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瓜熟蒂落時——柳州法院家事少年審判改革 兩周年成果體驗記

正是瓜熟蒂落時——柳州法院家事少年審判改革 兩週年成果體驗記

網易柳州主持人扮演離婚夫妻前來起訴

正是瓜熟蒂落時——柳州法院家事少年審判改革 兩週年成果體驗記

家事審判法官向記者解釋訴前調解的作用及家事“三員”制度建立的意義

正是瓜熟蒂落時——柳州法院家事少年審判改革 兩週年成果體驗記

心理疏導員唐玉芳老師為網易直播主持人作沙盤推演

正是瓜熟蒂落時——柳州法院家事少年審判改革 兩週年成果體驗記

柳州日報記者扮演起訴離婚的當事人利用鹿寨法院“微法院”平臺立案

正是瓜熟蒂落時——柳州法院家事少年審判改革 兩週年成果體驗記

柳州電臺記者扮演遭受家暴婦女向法官求助

正是瓜熟蒂落時——柳州法院家事少年審判改革 兩週年成果體驗記

家事法官向一離婚案件當事人送達離婚冷靜期通知書

正是瓜熟蒂落時——柳州法院家事少年審判改革 兩週年成果體驗記

家事法官譚皓勻向記者介紹我市法院製作的廣西法院首部家事案件辦案手冊

正是瓜熟蒂落時——柳州法院家事少年審判改革 兩週年成果體驗記

主持人對柳州市十二中小小志願解說員進行培訓

正是瓜熟蒂落時——柳州法院家事少年審判改革 兩週年成果體驗記

記者與智能普法機器人互動問答

正是瓜熟蒂落時——柳州法院家事少年審判改革 兩週年成果體驗記

柳州法院家事少審改革二週年成果總結新聞發佈會

正是瓜熟蒂落時——柳州法院家事少年審判改革 兩週年成果體驗記

柳州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閉文軍答記者問

正是瓜熟蒂落時——柳州法院家事少年審判改革 兩週年成果體驗記

柳北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覃舸答記者問

正是瓜熟蒂落時——柳州法院家事少年審判改革 兩週年成果體驗記

柳州中院民一庭庭長寧冰答記者問

正是瓜熟蒂落時——柳州法院家事少年審判改革 兩週年成果體驗記

柳北區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吳媚媚主持

正是瓜熟蒂落時——柳州法院家事少年審判改革 兩週年成果體驗記

柳州中院民一庭庭長寧冰接受網易直播主持人採訪

秋天,一個果實芳香四溢的收穫季節。經過兩年的辛勤耕耘和呵護,家事少年審判改革“柳州模式”已到“瓜熟蒂落”的時節。近日,柳州中院民一庭、柳州市家事少年案件審理中心(以下簡稱家少中心)被授予“全國法院家事審判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8月24日,廣西日報、廣西法治日報、廣西新聞網、柳州日報、柳州電視臺等10家媒體記者齊聚家少中心,通過參與情景模擬、實際操作、新聞發佈會等一系列家事少年審判改革成果體驗活動,共同感受了這一改革成果。網易柳州對此次活動進行全程直播,共有20餘萬網友收看。

精準規範提升成果品質

“現在,向你們發出‘離婚冷靜期’通知書,冷靜期為1個月。冷靜期限內,你們要靜下心來,積極溝通與交流,深思熟慮是不是因一時任性而將離婚當成兒戲。”家少中心法官黃煥玲語重心長地向一對“80後”夫妻說。

夫妻二人均接受了這一處理方法。然而,媒體記者在旁聽後都紛紛提出:“冷靜期限內,是不是代表法院將暫時擱置離婚案件的處置呢?”、“離婚冷靜期的設置是不是在浪費時間?”……

對此,黃煥玲法官給予了否定的答案。在離婚冷靜期內,法官仍需完成一套規定動作,通過開展調解、調查、心理疏導等工作,以此判斷雙方當事人的婚姻關係是否走向“死亡”。離婚冷靜期這項制度較適用於衝動型離婚案件,就如剛剛的案件,兩夫妻之間並無原則性矛盾,感情存在修復的可能。離婚冷靜期的約束,同時也能讓他們認清自己的心,學會用理智和溫情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輕言放棄婚姻和家庭。

