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環衛工馬秀紅:用勞動見證西城「顏值」變化

凌晨5點,當你還在睡夢中,他們已開啟全新一天;早上7點,當你出門看到乾淨的街面,或許你還不知道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他們就是環衛工人。

他們不僅是城市的美容師,更是城市發展的見證者和經歷者,他們熟悉城市的角角落落,也見證著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和變化,日前,記者跟隨槐蔭區環衛工人馬秀紅的腳步,瞭解她眼中西城的城市建設方面和城市保潔工作的新變化。

34年环卫工马秀红:用劳动见证西城“颜值”变化

城市建設新變化:

8條主路增加到23條主路

保潔面積從56萬平擴到310萬平

馬秀紅,2006年曾獲“優秀城市美容師”;2012曾榮獲“濟南市先進工作者”;2006年至今,每年被槐蔭區城市管理局評為“先進個人”;2009年曾獲槐蔭區勞動模範。

34年环卫工马秀红:用劳动见证西城“颜值”变化

她,1984年參加工作,至今34年,一直從事環衛保潔工作,成立西客站片區,2011年5月調到槐蔭區城管局保潔直屬隊從事環衛工作,現擔任隊長職務,當時她眼中的西客站片區,只有8條沒有輔道的主路,分別是順安路、齊魯大道、齊州路、臘山河西路、煙臺路、德州路、日照路、威海路;附近沒有小區,只有飲馬佳苑、禮樂佳苑、興福佳苑和大金新苑四個安置小區。“當時我們的保潔範圍只有56萬平方米,主要涉及8條主路、三個小區以及西站東西廣場。現在已經擴展到310萬平方米。”環衛工人馬秀紅說道,“現在多了15條主路,20多條小支路。南北方向主路多了7條,臘山河東路、濰坊路、淄博路、濱州路、臨沂路、濟寧路、泰安路等,東西方向主路多了德州路、聊城路、青島路、清源路等8條。”

據記者瞭解到,馬秀紅管轄的西客站片區作業範圍,過去東起臘山河西路、西到順安路、北起青島路,南到經十路。現在東起二環西路,西到京福高速上橋口,北起濱河南路,南到經十路。

“2011年這裡因為剛拆遷完,和農村不二,除了主路,道路兩側都是土路,沒有花磚,大量的土地未硬化,我們隨手一掃就能掃出一把土,清潔難度和壓力很大。馬路上除了綠化、環衛、建築工人之外,基本看不到人,車輛也很少;公交樞紐也就33路、138路等。”馬秀紅告訴記者,“從來沒有想過,從2011年7月1日西站通車後,發生這麼巨大的變化,恆大、綠地、中建、金科、龍湖等開發商建設的小區不斷湧現,三館、宜家、麥德龍不斷入駐西城,明顯感覺現在馬路上濟南其他區的人、車往西城跑得多了,西城添了不少活力了。”

34年环卫工马秀红:用劳动见证西城“颜值”变化

路面清掃裝備之變:

從掃馬路全靠大掃把

到現在人機一體化

環衛設施投入、體系健全給西城環境衛生帶來的巨大變化。7年來,馬秀紅在工作中見證了西城環衛事業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見證了西城華美轉身。

據記者瞭解到,過去的西城環衛工,一個人,一輛人力三輪車或人力自行車,一把條竹、一把鐵鍁、一個簸箕。現在升級到電動三輪車、一把掃雨條竹、一把非雨條竹、撿拾器、架子、鐵鏟、抹布。

34年环卫工马秀红:用劳动见证西城“颜值”变化

“以前垃圾桶很少,垃圾隨處亂扔現象嚴重,如今,你走50米左右就能看到一個垃圾桶。過去西城裸露垃圾、土山較多,運輸垃圾的車輛也從7、8輛的電動垃圾車,升級到電動垃圾車、燒油垃圾車,馬路上增加了小型機掃車、小型水車、小型幹吸車,作業車輛的總類增加了。作業的範圍也從原來的地面保潔延伸到立面保潔,新增了廣告牌匾、導示牌,樹掛等空中保潔。我們的保潔隊伍,原先只有100人,現在300多人,翻了三番。”馬秀紅表示道。

她說,“原先在做保潔時,買瓶水、吃飯都難,馬路上公廁少上洗手間難,,不亞於農村。現在商業網點多了,新小區入住戶多了,公廁24小時,我們也方便了。 雖然城市不斷髮展,但是地面硬化了,垃圾少了。不再是過去垃圾死角多、亂倒裝修建築垃圾、餐廚垃圾等垃圾現象嚴重,現在有專門的餐廚垃圾收運體系,渣土科定期巡視工地、渣土車,環衛系統不斷健全。”

西城的整潔,離不開環衛工人的勞動。據悉,槐蔭環衛工人嚴格執行“六淨一潔一見本色”即路面淨、路牙淨、井箅子淨、樹穴淨、綠化帶(地)淨、牆根淨,視野範圍內清潔,路見本色;在快車道每10平方米不超過10克塵土,在輔道每15平方米不超過10克塵土;在人行道每10平方米不超過20克塵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