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不得癌症?

老河19452005


德國科學家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奧托·海因裡希·瓦爾堡,有份研究是這樣的,剝奪一個正常細胞35%的氧,該細胞就會在48小時內發生不可逆轉的癌變。同時發現癌細胞在酸性的環境中繁殖更快,當PH值7.4時,癌細胞處於休眠狀態,當PH達到7.6時,癌細胞會在數小時內死亡,鹼性的環境不適宜癌細胞生長。



浙江大學教授胡訊和晁明團隊用小蘇打,治療癌症。這種治療稱為靶向治療,就是在癌細胞部位注入碳酸氫鈉,我們俗稱的小蘇打。中和掉乳酸和氫離子,提高腫瘤部位的鹼性來殺死癌細胞。用這種方法治療了40例肝癌患者,40例有效,延長了患者的生命,中位生存期超過了三年半。


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統計顯示,2015年新增癌症429.16萬例,30年增長了465倍。中國是全球癌症發病率最高的國家嗎?當然不是。全球癌症發病率最高的10個國家排名:第一名、丹麥325人/10萬人。第二名、英國317人/10萬人。第三名、澳大利亞308人/10萬人。第四名、新西蘭,第五名、比利時,第六名、法國,第七名、美國300人/10萬人。第八名、挪威299人/10萬人。第九名、加拿大,第十名、捷克295人/10萬人。中國大陸排50名後,每十萬人有211人患癌症,臺灣排名第29位。

為什麼癌症發病率最高是發達國家?值得我們深思,也值得慶幸。如果中國人攝入的肉類等酸性食物和丹麥一樣多,鹼性的蔬菜和他們一樣少,請相信中國的癌症發病率不會比他們低。

實驗證明;西方人不適應酸性為主的飲食,中國人不適應酸性為主的飲食,其實全人類都不適應酸性為主的飲食。這是我們攜帶的DNA決定的。

古人類學家能追溯人類歷史至500萬年~700萬年,人類吃採集型的鹼性食物持續了進化的500多萬年,採集的食譜如:水果類、堅果類、蔬菜類、根莖類的食物,這些食物代謝後產鹼,屬鹼性食物。人類誕生以來喝的是天然水,地球上的江水、湖水、泉水99%以上是鹼性水。人類喝天然鹼性水吃鹼性為主的食物持續了進化的500多萬年。這些鹼性為主的飲食以經過500多萬年的自然選擇,不適應這些飲食的DNA幾十萬年前就淘汰了。也就是說,人類的DNA只可能按照鹼性為主的飲食編碼。所以就不可能對現代酸性為主的飲食產生適應性。飲食的革命性變革使得代謝性疾病高發。

人體正常細胞在偏鹼性的環境中繁殖活躍,在偏酸性環境中活力下降,癌細胞則不同酸性環境繁殖更快。人類數百萬年來以鹼性食物、鹼性水為主,今天這種平衡被打破,我們的飲食由鹼性為主的植物性食物、天然鹼性水向酸性為主的肉類、穀類、酒類、飲料、純淨水過度。使得現代人處於一種低水平的代謝紊亂狀態,健康的機體應該是有剩餘鹼,如鉀鹽、鈣鹽等鹼性離子,而不應該是剩餘酸,如尿酸、乳酸、氫離子等酸性離子。人體內有剩餘鹼的人不容易患癌症,就是我們說的“鹼性體質”的人。


降尿酸聯盟


什麼樣的人不得癌症?恐怕誰都不敢說他不會得癌症,每個人都可能得癌症,沒有哪個人能肯定不得癌症,差別只在於有的人得癌症的概率更高,風險更大,有的人得癌症的概率風險更小。

所以,這個問題準確的提法是:什麼的人相對更不容易得癌症?或者說得癌症的風險更小?


