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我心再续辉煌

--记新《球报》社长何立新

历史不应该忘记

由《辽宁日报》主办的《球报》成立于1988年,最初名叫《美报·球刊》。

我用我心再续辉煌

1993年1月2日更名为《球报》后,由4开4版变为对开4版,逢周一出报,定价4角。1998年冬,《球报》改为每周两刊,逢周一、周四出报,并扩至24版,同时提价到1.8元一份,成为当时全国最厚而且最贵的体育报纸。在1997年十强赛和2002年日韩世界杯期间达到鼎盛时期,沈阳10强赛期间,最高发行量达到78万份。在北方,尤其是辽沈大地《球报》拥有众多读者,是中国北方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份体育报纸,列为全国三大体育专业报之一。

我用我心再续辉煌

其后,因为专业体育媒体陷入市场困境,曾辉煌一时的《球报》于2005年8月休刊。这是一段难忘的历史,无数热爱体育的人们,对于这样一份专业报刊的谢幕,都会有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因为这份报纸,在那个年代,真的成为所有球迷在精神生活当中的饕餮盛宴。2005年8月,本来是一个炎热的盛夏,可是对于《球报》休刊的消息,所有人都感觉到心凉。所有人都希望这是《球报》的蛰伏,期盼着它东山再起。球000多个日日夜夜,这份老《球报》只是泪眼朦胧的向所有关心他的朋友,挥手告别了。其实它还有许多的故事没有讲完,还有许多精彩的采访,还没刊登;还有更多的新闻还没有爆料…..《球报》还有许许多多的遗憾和未尽的事业。

我用我心再续辉煌

--不解之缘难割舍

2008年的春天,新《球报》诞生了。“家乡球迷,读家乡球报”成为了新《球报》办报的新理念。新闻发布会隆重的举行,现辽宁省体育局局长宋凯、中国足协官员冯剑明、“东北大帅”李应发、沈阳市足协秘书长范广会等领导到场,来自省内外的球迷领袖,如同节日般的祝福。通过这份报纸的发行,让我们走进了,重新将这份报纸在次复刊的发起人—何立新。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何立新,看上去要比他实际年龄要更年轻。这样一位年轻人,为什么会出很大的资金投入到《球报》建设中?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青年时的何立新就与《美报.球刊》、《球报》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喜欢读这份报纸,更愿意为自己所爱的刊物服务。他的热情和朴实,与报社个工作人员相处的非常好,他也把自己看成了是这份报纸之中的一份子。后来何立新成立了报刊发行公司,他把发行《球报》看成了重中之重,他希望更多的读者来喜欢这份报纸,让更多的人,通过《球报》来关心关爱家乡的体育事业。“后,我曾经伤心过一段日子。当时我就想,我能不能把这份报纸延续下去。说实话,当时我只是想一想,因为资金、实力都不够。我努力的扩大公司的经营,就是力争让这份报纸,早日复刊” 何立新朴实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他的雄心大志。他开始招兵买马,由原《美报.球刊》、《球报》的创始人杨庭彬把关,前辽沈晚报著名体育记者钱建辉做主编,沈阳体育学院一批年轻的体育专业学生加盟,让这份报纸又充满了青春活力。可是,在2009年的冬天,由于出现一次意外,这份刚刚生存了仅仅19个月的报纸又一次夭折。

我用我心再续辉煌

--《球报》是一种精神

所有人都认为《球报》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不会在看到这份心中永远的朋友了。2018年8月2日这一天,沈城的主要大街LED广告屏幕上都播放新《球报》欲火重生,再度起航的广告。那一天的下午,新《球报》的新闻发布会现场,近300多人参加。所有人期盼的刊物,在何立新的领导下,在七月流火的盛夏,又让沈阳城刮起更大的热浪。

我用我心再续辉煌

“扎扎实实办报,花与刺的评论,抽冲烟、喝烈酒、说真话,爱憎分明,充分体现东北人的豪迈。因为球报,不仅仅是一份刊物,他是一种精神”。在筹备报纸发行的会议上,何立新向所有的工作人员,传递他这次办报的新理念。何一个勤勤恳恳的人,他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会义无反顾的做下去。其实他这样的做法,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心声,那就是用他对这份报纸的爱,用他的真心,将《球报》两个字继续传递,并创造更大的辉煌。

球报记者 杨天壮

《球报》独家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