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五线乡村的爱与痛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可真的回到农村,你是否能接受无处不在的“拼多多”式的生活方式?

前不久回了趟地处西部的五线小城市的陕西安康农村,由于多年未归,家乡的面貌变化很大。

地处汉江之滨的安康,目前已经有恒大、万科、碧桂园等大型房地产公司的入驻,而复星集团投资30亿打造的安康国际天贸城也正式引入了居然之家等大型品牌的入驻。新城的房子价格一律高于6000以上,而上述提到的大型地产商出售的价格已经万元以上。

要知道整个安康市所辖的一区九县几乎全部为贫困县,安康作为一个接近300万人口的大型地级市,其2017年GDP还不到1000亿元

西北五线乡村的爱与痛


回到安康的农村老家,变化依然是巨大的,这里的乡下早已实现村村通水泥路,通路灯。每家每户都是占地两三百平方米的三层小洋楼。此外,让人惊喜的是,以前随处扔倒垃圾的情况不复存在,现在有专门的垃圾环保车挨家挨户收取垃圾,用绿水青山小桥流水人家等画面来形容老家也并不为过。这说明当下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确实有了不少的进步。

苦苦支撑的农村


农村,已没有了往日的生机盎然,60岁在农村算是个硬劳力了。安康当前人口大量外流,其中仅2017年转移到市外的人数为53.35万人,且多为年轻人群体,占到全市总人口的1/6左右,属于绝对的人口净流出城市。(由于汉江水源保护的需求,安康不让发展工业,因此自身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基础。这也是人口大量流出的原因之一)

农村人口空心化、老少化非常明显。在老家农村,两个老人带着两三个孩子,几乎是每个家庭的标配,偌大的上千平的小洋楼,容纳的就是五六个老小。


西北五线乡村的爱与痛


年轻劳动力缺失导致三个问题:

  • 水田当旱地种随处可见。插秧割稻,没有几个劳力是难以完成的,请人帮助用小型机械犁水田,一天要120到150元的人工费,还不大容易请到合适的人,于是逐步都改为种玉米,黄豆等,全村的水田,插秧的面积不到十分之一。问及吃饭的问题,都说种一季水稻后,可以管吃两年甚至三年,不足的时候,就到镇上买点来吃。显然,人口的减少,吃饭问题已经更容易解决了。
  • 旱地的种植方式没有了过去的精耕细作。因为耕作的经济效益,已经全靠除草剂和农药了,过去都是深耕犁地,锄草,现在都不用了,但这样连续多年种植下去,田地退化,土质板结,种上的庄稼更容易发生自然死亡之类的疾病,产量大减。老人们都自我解嘲:这哪里是种地啊。他们也深知这种方式不可持续,但没有劳力,又有什么办法呢?小编园林设计出身,对此深感痛心。
  • 留守在农村的小孩子,更是成了老人们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大人们觉得对孩子是亏欠,大多时候都是依顺着孩子,有时候,孩子对着老人们总是大喊大叫。
  • 我的一位发小,常年在深圳打工,孩子丢给家里照料,他也只能一年回来一次,因此给孩子买玩具就成为他表达对孩子愧疚的一种方式,在他的家里我看到几乎能够堆了一间屋子的玩具,还有当下比较火的遥控无人直升机。不过,孩子眼中仍然目光呆滞,不爱说话。


西北五线乡村的爱与痛


火热的拼多多

这次回家,被多位亲戚问道看抖音吗,在我的初中同学群里,经常能够见到拼多多帮忙砍一刀的链接,被抖音和拼多多占领,恐怕是当下农村的又一奇特现象。

拼多多的火热恐怕是一种必然现象,此前小编一直不能理解一个靠买假货的平台如何能够如此受欢迎,但是回到家乡后,一切都能够取得合理的解释。

拼多多的低价与送货到家。

“中国人还很穷,你根本不知道中国穷人有多少,穷人的生活有多穷,农村人不在乎品牌,只在乎价格是不是便宜.....五环之内的人不懂咱们的伟大事业!”。“中国太大了,大到你以为遍地都是985、211,其实本科生才占全国4%.....中国的穷人还很穷,月薪5000以上已经跑赢了九成家庭,这个国家只有10%的人进入了现代社会。”

这两段话曾被用来讽刺拼多多贩卖“贫穷焦虑”,但不可否认的是,低价在农村真的很有市场,在这个一碗面就三四元钱,一斤玉米只卖9毛钱的巨大农村,你真的没法让这些农民家庭接受更高的品牌和价格。

更接地气的物流也让大家更好的接受了拼多多。在老家的镇上,京东和淘宝很多产品都没法运送到镇一级,而拼多多居然将快递做到了村镇一级,且能挨家挨户送到。

再说说快递这个行业。在老家曾经有一位横行乡里多年的地痞,打假无数也蹲监狱,但是自从偶然接过快递这个活之后,他每天开着个面包车往返于临近几个村子给人送快递,反而成为了镇上有名的百万富翁了。


西北五线乡村的爱与痛


(零散的房屋格局对快递是个考验)

外贸困境?

尽管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农业人口、农业地区仍然占相当大的比重。

国家统计局2017年2月2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16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827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9298万人,农村户籍人口58973万人。

2017年全年农民工总量28652万人,逾全国人口总量1/5。。其中,本地农民工11467万人,外出农民工17185万人。


所以,农村地区不仅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农民工群体更是巨大的生产力。农民工这个群体,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其打工收入成为了中国农村地区主要的消费来源。

另据商务部统计,在中国仅外贸就带动相关的就业人数超过1.8亿人。长期以来,中国发展依赖于资本流入,也依赖美国市场,如果客户(美国市场)突然之间不要工厂的产品了,银行(美元)也不向工厂提供资金了,那么,这家工厂就举步维艰了。这就是我们将要面临的困境。如果这段时间内,找不到新的客户和愿意提供资金的银行,那“工厂”就要倒闭了!

这是否会造成巨大的失业潮和农民工返乡潮?

如果造成了返乡潮,我们的农民工群体将会返回到全国约300个“城市”,2856个“县”,41658个“乡镇”,662238个“村”。

此前形成的年轻人外地打工,大部分收入反哺农村所形成的稳定的收支关系,是否会因为“返乡潮”而中断?如果年轻人没有了收入来源,回到农村后能够干什么?

当下的农村社会陷入了一种两难境地,经济上行时,农村青壮年劳力迅速成为社会的主力,抽干了农村的主要劳力,但同时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经济下行时,失业潮的来临又导致农民工群体不得不返乡等待就业,从而与原有农村人口分享为数不多的土地,更重要的是少了大量的收入来源。

这次回老家,小编也看到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不得不在家里周边打打零工贴补家用,原因就在于子女在外收入减少,家庭开支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不过年轻劳力如果因为这次贸易缩减能够回到家乡,是否能够促进家乡带来新的业态和变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