1、基因“好”的人。你不能不承認,有的人就是天生基因好,所以你就會發現,有的人吸菸酗酒,各種“作”,他就是沒得癌症,這個是沒辦法的事,就像有的人一出生就是“富二代”,怎麼樣折騰,學習不努力,人家也能坐享豪車別墅。不過,如果這種人能做得更好,那他的人生會更精彩。但這種人畢竟只是少數,你可不要傻傻地說,我也不努力學習,同樣的,你可不以傻傻地也跟著說,人家吸菸能活到八十歲九十歲,我也吸菸,呵呵,你吸菸極可能惹癌上身,或其他疾病,然後只能活到五六十歲。


2、老生常談,有著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人,比如,不吸菸,不酗酒,少熬夜,不過勞,不肥胖,不胡吃海喝,不濫性,有所節制的人……這類人不是說肯定不會得癌症,但在同等條件下(比如你先得確保你的基因有人家的好),不良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越少的人,患癌風險越小。不要抬槓,這是基本邏輯。越努力的人,考好成績的概率越高,這個不會有人去否定吧,但當然不是說刻苦的人就一定會取得好成績,因為還有其他因素會影響,甚至包括運氣因素。


3、懂得主動體檢(針對性的腫瘤篩查),可以早期發現一些異常情況,比如癌前疾病或病變。


4、發現異常及時診治的人,這樣就可以及時處理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而不是等到已經癌變。


腫瘤專科醫生


這是個好問題,不過要是嚴肅地來看,這個問題恐怕無解。嚴格說來,目前醫學界還沒有能夠確切地定義“癌症”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只是從各個角度觀察瞭解到了這類疾病的一些特性,以及癌症和其它一些因素的相關性。因此,目前的確很難確切地回答題主的問題。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在“防癌”這一點上我們就無事可做。如前所述,根據目前的研究,醫學界已經發現了癌症的發生與諸多因素之間存在著相關性。因此如果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規避這些因素,理論上是可以降低患癌症的幾率的。
那麼對於大眾而言,有哪些值得參考的“防癌措施”?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所於2018年發佈了第三版《飲食、營養、運動與癌症:全球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議,供大家參考如下:
1、保持恰當體重;
2、保持適當運動;
3、飲食應富含全麥、蔬果、豆類;
4、少食“快餐”以及其它富含脂肪、澱粉或糖類的加工食品;
5、少食紅肉及加工肉類食品;
6、少喝含糖飲料;
7、少喝酒;(注:最新研究結果表明滴酒不沾也許更好)
8、營養品無益於防癌;
9、母乳餵養;
10、如果已確診患癌,遵循上述建議仍可改善預後。

最後,諸如“戒菸”之類的常識性建議我想就不必贅述了。


(圖片來自網絡)

李巖祺


什麼樣的人不得癌症?第1:血緣三代沒人得過癌症,不會遺傳得癌症。第2:不抽菸少喝酒多喝水多走動早睡覺,生活規律的人很少得癌症。第3:不要接觸塑料原料特別是垃圾塑料原料,遠離甲醛比例高和放射源的地方,注意防範的人很少會得癌症。第4:不要和癌症患者身體接觸,遠離癌症傳染的人很少得癌症。做到這四點就基本不會得癌症,但是世上無絕對人一倒黴也會得癌症的。人生在世注重健康才是真,傳說真正生活開心的人不會得癌症,因為要求低就算得不如盼也會開解自己內心的人就是生活開心的人。有的人一檢查出癌症就自殺有的人從檢查出癌症到現在活了二十年還很生龍活虎,說明開朗生活的心態非常重要。得病了一定要聽從醫生的治療千萬不能輕信那些江湖假醫生,科學在進步只要還在生活就有醫治好的希望。


