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哈文17个月的日日夜夜,就是这么过来的……

李咏辞世的消息随着哈文10月29日上午的微博公布才公之于众。

“早”“早”……哈文17个月的日日夜夜,就是这么过来的……

远赴美国,多少人质疑他们移民美国的用意。

“早”“早”……哈文17个月的日日夜夜,就是这么过来的……

17个月,510多个日日夜夜,谁能体会到咏哥的病痛,以及哈文的心酸。

“早”“早”……哈文17个月的日日夜夜,就是这么过来的……

这一声声“早”似乎也透露出了挣扎的痛处,只是他在身体,而她在心里,

“早”“早”……哈文17个月的日日夜夜,就是这么过来的……

咏哥安息,哈文坚强!

“早”“早”……哈文17个月的日日夜夜,就是这么过来的……

“早”“早”……哈文17个月的日日夜夜,就是这么过来的……

“早”“早”……哈文17个月的日日夜夜,就是这么过来的……

“早”“早”……哈文17个月的日日夜夜,就是这么过来的……

“早”“早”……哈文17个月的日日夜夜,就是这么过来的……

没想到的是,李咏再次密集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竟然是因为癌症去世,年仅五十岁,英年早逝。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李咏的个人经历,在个人自传《咏远有李》中有着详细的自述。李咏1968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出生,1987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1991年毕业后拿到当时央视唯一的一个播音员名额,成了一名编导。据说,他本来叫李勇,后来因为领导眼神不好,就改成李咏了,他自嘲说,这个改名确立了他之后靠嘴吃饭。

“早”“早”……哈文17个月的日日夜夜,就是这么过来的……

他从1995年开始转型做主持人,先是主持《欢聚一堂》《天涯共此时》,不过反响一般,他评价自己是“工作能力尚可,公众知名度为零”。后来偶然机会从朋友那里看到英国的电视节目《GO BINGO》,受此启发,1997年创办了《幸运52》。这档节目一时风生水起,成为国内同类节目的翘楚,也确立了李咏幽默诙谐且张扬个性的主持风格。

李咏一张长脸、一头长发,加上一身色彩鲜艳的服装,与“夸张、咬嘴唇、对着镜头挥拳”的主持语言一起,成为那个年代电视上的一道风景线。虽然被王朔调侃为“穿得像18世纪法国皇宫里看大门的”,但在那个年代,作为唯一一个在央视留长发的男主持人,其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尔后,李咏先后主持了《非常6+1》《梦想中国》《咏乐汇》,并且连续主持了2002年到2008年的春晚,以及2011年到2013年的春晚。他与水均益、白岩松等书写了中国电视史最为重要的章节之一。

十几年间,他是中国最有名的主持人之一,也是娱乐报道的焦点人物,好评差评齐飞、赞赏诋毁同在,以至于美国的《纽约时报》在2006年评论说“李咏是中国电视的秘密武器”。

近几年李咏开始淡出公众视野,除了在传媒大学担任教师,和在《中国新歌声》《喜剧总动员》《偶像就该酱婶》等节目客串过几次以外,属于隐退状态。在这个娱乐至死的社会里,新生代观众群早已被各种影视、综艺和游戏争夺了时间,电视的宠儿李咏,与老艺术家们一样用离世再次引起大众关注,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吊诡之处了。

“早”“早”……哈文17个月的日日夜夜,就是这么过来的……


走在时代的轨道上,是当今娱乐生活的开拓者

李咏走红的背后,深刻暗合了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李咏入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八十年代最为风行的启蒙话语和道德力量逐渐在普通民众里失去话语权,被多元生活方式软化、消弭。大众对更好的物质生活的追求成为主流,社会进入到了一个全面拥抱消费文明的时期。中国电视业也随之进人了一个迅速而平稳的发展阶段,电视成为休闲生活的中心。

“早”“早”……哈文17个月的日日夜夜,就是这么过来的……


八十年代确立的电视的教化功能虽然在精英话语体系里还被反复强调,但九十年代的电视最为主要的功能已经是提供娱乐、填补闲暇的消费媒介了。港台剧和一些真人秀节目的引进,极大地刺激了电视的娱乐意义。

中国的电视业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了规模浩大的产业化进程,制播分离体制、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制的确立,广告收入的不断扩大也刺激着业务改革的紧迫性。杨伟光1991年开始担任中央电视台台长以后,也开始了各项探索和试验,央视开始步入自己的“黄金时代”。《东方时空》《正大综艺》《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实话实说》《大风车》《今日说法》等一大批优秀节目火爆播出,白岩松、水均益、倪萍、崔永元、鞠萍、王小丫、撒贝宁、张泉灵等人也从幕后站在了历史的台前,不但成为当年央视锐意改革活力四射的标识,也成为几代人的共同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