“從黃煥玲法官這波冷靜的操作中,感覺到改革後的家事糾紛處理兼顧情、理、法,更適合中國式家庭糾紛的化解,更趨於專業化,這是不是有什麼秘籍?”廣西新聞網記者莫一科問道。

隨後,向媒體記者展示了專業化操作所依據的“秘籍寶典”——《家事案件辦案手冊》。該手冊是廣西法院首套家事案件工作規程,對家事案件立案、審理、調解、聯動等工作進行了明確規定,並獨創性為離婚、監護、撫養贍養、探視權等類型化案件設置了審判規程指引,共包含15項工作規程及14份功能文書樣式,進一步統一了柳州市家事案件裁判尺度,有效提高法官化解家事糾紛的工作質量和效率。

試點改革至今,柳州法院共受理家事案件10022件,審結8742件,其中調解3782件、撤訴1774件,調撤率63.56%;受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357件,審結339件,結案率94.42%。

智慧科技優化成果效率

通過微信公眾號,搜索“鹿法前線”後登陸,依次點擊“微公眾服務”、“微信預約立案”,完成身份驗證,輸入相關信息,並上傳訴狀等有關材料。不到五分鐘,柳州日報記者陸曉藝便自主完成了一起模擬離婚案件的網上預約立案申請。

這起模擬離婚案件的被告人戶口所在地是鹿寨縣,根據原告就被告的原則,需要原告到鹿寨縣法院立案起訴!“現在,指尖動一動就完成了原本要耗費大半天往返鹿寨縣法院立案的事情,對於碰到類似情形的當事人來說,實在太方便了!”陸曉藝記者不禁感嘆。

據悉,“鹿寨微法院”移動互聯業務平臺不僅提供微信預約立案服務,該平臺的“微家事”板塊還可為當事人辦理家暴投訴、糾紛調解、婦女兒童維權、老年權益保護等所需業務。“這些互動型業務,全部延伸到手機移動終端,法官和當事人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實現實時跟進、及時溝通、快速處理。”在家少中心,鹿寨縣法院家事審判法官覃宇向媒體記者進一步說明。

“微法院”、“微家事”引爆了媒體記者對智慧型家事審判的感官體驗。除了“指尖上的司法服務”,其他“互聯網+”科技應用亦獲得媒體記者的不斷肯定。

柳州市家事少年案件綜合網集“申請人保令”、“網上預立案”、“案件信息查詢”司法功能於一體。家少中心分管領導柳北區法院副院長吳媚媚介紹,該網正在開發的司法輔助功能也十分強大,將把請“家事調查”、預約“訴前調解”、申請“心理諮詢”等司法輔助功能融匯其中。“這樣一網便可滿足家事糾紛當事人多樣化的司法需求。”柳州電視臺《法治柳州》欄目記者張陽亮驚訝地說。

柳城縣法院與縣婦聯、司法局共建的“家事糾紛網絡聯動調解平臺”也通過宣傳片向媒體記者進行了展示。調解過程中,法官、調解員、當事人不必在法院會面,以法院家事視頻調解中心終端設備為基點,與司法局、婦聯等部門分端,當事人移動端相連接,便達到“點對點”或“點對多”化解糾紛的目的。“節約了司法成本,降低了當事人訴累,這個網絡聯動平臺的速度真是666!”廣西法治日報記者賴雋群給予點贊。

互聯合作擴大成果實惠

“原來,一件離婚案件的審理背後,有這麼多人員、這麼多部門共同參與!”體驗活動中,網易柳州直播主持人文浩與婉兒扮演一對起訴離婚的夫妻,在柳州中院家事審判法官譚皓勻的陪同下,預立案後,相繼有司法局派駐的律師為其提供法律諮詢;有婦聯派駐的家事調解員、心理疏導員為其作專業的情感調解、心理疏導。

