作為長城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更是積極推進長城保護相關工作,不僅要把長城保護好,更要把長城文化傳承好,活化區域內的長城資源。今秋,延慶文委經過與多部門的協調,岔道1-6號烽火臺及邊牆搶險工程終於正式進入施工階段,這段飽經風霜浸染的土城牆也迎來了它的春天。

北京延慶首次修繕土邊長城 南山路邊垣長城還兼具這個重任

由於這段長城材質特殊,在全市範圍內只有延慶地區存在土質長城,所以文物部門對它的保護非常謹慎。本著“最小干預”原則,本次搶險旨在消除危害,防止病害繼續惡化。對於牆體裂縫寬度小於30mm的採用改性黃泥漿封堵加固,大於30mm的裂縫採用灌漿法加固,對不穩定塊體採用錨杆加固,而那些坍塌或掏蝕空洞將會使用土坯補砌或支護處理,坍塌特別嚴重形成隴狀的牆體則會對雜草和浮土進行清理,再培土,在封護材料上將使用改性黃泥糯米漿來實施封護,達到保護和防水作用。本次修繕範圍內的土質烽火臺及邊牆將作為展示原土邊長城形制之用。 預計今年年底前將完成全部搶險修繕工作。

北京延慶首次修繕土邊長城 南山路邊垣長城還兼具這個重任

在1號烽火臺清理過程中,工人們意外發現了一個石夯,整體呈覆鬥形,底面稍大,上面稍小,通高14公分,平面最大直徑32公分,四周鑿有4個圓孔,為了安裝繩索之用,但是這個石夯上的圓孔之間沒有連通,可能還是個半成品。

由於該段長城坍塌的石頭、土塊堆積,雜草灌木大量生長,嚴重影響到了實際勘測和探查及定位,對此,在正式施工清理之前,延慶區文委邀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考古專家對這段長城進行了考古勘探,勘探採用局部開挖和挖探溝的方法結合進行,考古工作接續進行了三個多月,對6個烽火臺和部分牆體進行了清理,以摸清原遺址外圍邊線及範圍,為後續搶險保護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免去工程對長城造成的擾動和傷害。截至目前,邊牆和1號烽火臺已完成80%,3號烽火臺也已經完成了地槽部分。

北京延慶首次修繕土邊長城 南山路邊垣長城還兼具這個重任

工程完工後,這段土邊長城將改變往日淹沒於灌木叢中的頹敗之勢,展現出土邊長城獨特的滄桑韻味,一方面可供人們欣賞觀瞻,另一方面也可供專業人士觀摩研究,同時對於豐富當地的長城旅遊資源也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