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会稽山脉的绿色宝藏

2018-10-29 00:00 | 掌上绍兴

香榧:会稽山脉的绿色宝藏

2014年10月28日,绍兴市七届人大常委会作出决议,正式将香榧确定为绍兴“市树”,至今刚好四周年。

四年来,绍兴市牢牢遵循“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原则,通过“政社、学商、文旅”等六个层面,切实加强古香榧群保护,加快香榧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目前,绍兴全市香榧种植面积30余万亩,其中结果面积19万亩,今年干果年产量预计达4000吨,香榧行业年总产值有望超15亿元,香榧主产区人均年收入仅香榧一项可达5万元以上,呈现出“中国香榧看浙江,浙江香榧看绍兴”的良好态势。

香榧:会稽山脉的绿色宝藏

千年榧王

政社互助 加强香榧保护管理工作

四年来,绍兴市坚持保护优先,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做好古香榧群保护和管理工作。

建立绍兴市会稽山古香榧群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由市长担任召集人,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召集人,加强相关工作领导和组织协调。专门设立绍兴市会稽山古香榧群保护管理局,加强日常保护和管理。

制订出台《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保护管理办法》《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动态保护纲要》《关于推进香榧产业传承发展的意见》《关于做好市花市树推广工作的意见》等规划和政策文件,落实责任部门,逐步推进保护管理。

成立绍兴市香榧协会,推动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香榧分会和浙江省香榧产业协会永久落户绍兴,强化行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主产区各村成立村级香榧专业合作社,提高榧农保护利用能力。

在加强保护的同时,绍兴市加快科研攻关,大力开展技术推广。

近年来,绍兴市林业部门在中科院地理所、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院校专家学者的直接参与和指导帮助下,对古香榧群的功能与价值、香榧树遗传多样性等开展了深入研究与发掘,取得了《会稽山古香榧群农业多功能价值评估》《会稽山古香榧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等多项学术成果。

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建成中国香榧研究院,设博士后工作站、中试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开展香榧保护和开发项目研究。2015年,“南方特色干果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关键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6年,诸暨香榧良种繁育基地被命名为“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其选育的“细榧”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成为目前唯一通过国家级审定的香榧品种。

香榧:会稽山脉的绿色宝藏
香榧:会稽山脉的绿色宝藏

学商互促 拓展香榧产业体系宽度

作为一种珍贵的经济树种,香榧“自带”产业基因。而随着其成为市树,反过来又推动了香榧绿色富民产业的发展。

三大主产地中,诸暨市被授予“中国香榧之都”称号,柯桥区、嵊州市被授予“中国香榧之乡”称号。

绍兴全市现有香榧省级现代林业园区15个,其中,现代林业综合区2个、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特色林业精品园11个。全市有香榧加工企业85家,其中,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7家。共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浙江省名牌产品4个,浙江省著名商标6个,8只香榧产品获得“国家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枫桥香榧”和“嵊州香榧”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去年,绍兴会稽山香榧主产区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品牌建设等多方面优势,成功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绍兴市会稽山古香榧群保护管理局负责人吕联江说。

同时,上下游产业也被带动起来。位于嵊州谷来镇的榆树村,是全国最大的香榧树苗培育专业村,目前香榧苗培育规模达到了6000亩,加上外村拓展的2000多亩,总面积较2013年时翻了一番。去年全村卖出香榧苗近500万株,销往安徽、江西、贵州、重庆等10多个省市,销售额超3000万元。“现在很多省市都在发展香榧产业,不少山区将其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项措施。”该村香榧苗大户尉金尉家里有15亩香榧苗基地,他表示,“只要有地,还想扩大苗圃面积。”

一些香榧加工企业则尝试发展香榧精深加工和衍生产品开发,拉伸产业链。

经过2年的研发和攻关,10月10日,浙江冠军香榧股份有限公司与国际知名日化企业韩国SK集团(百朗德)在杭州钱江新城联合举办“圣榧欧”全球香榧衍生品发布会,正式宣布推出4个系列的香榧衍生品,包含精油护肤、生物纤维发酵面膜、祛痘精华液、手工精油皂、高端洗护等11款产品,数个产品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冠军香榧’成功开发系列香榧衍生品,将绍兴市香榧产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大大拓展了产业的发展空间,对巩固绍兴市在全国香榧行业中的领先优势,推进产业经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绍兴市林业局产业处处长王建江表示。

香榧:会稽山脉的绿色宝藏

中国香榧博物馆

文旅互动 推进香榧文化传承发展

成为“市树”后,怎样提升香榧的认知率和知晓度?为此,绍兴市积极做好市树普及推广和香榧文化挖掘弘扬,让广大市民和游客了解香榧、认识香榧、走近香榧。

从2015年起,绍兴市林业部门会同建设部门启动实施了以进家庭、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公园为主要内容的“市树进城”工程,通过义务植树、广场赠苗、技术培训指导等形式,推动市树走进城市。目前已累计推广种植1.5万余株。

编印《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中国香榧》等多本学术、科普、文化书籍,普及香榧历史、文化、科技知识,传承遗产地农耕文化。

在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播出《农业遗产的启示第二集——香榧传奇》《天人合一》《市树香榧》《香榧,您好!》等多部专题片。今年,还在央视7套农业频道,每天3个时间段推出以“巍巍会稽山,千年香榧林;三代同生果,养生理想地”为主题的宣传广告,扩大市树香榧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香榧:会稽山脉的绿色宝藏
香榧:会稽山脉的绿色宝藏

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传播,目前全市共有省级生态文化村5个,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和嵊州市通源乡白雁坑村荣膺“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去年,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获评“中国最美森林”。

与此同时,各地积极做好“生态+”“旅游+”文章,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柯桥、诸暨、嵊州每年举办香榧节,举行香榧古道马拉松赛等系列活动,并依托香榧森林公园、香榧博物馆,发展森林休闲旅游和健康养生产业。其中,仅诸暨市赵家镇就已发展农家乐42家,床位1580个,餐位3500个,年接待游客达65万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促进我市香榧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绍兴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重点推进古香榧群保护立法工作,通过地方立法,更好地保护管理古香榧群,更好地传承发展香榧产业,让这一城市绿色宝藏更好地造福一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