魚在遊雨在下


這個問題太難回答了。


在基因科學方面,從對大象癌症抗性的研究方面,可以給出一些線索。

……
大象居然擁有動物王國裡最低的癌症死亡率:4.8%,而人類是11 - 25%。這怎麼可能呢?
這項研究10月8日在線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研究目的是確定大象抗癌性的機制,並對比大象、健康對照人群與李法美尼症候群(LFS)的皮膚癌患者之間細胞對DNA損傷的反應。
……儘管體積和壽命都很大,但是大象仍有很大的抗癌性,其癌症死亡率為4.81% (95% CI, 3.14%-6.49%),而人類的癌症死亡率為11%-25%。人類中TP53僅有一個拷貝(2個等位基因),而非洲大象至少有20個拷貝(40個等位基因),包括19 個retrogenes(38個等位基因),其轉錄活性已經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證實。至於對DNA損傷的反應,大象淋巴細胞P53介導的凋亡率遠高於人淋巴細胞(電離輻射暴露:LFS皮膚癌患者, 2.71% [95% CI:1.93%-3.48%] vs人類健康對照者, 7.17% [95% CI, 5.91%-8.44%] vs 大象, 14.64% [95% CI, 10.91%-18.37%]; P<0.001; 阿黴素暴露:人類健康對照者, 8.10% [95% CI, 6.55%-9.66%] vs 大象, 24.77% [95% CI, 23.0%-26.53%]; P<0.001)。
與其他的哺乳動物相比,大象的患癌率似乎要低一些,或許這與大象體內TP53的拷貝較多有關。DNA損傷後,大象細胞的凋亡率較人類細胞要高一些。如果這些研究結果可重複再現,那麼這些發現或許代表了一種基於進化的理解相關癌症抑制機制的方法。
(來源:MedSci《JAMA:大象為何不易患癌?》)


TP53基因(常稱為P53基因),人體抑癌基因。該基因編碼一種分子量為43.7KDa的蛋白質,但因蛋白條帶出現在Marker所示53KDa處,命名為P53。p53基因的失活對腫瘤形成起重要作用。p53是一個重要的抗癌基因,其野生型使癌細胞凋亡,從而防止癌變;還具有幫助細胞基因修復缺陷的功能。p53的突變型會提高癌變。


以此看來,P53基因突變的人容易得癌症應該是比較確切的結論。


另外關於癌症起源的一項早年的假說,即Otto Warburg博士提出的:癌症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其根源在於線粒體能量代謝缺陷,而非細胞核基因突變。這個觀點近年被新研究部分證實——

通過把癌細胞細胞核與正常細胞核進行交換,發現癌細胞替換成正常細胞核之後(核基因正常),仍然顯現出癌細胞特性;而被替換成癌細胞核(基因異常)的正常細胞則恢復了正常的生理狀態。

這說明癌細胞的癌特性是與細胞質而非細胞核相關。


所以,很可能有線粒體能量代謝缺陷問題的人,或經歷相關能量代謝缺陷傾向的人,更容易患癌。


至於癌症是否跟所謂鹼性體質有關還不能確定。雖然大部分種類的癌細胞會釋放乳酸酸化體液環境,但這是結果,而非原因。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


小宇堂


什麼樣的人不得癌症?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因為癌症的種類不同,誘發原因不同,需要分開說明。談癌色變,因此這又是一個沉重的問題。只有搞清楚,各種癌症的誘因,發病,抗癌,直至離世的全過程,才能深刻明白什麼樣的人不得癌症?

本人曾在北京潘家園附近,一個著名的腫瘤醫院,呼吸內科病房住院。您一聽,就能知道,我要說的是關於《肺癌》的問題。因為疑似肺癌,所以去就醫。△症狀為(1)消瘦,體重減少。(2)肺部不適,有疼痛。(3)咳嗽,有少量咯血。〈4)呼出的氣,有一種異常的味道。△在門診,住院,手術,手術後的後續治療,全過程歷時兩年多。我接觸到的多名權威專家,青少年,成年人,老年,男男女女的患者,已經記不清有多少。好了,這就是我要講時【第一點體會】,是《肺癌患者不分年令大小》。

我本人有較長的吸菸歷史,住院為的是動手術。《難友》中,術前或術後活體病理報告,凡確診為肺癌男性,都有較長的吸菸歷史。在聊天交談中,達成有一點共識的是,《長期吸菸是肺癌的主因》。不吸菸,不一定得不上肺癌。但得上癌癌必是吸菸者。這是我要說的第二點。

第三點,我要說的是,所有《難友》,來自各地,工作,環境都不同。私下交流,達成的第三點共識是,《心態很重要》。每個人具體不用細說。但有一個共同點,或因工作不順,或因家庭矛盾等等,長期鬱悶,積鬱成積的《累心》的結果。心要放寬,少生悶氣,說的容易,但事到臨頭,做起難。但是胸懷坦蕩,笑對人生,不失為防止肺癌的關健。

