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信:财税人职业生涯的通行证

“十一”假期刚过,当大家在微信群兴高采烈地分享自己的出游见闻时,记者在深圳从事会计工作的朋友王月却很郁闷。“做会计工作可千万别上‘黑名单’,我的‘饭碗’都快保不住了,哪还有心情出去玩儿啊。”谈及自己的悲惨经历,王月仍然懊悔不已。

◆◆财税人员频出事

◆◆

王月之前在一家企业做财务工作,两个月前辞职了,辞职前王月没有及时到税务局办理会计人员变更手续。几乎同时,这家企业由于违背了税收相关法律,上了税收违法“黑名单”。令王月没想到的是,这件事也牵连到了她,在最近找工作的过程中,有几家企业都因为这件事婉拒了她。

像王月一样,因服务过的企业上了“黑名单”而使个人信用受损,甚至被注销从业资格,被罚、被判刑的财税人员屡见不鲜。今年6月至今,“江苏一会计事务所所长出具失实报告被判刑注销注册”“浙江财政处处罚4家会计所15名注会”“内蒙古6家会计所2名注会被处罚”等事件在业内引发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财税人员纷纷表示了对自身执业风险的担忧。

近年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主管部门接连公布了一系列规范措施,给财税人员的从业信用套上了“紧箍咒”。目前,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建立了税收违法“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制度,对失信企业和相关人员加以惩戒。今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会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将职业道德放在了会计人员职称评价标准的首位,将对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制”。财税人员出现失信行为将面临严厉惩戒。

◆◆改过自新有机会

◆◆

不过,上了“黑名单”的人也不用绝望,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记者了解到,为鼓励"黑名单"当事人自我纠错,国家税务总局建立了纳税信用修复机制,鼓励“黑名单”主体通过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社会影响等方式修复信用。今年上半年,全国公布的税收违法“黑名单”案件中,已有172户“黑名单”当事人主动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后被撤出公布。

王月告诉记者,得知自己信用受损之后,她赶紧跟之前的工作单位取得了联系,得知企业正在跟税务局沟通缴纳罚款、补缴税款和滞纳金,王月也将在企业解除非正常户后,恢复“自由身”。

◆◆诚信执业有奖励

◆◆

日前,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为通过代理记账等级认定的5A、4A级机构颁发了2018年度代理记账机构等级认定牌匾。据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林池介绍,该协会2017年在代理记账行业中开展了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逐步在代理记账行业建立信用体系,以促进代理记账机构诚信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鼓励财税人员诚信执业。

北京市注册税务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奖惩委员会主任、尤尼泰税务师事务所董事局主席刘志忠告诉记者,主管行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用于奖励信用等级良好的纳税人及涉税专业服务机构。

税务局对纳税人采取分类管理、区别服务的机制,纳税信用等级高的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时,可以享受办税直通车等便捷服务。而信用等级达到5级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还可享受纳税服务绿色通道,对其所代理的纳税人发票可以按照更高的纳税信用级别管理,并可依托信息化平台办理批量纳税申报、信息报送等业务,在政府购买涉税专业服务时,高信用等级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还可享受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的待遇。此外,各地注册税务师协会也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信用良好的高等级税务师事务所给予表彰或奖励。

不仅如此,今年4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要为守信会计人员提供更多机会和便利。今年8月8日,财政部会计司司长高一斌在会计人员管理政策培训班上也表示,下一步将联合相关政府部门,研究制定严重失信会计人员联合惩戒备忘录,建立会计人员严重失信“黑名单”和讲诚信“红名单”,以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诚信水平,更好地引导督促从业人员提供高质量的会计服务。

◆◆遵纪守法是出路

◆◆

不少财税人员向记者抱怨,财税人员往往只是企业风险的“背锅侠”,企业没有问题时,财税人员往往不受重视,一旦企业出现问题,财会人员却要承担极大的风险。王月就向记者表示,自己信用受损,真的是一场“无妄之灾”。

对此,北京智方圆税务师事务所董事长王冬生表示,企业财税人员及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处在企业财税管理的第一线,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是其职责所在,如果在企业的税务风险中负有责任,当然该“背锅”。企业财税人员及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从业人员遵纪守法、坚守信用,是实现多方共赢的必然选择。

刘志忠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利用税收违法“黑名单”和联合惩戒措施等方式,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是加强行业监管的有力举措,也是对诚信执业者的一种保护。相信在国地税合并、大数据管税等的推动下,各项监管惩戒措施将不断完善,守信“红名单”等奖励制度也将逐步建立起来。财税人员只有遵纪守法、干好本职工作,才能在市场中获得立足之地。他表示,对一线财税执业人员来说,要想自己的职业之路行稳致远,一方面要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做支撑,做好风险把控工作,另一方面还要紧绷职业道德这根弦,诚信为本,避免引火上身。

王月也告诉记者,在今后的执业过程中她会及时关注最新的法律法规,力行诚实守信,让其成为自己职业生涯的通行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