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危受命的他,此後就是大唐自信心的體現,鐵血男兒!

打敗盧明月部隊後,秦叔寶打響了自己的名頭,張須陀對他刮目相看,讓他跟在自己身邊,此後,秦叔寶大殺四方,跟著張須陀到處討伐起義軍,順利的鎮壓擊敗了好幾路實力不錯的起義軍,戰無不勝。起義軍就成了他的工作,簡直就是死對頭,但是嚴格來說,這些都不算是真正的起義軍。

臨危受命的他,此後就是大唐自信心的體現,鐵血男兒!

因為他們大都是為了生存,而不是有著嚴明紀律的反對帝王的部隊,都幹著燒殺搶奪的營生,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起義。後來,張須陀帶著秦叔寶又立了許多功勳,在海曲之戰上,叔寶給士兵起了帶頭作用,絲毫沒有因為自己得到張須陀的賞識就失去了那股勁頭,他大頭衝鋒,打敗了宣雅,升了職位,這算是他的第一個官職吧。

臨危受命的他,此後就是大唐自信心的體現,鐵血男兒!

但是不巧的是,這個時候天下已經大亂,起義的軍隊有多又亂,根本除不盡,反而不斷增加,對於對抗起義軍的張須陀來說,就註定他的工作不好做了,616年,張須陀與與還算強大的瓦崗交戰,被敵人算計,中了埋伏,被團團困住,本來已經奮力衝出突圍,但是手下的將領都還在抵抗,他就返回去援救他們,在起義軍中進進出出了四次,最後沒能逃出,戰死沙場。

臨危受命的他,此後就是大唐自信心的體現,鐵血男兒!

有人說他殺人無數,殺得還都是起義軍,就是個滿手都是起義軍鮮血的人,但是,這些都不算是真正的起義軍,做的都是坑害百姓的事,而且張須陀掏出去後又反身營救部下,這樣的將領怎能不讓人佩服,讓人頗為感動,他死後,突出重圍的部下都很是傷心,非常的悲痛。張須陀死後,秦叔寶帶領著剩下的部下投靠了裴仁基,從此受他的指揮。

臨危受命的他,此後就是大唐自信心的體現,鐵血男兒!

617年,裴仁基眼看瓦崗勢力強盛,自己不是對手,乾脆跟隨他們起義吧,就投靠了瓦崗,秦瓊自然也成了李密的手下。瓦崗的李密出身可謂是高貴顯赫,家裡都是當官的,但他卻不像其它的世家公子一樣,看不起別人,據記載,在選擇誰當瓦崗第一領導的時候,他放下身段,與翟讓過招,他們比的是射箭,誰射的準誰以後就是第一人,這大當家的比試當人不能太簡單了,他們在靶子上寫一個王子,王子的最中間就是靶心,誰射中了靶心,那當然誰就是王。

臨危受命的他,此後就是大唐自信心的體現,鐵血男兒!

寫王字的時候還被特意寫的很細,李密淡定的拉起弓箭,瞄準後射了出去,一擊即中,就當上了寨主,也就是大當家。她的眼光也是毒辣,一眼就看中了秦瓊,讓他帶自己的親衛兵。618年,李密的軍隊與宇文化及的部隊開始決戰,那打的是天昏地暗,簡直能殺上一天,就是分不出勝負,終於一次,李密被飛出來的弓箭射中了,摔下馬後就昏迷不醒了,大家都以為大當家的被射死了,頓時情緒低沉,沒有了信心,眼看著敵軍就要衝過來了,秦叔寶沉著冷靜,從大人的部隊中救出來李密,然後又聚集了剩下的兵力。

臨危受命的他,此後就是大唐自信心的體現,鐵血男兒!

李密回來後,發起反抗,戰士們氣勢大漲,擊敗了宇文的部隊。但自己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傷,已經不適合再次交戰,迫切的需要休養,這時,又來了一個勢力,這個人是王世充,他想要趁著瓦崗還沒修養過來,趁機斬殺他們,帶領了20000大軍殺了過來,李密卻沒有想清楚利弊,非要正面進攻,王世充是破釜沉舟般的決心,他沒有帶大量的糧食,每個人都抱著必勝的決心,而瓦崗剛剛經歷了大戰,還沒有緩衝過來,結果自然是王世充獲勝,瓦崗從此不復存在。

臨危受命的他,此後就是大唐自信心的體現,鐵血男兒!

李密讓下來昔日的兄弟部下,自己投靠了大唐,秦叔寶沒有了辦法,只能投降王世充。這個王世充人品就不行了,奸詐小人,都覺得跟著他沒有出息,當即離開了他,投靠了李淵,去跟隨大唐建立一番事業。秦叔寶和程咬金歸順大唐後,李淵給特們拍到了李世民的手下,這個時候的秦叔寶也就二十出頭,與李世民年齡相仿,脾氣相投,當然受到重視,當上了馬軍總管,成為了李世民手下的先鋒部隊,王牌軍啊可謂是,此後就開始了征戰沙場。

臨危受命的他,此後就是大唐自信心的體現,鐵血男兒!

每次遇到敵方的猛將精銳士兵,李世民就拍出自己的王牌秦叔寶,讓他騎馬拿槍上前開路,秦叔寶每次都做得很漂亮很成功,就只就是沒有對手,李世民把這些看在眼裡,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不斷增加。在李世民的實力不斷強大後,終於迎來了危機,秦王府的將士要求殺掉李世民,這有秦叔寶沒有動搖,始終跟隨李世民,願意跟他一起受苦受難。李世民殺了皇太子,成為了皇儲,不久成為了唐太宗,願與自己同生共死的秦叔寶自然封官加爵不在話下,成為了大將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