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金牌工人 最美的年華獻給車間

他叫向玉平,是重慶秋田齒輪公司的一位普通工人,17年來,他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螺絲釘作用,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

重慶金牌工人 最美的年華獻給車間

一個產品需要數十次測量和調試

重慶金牌工人 最美的年華獻給車間

向玉平展示工作成果

憨厚朴實的笑容,沾滿機油的雙手,一身深藍色的工作服,做事時目不轉睛的眼神。沉穩冷靜,這是向玉平給人的第一印象。

“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鍥而不捨地提高技能,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這是向玉平說得最多的一句話。17年來,他積極學習理論知識,刻苦鑽研技術,始終紮根齒輪精密生產一線,實現了由普通操作工人到企業“金牌工人”的完美蛻變。

進步秘訣 要比別人多學多做一點

向玉平今年36歲,重慶雲陽人。2001年,剛中專畢業的他便來到重慶秋田齒輪公司,在精密加工中心一干就是17年。

“齒輪生產線上,因為有了我們這一道工序,齒輪才能從普通產品到精品,彰顯企業的高精技術和實力,能賣出更高的價錢。”說起自己的工作,向玉平十分驕傲,在齒輪生產環節,精密加工是最重要的一道環節,需要操作工人利用專業機床對齒輪齒部進行精度加工,達到客戶的高水平技術要求。所以與基礎的生產線工人不一樣,向玉平是一位技術型工人。

正是因為這是一門技術活,其對操作工人的要求也十分高,這對剛走出校門的向玉平來說,還是壓力很大。他回憶,那時,在一群比自己學歷高又經驗足的同事面前,他曾一度十分自卑,他只能在心裡默默給自己打氣:“可以不是最聰明的,但是一定要做最努力最用心的。”

“多做,多看,多學,不管什麼都比別人更努力。”那時,老師傅在前面講,他就跟在後面拿著筆記本記,晚上下了班還要追著師傅請教,抓住每一個操作機器的機會,一年後,學徒向玉平在一起加入的新同事中優先出師,他開始獨立操作機器,完成產品的數據調試和測量。老師傅們經常說:“小向比旁人更努力更能吃苦,這個結果是順理成章的。”

“我的視野開闊了,要不是這份工作,我哪裡接觸得到如今國際上最尖端的設備和技術。”向玉平說。

深沉的愛 把工作服當成“戰袍”

“幹了17年,我對這份職業已經有了使命感,每次穿上這身工作服,我就覺得穿上了‘戰袍’。”向玉平坦言,一開始自己並沒有多愛這份職業,只是當成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來對待,後來,他和冰冷的齒輪朝夕相處,和難聞的機油味和解,和精密數據較真糾結,看到齒輪在自己手中從粗糙變成精緻,他突然覺得自己早已和這份工作融為一體,再也分不開。

在其位,謀其職。去年,向玉平接到新任務,完成齒輪DF7.7系列的精密加工,這是一批操作難度高、技術要求嚴、時間追得緊的項目,拿到這個項目時,車間其他人都有些洩氣,覺得這是一個十分困難的任務,準備向上級部門反映,放棄該項目,這時,向玉平站了出來,他穩定軍心,鼓勵大家,“不去試試怎麼知道不得行,不能就這麼放棄。”

在他的帶領下,二十多位工人重新鼓起信心,向玉平更是忙碌,他加班加點向老師傅們請教技術,經過數百次試驗,終於如期完成了這個項目。那段時間,他經常晚歸,有時候太晚乾脆宿在公司,妻子看著他熬紅的雙眼和沾滿機油的雙手十分心疼,他卻安慰妻子,這是我的工作,是我應該完成的任務。

薪火相傳 小向已經變成向師傅

“向師傅,這個數據不太多,我調試過很多次了,還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水平,你來幫我看看。”在嘈雜的車間,不時聽到這樣的聲音響起,如今,僅36歲的向玉平已經是車間的一位老師傅,他帶過很多學徒,同事們一遇到問題就找他諮詢,拿到項目也是他分派任務和工作,他已成為精密加工中心的主心骨,還獲得過年度優秀員工、勞動模範代表、部門技術骨幹等多項榮譽,同事們都稱他是生產線上的“金牌工人”。

向玉平的工匠精神,來源於平凡中的堅持。他沒有驚天動地的表達,而是默默無聞的堅守,恪守本職的奉獻。紮根一線17年,在平凡的崗位上俯下身子,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將勞動者的光彩釋放出來。

被問到一份工作幹了17年有沒有後悔時,向玉平說,“以前年輕的時候想著要去做點其他的,現在我覺得我已經離不開這裡了。”

如果要問他有多熱愛這份職業,大概,這17年付出的青春就是最真實的告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