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靈山「背水」不能喝?監測結果已公布!市民呼籲「保護好黔靈山水源」

昨日,省衛計委公佈根據省疾控中心近期對黔靈山公園“山泉水”水質開展的衛生學監測結果。監測結果顯示:

該“山泉水”微生物嚴重超標,直接飲用可導致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黔灵山“背水”不能喝?监测结果已公布!市民呼吁“保护好黔灵山水源”

據悉,不少老貴陽市民到黔靈山公園鍛鍊遊玩的同時,習慣帶回家或直接飲用黔靈山公園“山泉水”,甚至有遊客也在現場取水直接飲用。據黔靈山公園管理處統計數據顯示,公園內、外整個山體有12處主要泉眼,每日來公園及其周邊泉眼取水供生活飲用的市民達1000餘人,每年取水量約為11000噸。“山泉水”衛生學安全直接影響到了取水市民和遊客的健康。

近日,省疾控中心對黔靈山公園取水人數較多的8個出水點進行採樣,並依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50-2006)進行96項指標分析。結果顯示:8個出水點水樣均檢出大腸菌群,提示水源受糞便汙染。8個出水點水樣感官性狀、一般化學性指標、毒理指標和放射指標均符合標準限值要求,但微生物指標均不合格,其中6個出水點水樣菌落總數超標,最高超過國家標準38倍。

黔灵山“背水”不能喝?监测结果已公布!市民呼吁“保护好黔灵山水源”

網絡資料圖

本次監測是自2013年以來,再一次針對黔靈山泉水向公眾發出健康提醒。

專家表示,泉水水質微生物超標,如果飲用該水,最常見的疾病可能引發“拉肚子”,嚴重的可能發生其他由細菌導致的疾病。目前,黔靈山的水源保護是個問題,黔靈山泉水受城市垃圾、人畜糞便等影響,水質變化難以控制。“就算把泉水燒開了,我也主張不飲用。”貴州省疾控中心相關專家向記者說,菌落總數等超標,不是單一的細菌,成分會很複雜。

每天會有上千市民到黔靈山取水

26日中午,記者進入黔靈山公園內,在白象泉旁,仍有稀稀落落的市民提著大大小小的背水工具在取水。據悉,黔靈山“背水大軍”由來已久,黔靈山公園管理處統計,每天會有上千市民到黔靈山取水。

最新的監測結果顯示,泉水微生物仍然嚴重超標。得知這一消息後,一些市民非常驚詫,另外一些市民則表示5年前就知道了,態度很淡定。“檢測水質有問題的事情,幾年前我就曉得了。”白象泉旁,市民王爺爺說。

儘管檢測已經顯示不適於飲用,但在現場記者看到,依然有市民用礦泉水瓶子或是桶裝水罐在排隊取水。一位老阿姨告訴記者,記得幾十年前,貴陽很多人都到這裡來挑水,每天從早到晚,黔靈山一帶浩浩蕩蕩的都是挑水隊伍。現在自己每天都會在黔靈山公園早鍛鍊,只是因為住得遠了,所以現在一個星期才抬一次水。她和其他夥伴一直都是喝這裡的水,感覺也沒啥問題。她表示,抬回家的水只要燒開就行了。她和周圍的市民都說,這個水好,冬暖夏涼,燒開還沒有水鍋巴,而且有一絲絲甘甜的口感。“以前我們一直都是住附近,靠這個水生活。”

疾控中心專家表示,“山泉水”暴露於空氣中,隨著城市發展,不可控的汙染源較多,已不符合飲用水標準,建議不要飲用。

而在場的一些市民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既然曾經是飲用水源,大家對泉水又有割捨不下的情結,為什麼有關部門就不能對這些水源進行保護呢?”

記者:張梅 | 編審:石婷 | 簽發: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