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環太」軍演首練岸基反艦,針對中國圖謀值得警惕

亞太日報評論員 胡小刀

當前,由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2018”軍演正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夏威夷州海岸及陸地火熱展開。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演習中,日本自衛隊和美軍首次開展了岸基反艦演練。

據悉,在演練中,美軍一架無人機和日本自衛隊一架P-3C反潛巡邏機首先聯合確定艦船目標位置,隨後向日美聯合指揮所發送艦船目標信息,日美聯合指揮所再通知日本陸上自衛隊發射指揮部,後者最終發射一枚12式反艦導彈將艦船目標摧毀。

此外,為驗證“多域戰”作戰概念,美國陸軍通過部署在夏威夷考艾島的貨盤化裝卸車,發射“海軍打擊導彈”,擊中約88公里外的“拉辛”號登陸艦(美國海軍退役軍艦)靶標。作為一款新型武器系統,“海軍打擊導彈”未來將裝備在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和新型護衛艦之上。另外,這款導彈還可以從F-35戰機上發射。

日美“環太”軍演首練岸基反艦,針對中國圖謀值得警惕

總的來看,此次日美聯合岸基反艦演練主要有三大特點:

一是重拾岸基反艦。二戰時期和冷戰初期,美國陸軍曾在美國大陸、夏威夷和海外部署過岸基火炮防禦系統,以保護舊金山灣、紐約港、波士頓港、夏威夷州、巴拿馬運河和菲律賓等戰略要地的安全。近年來,在“多域戰”作戰概念的推波助瀾下,美國陸軍重拾岸基反艦能力建設。而為提升西南離島的防禦能力,日本自衛隊也計劃在宮古島和衝神島部署12式岸基反艦導彈連。從此次演練的情況不難看出,美日兩國未來將積極推動岸基反艦能力建設。

日美“環太”軍演首練岸基反艦,針對中國圖謀值得警惕

二是強化美日協同。近年來,日本自衛隊以美軍為師,大力提升作戰能力,而美軍也樂於向日本自衛隊“傳授真經”,在人員訓練、裝備建設和演習演訓等方面都給予其極大的支持。正如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羅伯特·奈勒上將所言示:“日本陸上自衛隊正在非常努力地打造兩棲戰鬥旅的能力,我們樂意也自豪地在這個過程中做他們的夥伴。”在近年來的“鐵拳”、“環太平洋”和“利劍”等多邊和雙邊軍演中,美日兩國參演兵力不斷增加、投入裝備愈發先進、演習課目緊貼實戰,作戰協同能力持續增強。對於此次演練的成果,外界普遍認為,無論是作戰指揮還是兵力運用,日美兩國軍隊之間都達到一種新的協同作戰水平。

三是針對“中國威脅”。日美兩國此次聯合岸基反艦演練針對“中國威脅”的一面十分突出:從參演裝備來看,12式反艦導彈長約5米,重約700公斤,射程可達200公里,在宮古島和沖繩島完成部署後,可封控寬約300公里的宮古海峽,遏制中國海軍在西太地區的活動;“海軍打擊導彈”的作戰平臺靈活多樣,既可以是陸軍“多域戰”的打擊利器,海軍“分佈式殺傷”的重要支撐,也可以是空軍“全球公域介入與機動聯合”的先鋒力量,在應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方面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從演練腳本看,日本自衛隊12式反艦導彈和美軍“海軍打擊導彈”的打擊目標均為海上機動艦船,打擊目的是“阻止敵方艦隊在陸地——尤其是地面部隊佔領的島嶼——附近活動的能力”(美國大眾機械網站評論)。不難看出,上述演練腳本瞄準的是穿越西太水域,或者力圖“奪島”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部隊。

日美“環太”軍演首練岸基反艦,針對中國圖謀值得警惕

值得警惕的是,除了開展聯合岸基反艦演練外,日美兩國近年來持續強化海基和空基反艦能力建設,大力推進XSSM艦載反艦導彈和XASM-3空基超音速反艦導彈項目,並考慮從美國和挪威採購三款反艦導彈,以構建針對中國的體系反艦和戰略威懾能力。可以預見,日本這種漸進升級、小步快走、逐點增建的軍力發展套路遠遠超出“防衛作戰”的需要,將對東海方向乃至整個東北亞的安全形勢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作者簡介:胡小刀,亞太智庫研究員,在國內軍事刊物上發表軍事論文和譯文數百篇,主要從事外軍動向和反恐領域研究。

"亞太軍情觀察"作者均為資深軍事記者和評論員,專欄緊扣全球軍事熱點和動態,為讀者解析大國國防政策、地緣軍事動向、國際軍事技術、新型武器裝備以及軍事戰略思想等。

日美“環太”軍演首練岸基反艦,針對中國圖謀值得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