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再创业:投身物联网,致力为贸易企业解决“融资贵”难题

低调蛰伏两年之后,原平安银行行长邵平转身带来了自己的物联网金融科技平台。

10月29日,物联网金融科技企业聚均科技在上海正式发布了旗下“易融星空”B2B综合服务平台,而原平安银行行长、曾任民生银行副行长的邵平现身会场,这次他的新身份是聚量集团、聚均科技董事长。

关于退休之后为何选择重新创业,邵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2015年他还在平安银行担任行长时,带队与国内一家物联网公司合作搭建了动产质押平台。缘由之一是上海钢贸危机暴露了动产质押缺陷,此外中小企业少由不动产,持有动产很难到银行抵押贷款,融资有障碍,于是邵平开始思考用物联网赋予动产以不动产的属性。但是后期由于技术成本较高,企业不能接收,该项目没有顺利落地。

“不做也很遗憾对吧?我是个闲不住的人。”邵平说,此后他去硅谷、以色列实地考察,回国后整合组建了跨境并购基金,整合了聚量集团,战略就是投资新技术,新金融。聚量集团在国内收购了日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改造成物联网云端服务模式,再加上收购的英国上市的通讯模组公司,掌握了全球模组出货量的50%以上。在硅谷也收购了物联网企业爱乐云。

邵平表示,易融星空平台搭建之后主要服务“一带一路”货物贸易场景,主要致力于解决四个问题:

一是解决贸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过全程控货技术,易融星空让在途动产具备金融属性。通过ABS等金融手段让在途货物产生低成本资金。易融星空平台提出对企业的信用评价由“主体信用”向“交易信用”升级,不再以企业规模大小作为信用评价标准,尽可能将低成本资金提供给产品真正有销路、业务真正有“实绩”的企业,且“上车就给货款”,相比于以往传统贸易中50-60天的账期,极大缩短外贸企业资金周转周期,解决了中小贸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降低赊销率,提升数倍生产力。

二是提升中欧班列货物财产险的覆盖面,降低企业投保成本。控货技术解决了过去在途货物难以勘险、难以核保的困境,易融星空与保险企业合作,全面提升在途货物的保险覆盖面,改变过去保单分散、投保覆盖面窄、保险成本高的困境。

三是提升人民币跨境结算交易量。易融星空平台向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境外贸易企业也提供“上车就给钱”的金融服务,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吸引他们成为中资银行客户,通过市场化手段助力提升人民币跨境结算交易量。

四是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实现货物贸易中的共享经济。通过在平台上共享箱源和货源信息,实现货箱资源的就近匹配、智能调度、多式联运、智能拼箱和箱源共享,大幅降低空箱闲置率和空返率,降低企业成本,也提升“一带一路”上的绿色经济效益。

至于如何利用ABS为贸易企业融资,邵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将ABS出售给金融机构之后,聚量集团将自己融到的一部分资金作为劣后资金,占总资金量的10%,而目前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小企业坏账在3%-5%左右,如此情况下,合作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有保证,价格也相应降下来。而贸易企业传统方式从银行融资,根据银行的风险定价,基本会较基准利率上浮50%-100%,再加上担保的环节,以及从小贷公司借来的账期过桥周转资金利息,成本较高。

“其他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价格可能是年化17%-18%左右,我们能降低7-8个点。”邵平表示,“让有销路有品牌的企业得到低成本的金融服务,用良币驱逐劣币。以前在银行也做小微,也有小企业事业部,但是一直未能破解融资贵的问题。我是一个老银行人,出来创业是因为有这个情怀做点事。”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