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會稽山脈的綠色寶藏

2018-10-29 00:00 | 掌上紹興

香榧:会稽山脉的绿色宝藏

2014年10月28日,紹興市七屆人大常委會作出決議,正式將香榧確定為紹興“市樹”,至今剛好四週年。

四年來,紹興市牢牢遵循“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原則,通過“政社、學商、文旅”等六個層面,切實加強古香榧群保護,加快香榧產業發展,成效顯著。

目前,紹興全市香榧種植面積30餘萬畝,其中結果面積19萬畝,今年乾果年產量預計達4000噸,香榧行業年總產值有望超15億元,香榧主產區人均年收入僅香榧一項可達5萬元以上,呈現出“中國香榧看浙江,浙江香榧看紹興”的良好態勢。

香榧:会稽山脉的绿色宝藏

千年榧王

政社互助 加強香榧保護管理工作

四年來,紹興市堅持保護優先,採取一系列措施,切實做好古香榧群保護和管理工作。

建立紹興市會稽山古香榧群保護聯席會議制度,明確由市長擔任召集人,市政府分管領導任副召集人,加強相關工作領導和組織協調。專門設立紹興市會稽山古香榧群保護管理局,加強日常保護和管理。

制訂出臺《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保護管理辦法》《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動態保護綱要》《關於推進香榧產業傳承發展的意見》《關於做好市花市樹推廣工作的意見》等規劃和政策文件,落實責任部門,逐步推進保護管理。

成立紹興市香榧協會,推動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香榧分會和浙江省香榧產業協會永久落戶紹興,強化行業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

主產區各村成立村級香榧專業合作社,提高榧農保護利用能力。

在加強保護的同時,紹興市加快科研攻關,大力開展技術推廣。

近年來,紹興市林業部門在中科院地理所、亞熱帶林業研究所、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等科研單位和院校專家學者的直接參與和指導幫助下,對古香榧群的功能與價值、香榧樹遺傳多樣性等開展了深入研究與發掘,取得了《會稽山古香榧群農業多功能價值評估》《會稽山古香榧群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核心價值》等多項學術成果。

與浙江農林大學合作建成中國香榧研究院,設博士後工作站、中試基地和技術研發中心,開展香榧保護和開發項目研究。2015年,“南方特色乾果良種選育與高效培育關鍵技術”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16年,諸暨香榧良種繁育基地被命名為“國家級種質資源庫”,其選育的“細榧”通過國家林木良種審定,成為目前唯一通過國家級審定的香榧品種。

香榧:会稽山脉的绿色宝藏
香榧:会稽山脉的绿色宝藏

學商互促 拓展香榧產業體系寬度

作為一種珍貴的經濟樹種,香榧“自帶”產業基因。而隨著其成為市樹,反過來又推動了香榧綠色富民產業的發展。

三大主產地中,諸暨市被授予“中國香榧之都”稱號,柯橋區、嵊州市被授予“中國香榧之鄉”稱號。

紹興全市現有香榧省級現代林業園區15個,其中,現代林業綜合區2個、主導產業示範區2個、特色林業精品園11個。全市有香榧加工企業85家,其中,國家級林業龍頭企業1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7家。共有中國馳名商標5個,浙江省名牌產品4個,浙江省著名商標6個,8只香榧產品獲得“國家級綠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楓橋香榧”和“嵊州香榧”獲批國家地理標誌商標。

“去年,紹興會稽山香榧主產區憑藉獨特的資源稟賦、產業發展、科技支撐、品牌建設等多方面優勢,成功入選首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紹興市會稽山古香榧群保護管理局負責人呂聯江說。

同時,上下游產業也被帶動起來。位於嵊州谷來鎮的榆樹村,是全國最大的香榧樹苗培育專業村,目前香榧苗培育規模達到了6000畝,加上外村拓展的2000多畝,總面積較2013年時翻了一番。去年全村賣出香榧苗近500萬株,銷往安徽、江西、貴州、重慶等10多個省市,銷售額超3000萬元。“現在很多省市都在發展香榧產業,不少山區將其作為精準扶貧的一項措施。”該村香榧苗大戶尉金尉家裡有15畝香榧苗基地,他表示,“只要有地,還想擴大苗圃面積。”

一些香榧加工企業則嘗試發展香榧精深加工和衍生產品開發,拉伸產業鏈。

經過2年的研發和攻關,10月10日,浙江冠軍香榧股份有限公司與國際知名日化企業韓國SK集團(百朗德)在杭州錢江新城聯合舉辦“聖榧歐”全球香榧衍生品發佈會,正式宣佈推出4個系列的香榧衍生品,包含精油護膚、生物纖維發酵面膜、祛痘精華液、手工精油皂、高端洗護等11款產品,數個產品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冠軍香榧’成功開發系列香榧衍生品,將紹興市香榧產業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大大拓展了產業的發展空間,對鞏固紹興市在全國香榧行業中的領先優勢,推進產業經濟的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紹興市林業局產業處處長王建江表示。

香榧:会稽山脉的绿色宝藏

中國香榧博物館

文旅互動 推進香榧文化傳承發展

成為“市樹”後,怎樣提升香榧的認知率和知曉度?為此,紹興市積極做好市樹普及推廣和香榧文化挖掘弘揚,讓廣大市民和遊客瞭解香榧、認識香榧、走近香榧。

從2015年起,紹興市林業部門會同建設部門啟動實施了以進家庭、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公園為主要內容的“市樹進城”工程,通過義務植樹、廣場贈苗、技術培訓指導等形式,推動市樹走進城市。目前已累計推廣種植1.5萬餘株。

編印《浙江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中國香榧》等多本學術、科普、文化書籍,普及香榧歷史、文化、科技知識,傳承遺產地農耕文化。

在中央和地方主流媒體播出《農業遺產的啟示第二集——香榧傳奇》《天人合一》《市樹香榧》《香榧,您好!》等多部專題片。今年,還在央視7套農業頻道,每天3個時間段推出以“巍巍會稽山,千年香榧林;三代同生果,養生理想地”為主題的宣傳廣告,擴大市樹香榧在全國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香榧:会稽山脉的绿色宝藏
香榧:会稽山脉的绿色宝藏

注重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文明傳播,目前全市共有省級生態文化村5個,諸暨市東白湖鎮斯宅村和嵊州市通源鄉白雁坑村榮膺“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去年,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獲評“中國最美森林”。

與此同時,各地積極做好“生態+”“旅遊+”文章,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柯橋、諸暨、嵊州每年舉辦香榧節,舉行香榧古道馬拉松賽等系列活動,並依託香榧森林公園、香榧博物館,發展森林休閒旅遊和健康養生產業。其中,僅諸暨市趙家鎮就已發展農家樂42家,床位1580個,餐位3500個,年接待遊客達65萬人次。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促進我市香榧產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紹興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說,重點推進古香榧群保護立法工作,通過地方立法,更好地保護管理古香榧群,更好地傳承發展香榧產業,讓這一城市綠色寶藏更好地造福一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