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狗吠而殺人,是對狗奴的嚴重警告

因狗吠而殺人,是對狗奴的嚴重警告

2018年10月10日傍晚,寧波市高新區發生一起刑事案件,嫌疑人王某某持刀捅傷鄰居陳某一家,造成陳某及其丈夫、女兒等三人死亡,母親受傷。

目前,傷者尚在醫院ICU救治,警方正對案情做進一步調查。

據悉,涉案兩家只有一牆之隔。嫌疑人王某某因陳某家經常傳出狗叫,影響睡眠,多次交涉未果,心存怨恨。

該案發生於10日18點55左右。在此之前的18點40左右,王某某已因狗叫上門交涉,但對方卻不理睬。憤怒的王某某回到自己家後,拿刀再度返回陳某家裡,釀出驚天慘案。死者陳某及丈夫四十來歲,女兒尚不滿十八歲,還在上學。

關於這一案件,政治正確的話誰都會講:

不能殺人。

有話好好說。

有事找物業。

應當報警。

……

這些話,全都正確。可對王某某來說,這些話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養狗人若是自覺,從養狗那天起,就會管好自己的狗,不讓狗亂叫,不讓狗擾民。偶爾有所疏忽,在別人找上門後,一定會連聲道歉,一定會立刻改進。

可王某某遇到的,又是怎樣的一家人呢?

“王某某因陳某家經常傳出狗叫,影響睡眠,多次交涉未果”,這段話來自警方的通報,真實性毋庸置疑。

雙方結怨及交涉的過程,腦補如下:

辛苦工作一天的王某某好不容易睡著了,卻被陳某家的狗叫聲吵醒。王某某忍耐著,等待狗叫聲停下。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世界重新安靜下來,昏昏沉沉的王某某總算鬆了口氣,慢慢進入夢鄉。誰知未過多久,狗叫聲再度響起,王某某又被吵醒。看一下手機,才凌晨四點多……狗叫聲聲,眼睛酸澀頭腦昏沉的王某某再也睡不下去……

上班的時間到了。王某某不得不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向公司,在公司裡辛苦忙碌。

下班後,王某某敲開了陳某的家門:“您好,我是隔壁鄰居,打擾一下,您家的狗昨天叫了一夜,吵得人睡不著,麻煩您把狗管好點,不要讓它亂叫。”

陳某上上下下打量王某某:“我家狗叫又怎麼啦?我家狗是在我家裡叫,又不是在你家裡叫,你管得著嗎?嫌吵,你去住別墅好了。”

王某某惱了:“你這個人怎麼這麼不講道理?”

這時,陳某的丈夫、母親及孩子全都圍了上來:“你要講什麼道理,我家的狗,用得著你來管?”

推推搡搡地,王某某被推了出去,陳家的門“砰”地關上。

這樣的場面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著。

陳某一家三口死於非命,下場確實很慘,但對於這家人,我真的同情不起來。

——這麼一家人裡,但凡有一人通情達理,但凡有一人能夠為別人想一想,事情就不會演變到這種地步。

狗是畜牲,不懂人事,但主人完全可以把狗管理好。

——給狗立好規矩;平時多帶出去遛遛;實在不行,給狗戴上嘴罩……

只要想管,完全可以讓狗在家裡安靜下來。

怕只怕一些人平時就蠻橫無理,養狗後變本加厲:我家的狗,想怎麼養就怎麼養。吵你了?你活該;追你了?肯定是你先去招惹它;咬你了?是你先找事,要不怎麼只咬你不咬別人?

去找物業?物業又沒執法權,最多上門勸說兩句。

報警?警察能做些什麼?不外乎批評兩句教育兩聲。最終,狗該怎麼叫還是怎麼叫。

把狗毒死?一般人真下不了這個手。

面對狗叫,平常人除了忍,還是忍。

但,人是有情緒的,心理的承受力也是有限的。

忍無可忍之後,是心理的崩潰。

據警方通報,嫌疑人王某某四十六歲。這個年齡的男人,正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夾心層,是不折不扣的頂樑柱。若非忍無可忍,王某某怎會與陳某一家同歸於盡?

——畢竟,殺人之後,王某某最大的可能是死刑。

他家的天,已經塌了。

慘案發生後,網上不乏對王某某的指責:如果嬰兒日夜哭鬧,難道也能殺了人家一家?

在我看來,這句指責恰是狗患氾濫的重要原因。

——將狗等同於人,這種思維太可怕。

嬰兒哭鬧,往往有不得已的苦衷:或是生病,或是晨昏顛倒,或有其它說不清道不明的緣故。

簡而言之,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嬰兒的父母往往無可奈何。

但狗叫豈能等同於嬰兒哭鬧?

不讓狗叫,主人多的是辦法。狗之所以叫,根源在於主人的縱容。

我曾經聽說過一件事:有家人的狗總愛亂叫,主人想了很多辦法都難以奏效。最終,主人釜底抽薪——給狗做了聲帶切除手術。

狗與人,永遠不能相提並論。

現在要命的是,在部分養狗者的眼裡,自家的狗命比人命更重要。

於是,各種衝突甚至劫難因此而起。

重新回到發生在寧波的這起慘案。該案與當事人的素質有關,同樣與法律的缺位有關。

美國《妨礙公共利益法》又稱“睦鄰法”規定,法律賦予公民養狗的權利,同時也賦予非養狗者以休息和不受養狗街坊鄰居干擾的權利。

法律要求狗主人無論何時都要嚴格控制狗吠,狗的主人要遵循“三吠”原則處理鄰里關係。如果狗叫了第一聲和第二聲,法律認為鄰居是可以忍耐的,如果叫了第三聲,那麼就意味著鄰居的忍耐力就要耗盡,狗主人就必須要想辦法不要讓狗叫出第四聲,否則就是違法。

如果我國也有類似的法規,如果在報警之後警察能夠嚴格執法,這起慘案就不會發生。

可惜,如果只是如果。

為了一條狗,搭進四個人!更令人憂心的是,類似的慘劇日後很可能還會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