“不要擔心,家少中心與公安機關簽訂了《關於人身保護令實施意見的備忘錄》。法院一旦作出人身保護令,會送達申請人所在地的派出所或居(村)委會,在其幫助下嚴格監督被申請人的行為,最大化保障申請人的安全。”在模擬體驗反家暴庇護流程時,譚皓勻法官對柳州電臺記者唐瑩說道,這也是她以往對遭受家暴的申請人會說出的安慰人心的話語。

目前,柳州法院共與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等17個單位(部門)在多元化解家事糾紛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方面展開積極合作。在新聞發佈會上,柳州中院副院長閉文軍指出,“專業+聯動”是家事少年審判改革“柳州模式”的核心和亮點,彌補了法院在妥善化解糾紛上的空白點和薄弱點。

“剛剛為網易直播主持人所作的沙盤心理調解,是通過沙盤中沙子和沙具的擺放進行溝通,幫助法官瞭解當事人的情感互動模式和人格特點,便於法官下一步採取更有針對性的化解舉措。”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三級婚姻家庭諮詢師唐玉芳對此予以例證。

柳州中院民一庭庭長寧冰強調,聯動的力量為家事少年案件審理提供了更專業的情感諮詢、心理疏導、法律諮詢、家事調解服務,為有效緩解案件癥結和情感糾葛、快速準確地處理糾紛提供了強有力的輔助支撐。據統計,家少中心引入的市婦聯“惜緣工作室”至今共接待群眾來信來訪、諮詢1400餘次,成功化解矛盾糾紛近300多件,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和情感疏導逾百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法治育人充實成果內涵

“柳州市青少年法治教育示範基地設在家少中心,共包含法之初、法之形、法之禁、法之園、法之護、法治夢和模擬法庭等七大功能區。……法之初主要介紹了法律的含義,法律的發展歷程,讓我們對法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知道法律最初是怎麼來的,如何發展的。……”幾位柳州市第十二中學生認真聆聽家少中心專業解說員李菁的話。但李菁卻向媒體記者介紹,這些學生不是來參觀的,而是來接受培訓的,他們以後就是家少中心的小小志願解說員。

據悉,青少年法治教育示範基地集青少年普法教育、犯罪預防教育、安全教育、法治實踐等內容為一體。小小志願講解員是2018年該基地專門為青少年設置的體驗項目,旨在讓青少年在說法中,更好地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確實,親身參與其中,感覺這些法律知識離我們很近,也更容易讓大家接受!我也要把學到的法律知識講給我的同學們!”身為小小志願解說員的柳州市第十二中學學生韋茜月興致勃勃地表示。

“作為法治教育示範基地的解說員,萬一參觀者提出的法律問題,你不知道答案,要怎麼辦呢?”有部分媒體記者對此提出疑問。“不要緊,有我們的智能普法機器人‘小北’,它可以做到有問必答!”家少中心專業解說員李菁驕傲地呼喚下,“小北”轉著圈來到媒體記者面前,親切地問:“哥哥,你在叫我嗎?”……

柳北區法院院長覃舸在新聞發佈會上深有感觸地談道,家事少年審判要革新的不只是審、調、判等環節,民眾的法制觀念、家和理念更應該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不斷提高,這亦是改革成功更深層次的體現,也是我們原創“涵養家文化”理念的宗旨。從體驗活動中,媒體記者也紛紛感受到,這一理念已滲透於家少中心的場所背景設置中、案件審理和調解中、法制宣講教育中、特色法制活動中……

“以家為根、以法為本,一箇中心、兩級多點、全面鋪開的‘柳州模式’得到了最高法院、自治區高院的肯定及社會各界的讚譽。”這是在新聞發佈會上首次驚豔亮相的家事少年審判改革成果兩週年宣傳片的開場白。此時,回味著耕耘的酸甜苦辣,品味著收穫的甜,柳州法院家事審判法官亦規劃著下一步的“播種”……

成立專門現代化、科學化、專業化和社會化的家事法院,柳州法院將在這塊“目標田”上繼續努力!

(柳州中院 覃柳蘇 曾慶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