順便告訴一下各位,本人手術後,活體病理結論是《結節》,不是肺癌,白捱了一刀。

有的親朋好友中,也有患上胃癌和前列線癌症的,我將在明後二天另寫一些認識。歡迎關注。


匯燕1


這個問題,世界上的任何國家的科學家和醫學專家都回答不了,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能攻克癌症。不信你可百度搜索。每年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不少人患癌症而死去。偉人平民都一樣。(再發達的國家也不行)。什麼樣的人不得癌症?我認為有兩種人不得癌症。一,據醫學雜誌報道:任何癌症都有遺傳性,上代沒有患癌症的,得癌症的機率很低。我地有一戶人家,父母兄弟都患癌症,而她去年也得了癌症,現奄奄一息了。這樣例子很多。從這一現象說明,沒有癌症遺傳的人,患癌症很少。二,長期堅持鍛鍊,沒有環境汙染,心情娛愉飲食有規律,少抽菸少飲酒,生活習慣好的人患癌症機率低。癌症可防治,如身體不適在早期檢查中發現,及時治療,治癒率可達百分之百。我地吳姓中年男人今年六十八歲,前十五年胃癌初期手術,現身體仍然良好。(僅供答題)。



關注社會情感文化


要知道什麼樣的人不得癌,就必須知道人為什麼會得癌!

什麼是癌?現代醫學講,就是惡性腫瘤。對不?

那麼,癌本身是個什麼東西?它吃什麼?喝什麼?靠什麼生存?這些問題現代醫學專家們解釋清楚了嗎?沒有!真的沒有!

我的觀點是:癌與其它的疾病沒有什麼兩樣,就是人自身的體質或者說客觀環境等,給癌創造了發育、生長、成熟、惡變的土壤,它就自然而然就出現人的體內啦。

所以,人要想不得癌,就像不得感冒一樣,人必須學會自身免疫力吧!為什麼有人很少得感冒?為什麼有人經常感冒?是不是一個道理呢?我認為是一樣的。

簡單地說:人要不得癌症。就要知道癌的生存需要什麼?你不給它機會,它也就離你而去,尋找新的買家或賣家啦!

信不信?未來會證實!


磐鷹759


目前的醫學及流行病學能告訴大家的是哪些人更容易得癌症,暫時沒有辦法判斷誰不會得癌症!

我們知道哪些人更容易得癌症,把這些人為能控制的因素控制好,自然離癌症遠一些!

今年全球預計將有近1810萬癌症新發患者和近960萬癌症死亡病患;女性患者最常見的癌症致死原因是乳腺癌,男性則是肺癌。在高速發展的經濟體中,致癌原因也由原先的貧窮和醫療條件差,正在演變成糟糕的生活習慣。

肺癌發病數最高,乳腺癌是女性最大殺手。

首先癌症也有一定的家族性,和遺傳有一定的關係,所以,家族中由癌症的人,發生癌症的風險增加。


其次我們主要說說哪些習慣和癌症有著密切關係:

1、壓力

精神壓力太大,尤其當今社會來自生活的,工作的,家庭的,孩子的,升職的,房貸的,上學的種種壓力,如果您不會自我調節,必然導致整個人的狀態不好,這種心理壓力逐漸演變成身體的壓力,當邪不勝正的時候,就會表現為疾病,增加癌症風險。

您想象是不是也聽說周圍誰誰壓力太大,得了癌症!

2、吸菸

為什麼肺癌是男性癌症最高發的癌症,因為男性吸菸明顯高於女性。抽菸的,如果開始吸菸的年齡小於15歲,每天吸菸超過5根以上,為肺癌的高危人群。如果本身不吸菸,但是每天接觸二手菸的時間累積達到15分鐘,患肺癌的幾率會升高。
約1/3因癌症而死亡的患者與吸菸有關。

