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文體是古代一個巔峯,卻被我們誤解指責!

這種文體是古代一個巔峰,卻被我們誤解指責!

現代人第一次聽說八股文,往往就是知道這是封建社會一種禁錮思想的問題。這種偏見被標準化在教科書中,甚至連八股文是什麼都不知道就帶色彩的去批判。為什麼這種文體會被認為是封建殘餘?

這種文體是古代一個巔峰,卻被我們誤解指責!

首先,這種文體是明清時期科舉的一種應試文體,也就是文章格式,這種文章的八個部分,分別為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後半部分中,每部分又有兩句排比對仗的文字,共計八股,顧名思義八股文。

很好理解,文有規矩有格式是很正常的,現在高考的作文依然有格式限制。其他問題如詩詞也會有平仄音律的限制。所以解開八股文偏見的第一點就在於理解:八股文限制的是格式,而並非思想。

如果說滿清限制內容和思想,大興文字獄,那是滿清鞭子們的黑鍋,不能怪罪於一種文體。很不幸的是八股文被滿清選中作為應試的規定文體,在這種束縛下,八股文就成了滿清科舉制度弊端的替罪羊。

這種文體是古代一個巔峰,卻被我們誤解指責!

八股文真實在文學中的地位如何呢?實際上這是一種文學巔峰的模版!我們都知道寫論文,寫評述時候往往腦子裡只有一個點子,如何整理出一個框架,如何表述出這個點子,就是最關鍵最難以實現的事情,一旦目錄大綱寫出來了,整篇文論就完成了一半。

如果有一個模板告訴你先寫什麼,再寫什麼部分,修辭放在什麼位置,論證在什麼位置。這樣的經典萬能模板,不一定可以表現出你的文采,但是可以清晰地展示你的分析判斷思路,那這種文體就達到它的作用了。

如同國考的申論,考驗的是你的判斷思路。那麼滿清科舉中,選拔官員的“重要奴性”可以通過八股文清晰地反饋給當權者。可以說這是古人“程序化思想”的先驅,是一種極為先進的思想。有左右辯證並綜合的能力。

這種文體是古代一個巔峰,卻被我們誤解指責!

可惜的是,這種天才的發明,與古代感性思維問題有不符合的地方,眾多文人無法很好的使用這種文體,寫出了四不像文章,最後把鍋推給八股文。所以,思維太跨越,太難寫,廢除八股文這樣從理論上講是一種退化的行為,就被大家拍手叫好了,畢竟沒人會用八股,不如讓這種文體多一些詬病。

假使,有人能在在嚴密的格律束縛下寫出千古名句的,這種人才一定就是為官所需。於現在普遍觀點相反的是,八股文字數僅僅為五百到七百字,少於現在高考作文八百字,字數非常有限,對字句的斟酌相當有考究,八股文的經驗實在是醫治文章長而空的靈藥,為後世提供了文精意賅的典範。

當時邏輯類的思想畢竟屬於少數人。現在已經沒有去學習八股文的必要,我們可以學習更加成熟的邏輯學,但是邏輯學也是受大眾所排斥的。從這個方面說,邏輯哲學與八股文有著相同的本質。

這種文體是古代一個巔峰,卻被我們誤解指責!

學會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毫無根據就去批判,這才是一個明智人士該有的素質。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