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愛情》系列是如何成爲中國最長壽的農村題材電視劇的?

壹冷


說起來這個也覺得挺奇怪的,國產劇雖然經典的不少,但是像《鄉村愛情》這樣長壽的電視劇還是比較少見。誇大點說,這部電視劇也算養活了一代人的青春記憶。有時候在朋友圈看到很多八零後和九零後說是看著《鄉村愛情》長大的,還真有點不習慣。但是這也是實情,要知道,對許多鄉村青年或者小鎮青年來說,在網絡沒有普及的時代,電視是很多人的娛樂方式,但是條件比較有限,只能看 央視之類的電視,而《鄉村愛情》大火的前幾季都是在央視播出,趙本山失寵之後,《鄉村愛情》推出了央視,改為了網絡播出。

這部劇有什麼特色呢?仔細想一下,趙本山的二人轉演員的班子是最大的特色。趙本山用二人轉向全國進行普及東北文化之後,同時用《鄉村愛情》《馬大帥》一系列東北農村題材的電視劇對全國觀眾進行更大覆蓋面更廣的普及工作。要知道,我們並不缺乏農村題材,但是缺乏是農村題材鮮活的電視劇,大多數關於農村題材的電視劇都是主流價值觀的縮影,動不動就是改革,致富,下鄉幫弄,好像農村人是需要改造的低人一等似的,就是等著城市來個官兒來改造思想,這種電視劇很噁心。

但是趙本山的《鄉村愛情》改變了這種國產劇的刻板印象,就講象牙山一個山村裡的各種人際關係,家長裡短,流言蜚語,謝大腳、劉能、趙四、王大拿等等,都是通過這部劇走紅的角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這些人是用東北二人轉的影響力打造了一部喜劇和小丑的角色,逐漸為人所熟知。其實,這種題材某種意義上也是“醜化”農民,但是這種醜化是沒有惡意的,就像趙本山每年都裝扮成農民上春晚一樣,他們的醜化只是一種搞笑和逗樂,只有在這些角色身上賦予一種小丑文化的表演色彩,你才能讓這個丑角變得活泛起來。當然,這些角色好像除了逗樂之外,什麼也不幹,這大概也是這個系列電視劇最大的弊端。

我記得有一年過年在家跟我母親一起看電視劇,跳臺看到了《鄉村愛情》,想著其他也沒啥看的,估計我母親在家很愛這種反應農村題材的電視劇。但是她反應很讓我意外,她點評說,這種電視劇裡沒有一個正常人,一個個跟神經病似的,咱農村人不是這樣過日子。這種樸實的話語,讓我意識到,其實無論是主流改革題材的鄉村劇,還是這種插科打諢的國產鄉村劇,其實都距離現實很遠。我們缺乏的是真正反映現實生活和真實的農村生活的國產劇。


說書人思鬱


《鄉村愛情》從2006年橫空出世,到現在已經12年了,十部下來,長盛不衰!他幾乎成為農民群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從前的電影一樣,有了《鄉村愛情》,人們的生活也好像有了奔頭!為什麼?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鄉村愛情取材農村,講的都是些家常裡短的事兒,通俗易懂接地氣,在詼諧幽默中在矛盾衝突中產生喜劇效果,農村人自己的生活的故事上演在屏幕上,自然要厚愛三分。

二,物以稀為貴,像這樣貼近農民生活的作品十分稀缺,他是農民精神生活飢餓狀態下的一種珍貴給養!能獲得巨大市場自然不在話下!



三,鄉村愛情塑造了一群鮮活的農村青年形象,對於空心化的農村,無疑是一劑強心針!農民群眾看到這部電視劇,就是看到了活力,看到了希望。而城市觀眾看來,這樣的農村有著鄉愁,有著回憶,久久不肯離開!

四,鄉村愛情的演員陣容,幾乎來自東北農村,是地地道道的本色出演。趙本山,劉能,謝廣坤,謝大腳這些演員,都是弟弟道道的東北農民出身,也是二人轉演員老戲骨,他們的表演更自然更真實,讓人們看著親切!



五,本山情節。趙本山伴隨觀眾渡過了好多年的春晚時光,沒有了趙本山的春晚,人們卻找到了《鄉村愛情》,這是一種情感的寄託!這是一種本山情結。

六,鄉村愛情劇情跌宕起伏,平凡的故事卻總讓你一眼望不到頭。鄉村愛情中,總有解決不完的矛盾,總有新的角色加入到隊伍中來,你永遠不會知道誰會和誰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總留個懸念在這裡,你會不請自來!

【關注村姑說村事,我們有緣再相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