3、酗酒

剛剛去世的相聲演員師勝傑先生死於肝癌,歌手臧天朔先生死於肝癌,和他們飲酒不無關係。長期飲酒會增加口腔、咽喉、食管惡性腫瘤,肝癌,胃癌,胰腺癌的風險。

4、飲食

愛吃肉的人,增加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風險。

愛吃醃製品的人,增加胃癌風險。

發黴的堅果增加肝癌的風險。

長期吃過燙食物,增加食道癌風險。

5、環境

大環境,空氣、水的汙染加重,農藥的大量使用,化工品的使用,都增加癌症風險。

長期接觸過金屬、油漆、粉塵等物質,患肺癌的幾率會明顯增高。



總的來說,其實還是生活習慣和生活細節。按照中醫的理論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就是說我們體內正氣足的時候,邪氣是不可能侵襲我們的。

也就是西醫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當我們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強的時候,癌細胞就會被我們打跑,當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的時候,癌細胞就會趁虛而入。

無論是中醫說的正氣還是西醫說的免疫力,其實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只有堅持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才能提高我們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才能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才能遠離癌症!


心血管王醫生


告訴您怎樣不得癌症的乾貨

第一,一般專家告誡說“戒菸限酒,心情愉快,遠離汙染等等傷害”就可以避免癌症造訪了。

這個看上去很美。但是,這樣的“方子”的執行難點就是沒有具體清晰的行為標準可供參照。

戒菸?不戒菸也可以不得癌症。

限酒?怎麼個限法是合適的?喝酒就是放開心態的積極活動,變成理智冷靜的外交?

心情愉快?怎麼樣叫愉快?一天中多少時間愉快是安全的?無時無刻不愉快,有誰做的到?

遠離傷害,誰能在大氣霧霾中逃脫得了?

就是說,這樣“大而化之”的防癌建議,看似華麗,實則無用!

就像老師教育學生“你認真聽課,認真作業,認真讀書,就一定學習好”。但是,學生還是有的好,有的不好。

事實上,癌症防控一直沒有硬辦法,是最緊迫的問題!

第二,不要寄希望於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可以對付癌症

確診就是一個悲劇!

確診的時候,已經無可逆轉!

所以,以早發現為目的的體檢,沒有意義。還有可能帶來嚴重治療傷害。

第三,防控癌症指標化是唯一正確手段

在我們不知道自己“是否被香菸傷害,是否限酒不得法,是否遠離了各種傷害,是否遠離了癌症”的時候,我們需要一個可以量化的指標,能對我們的機體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癌症距離判斷。

這就是我們長期研究得出的結論之一。

就是,機體的癌變傾向是可以檢測的。

沒有傷害就沒有癌變。

傷害只是短時間存在的話,不會癌變。

傷害一定帶來機體某些指標的異常。

這是確定檢測方法的理論基礎。

更進一步,各種傷害都最終會以自由基傷害的形式在機體留下痕跡。這樣,機體遭受自由基傷害程度,就是你身體距離癌症的距離!

這樣的指標,我們發現至少有三個(1)8-羥基脫氧鳥苷,是自由基攻擊DNA中鳥嘌呤第八個碳原子的加合物。(2)丙二醛,是細胞線粒體膜脂質過氧化產物。過氧化來自自由基傷害。(3)基礎C反應蛋白水平。是急性時相蛋白CRP的水平。在感染細菌時極速升高。但是,在日常遭遇傷害時,也有過高表達。

目前,這三個指標人體正常水平都有測定。但是,臨床並沒有被重視。

主要原因,很多因素可以導致8-OHDG及丙二醛等的升高,比如糖尿病、冠心病。然後,醫生覺得這些指標高的話對於癌症沒有什麼具體意義。

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

當排除其他疾病因素導致的升高,一個人自由基傷害指標高度異常的化,一定是走在癌變的路上!

而這時如果進行有效干預,讓指標逆轉,回到正常水平,癌症就遠離了。

我們認為這是目前防控癌症最可行的辦法。

實踐也證明,那些生物指標正常了的人,隨訪沒有癌變發生。

好了,給大家上點乾貨。如果對自己的身體自信不夠,就去檢測那幾個指標看看吧。

尿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參考值<40.9μmol/L,

8-OHG參考值<45ng/mgCr

CRP<5。(所列參考值各地及各年齡段都有不同,諮詢當地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