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们,放直男一条生路吧


求求你们,放直男一条生路吧


1

这篇文章里说的事儿,也许很多人不爱听。但不爱听就不爱听,我还是想说两句。

前阵子在英国,生理和心理都在失声,吃了很多瓜,只是看看不说话。数数这些瓜,范冰冰的不敢说,吴秀波的懒得说,就张雨绮这事儿,有点意思。

事件经过大家都八得里外不剩了,不赘述。

就我所见,无论是公众号还是朋友圈,多数人都站在张雨绮这边,觉得她爽利泼辣,敢想敢做,又有底气,实在是现代女性的范本。

我的朋友倪一宁写了篇很棒的文章,叫《世道变好是从女明星敢于离婚开始的》。

她说:

张雨绮在这个循规蹈矩的时代下一骑绝尘,把其余主动表态要跟丈夫“风雨同舟”的正室们远远甩在了后面。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女性,是不稀罕天降幸福的。这不真实,也不长久,更可能从头到尾只是一个梦。你说我不可亲也好,你讲我不适婚也罢,我都当成褒奖,丝毫不影响我活出自己的精彩。

对于这种态度,我举双手双脚支持。男权社会的束缚太久桎梏太深,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都应该把人生的基座建立在自己身上,这种常识需要一再得到申明和践行。

但有时我也会想,由于女性活出自我的例子太少而长期积累的饥渴和焦虑,是不是也在炮制新的问题:比如,把直男逼入另一种绝境?

2

就拿张雨绮的事情来说。且不提刀伤的细节说法不一,肢体冲突至少是派出所记录在案的。这种极具传播价值的细节,唤醒了过往人们关于狮子女张雨绮的记忆:扇汪小菲耳光,踹王全安车门。

这些行为有理由吗?肯定有。说不定还有不为外人道的更充分的动机。但暴脾气和爱动手的事实,总是没跑的。网上几乎一边倒地拍手称快,盛赞烈女,言词之间的激赏,仿佛大打出手是特别值得欢欣鼓舞的事。

试想一下,把事件的主角换成任何一个男明星,恐怕马上就会扣上“渣男”、家暴的恶名,写进永不翻身的黑历史。为何到了女性身上,却成了另一番光景?

这不是在为家暴找补。在任何意义上,家暴都是要反对的。

我想说的是,当对男性家暴的愤恨和怨念积累到一定程度,成为了一种惯性的政治正确,很多人期待的理想结果并不是如何杜绝抵制,而是更简单直给的方案——女性打回去就好了。

即便我自己或者身边的人不会动手,至少有女人真的动手了:简直人生偶像啊,看着就爽!

气出过了,理怎么办,谁还在意呢。

我支持张雨绮离婚,不反感她打自己的丈夫或男友。因为这是她的私人生活和主观选择。

但有一点,我不认为动手打人是正确的,更反对把张雨绮当作快意恩仇的女侠来追捧。这背后,除了行为本身不太可取之外,更要紧的是隐藏着一种另类的性别歧视:你们男性曾经这样对我们的,如今我们女性要加倍奉还!

问题是,如果当初的方式就是错的,以错误来还击错误,就正确了吗?

3

家暴是一个是非太过强烈的话题,做例子容易带歪。

我们看一些更普适的话题。

譬如送礼物。

我知道有些女生受偶像剧和少女情感号的影响,对礼物的期待大体是这样的:逢年过节要送礼不说,特别的日子当然也得庆祝。

什么叫特别的日子呢?不是结婚或者在一起的纪念日,而是我们第一次牵手,第一次接吻,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吃饭。拜托,你就说每天都想收礼物,还显得更真诚一点。

除了日子,对东西当然也少不了憧憬。最典型的是,自己在橱窗或者柜台里看过一眼,问过一嘴,等收礼物的时候,就有男生双手奉上。这简直是双倍馈赠,又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又显得男生对我的关注细致入微,在乎我在乎地日月可鉴。

能有这样的男朋友或老公,当然是极好的。可是提这样要求的女生,自己能做到的又有几个?这本来就是极为苛刻的标准,为什么不能给彼此一点正常的弹性空间?

我有一位亦师亦友的男性师长,一次在朋友圈里感慨,在他们70后的世界里,老婆的生日要到了,开口问一句:“今年你想要什么礼物呀?我给你买。”就已经完美了。一来,提早问,说明放在心上。二来,有的放矢不会买错,礼物合心意。

但他也无奈地补充说,放在今天,这样的男朋友怕是永远不会合格。因为等着这句话的标准回复是:“你连我想要什么都不知道,你不爱我了!”

这个时代的爱情,像是得了糖尿病,随随便便就要含糖量三个加号。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美味都要拼命撒糖,齁甜齁甜也会是另一种反胃啊。

很长时间里,我一直不理解,过去那种嘘寒问暖相濡以沫的“真实”,是如何变成今天不够懂我的“无趣”的呢?

后来我想通了。的确是有很大一部分直男癌,觉得不送礼物也无妨,对重要节点不上心,哪怕是送礼传情,也随手敷衍。也有很多直男,送出来的礼物,真的让女朋友哭笑不得。

当这样的情形日积月累,女性的不满也慢慢接近爆点。终于炸裂的那个瞬间,竟然发现是一枚无差别扩散的地图炮:你们这些直男惹老娘不爽了,老娘憋了那么久就想要发泄,所以全世界的直男都应该按老娘的标准来。

这就回到了和前面家暴类似的逻辑里:当你在直男癌那里受到了错误的对待,把积攒的怨气发泄到普通直男头上,就是一种正确了吗?

很遗憾,人生不是数学,很少负负得正。把对直男癌的痛恨转变成对普通直男的苛刻,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聪明的女生会懂得,直男癌是可以放弃的,直男是可以调教的。硬是要把在直男癌这里积攒的不满,转嫁为对普通直男的压迫,不过是一种粗暴的懒惰,到头来,自己也没有满意,对方也吓跑了,得不偿失。

4

《奇葩说》第五季到现在,有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马东使坏,让蔡康永和薛兆丰回答网上流行的送命题。

这两位老师,一个身上挂的标签是“情商课”,一个是思路缜密反应迅速的经济学家,却接连答错。可是,两题过后,薛兆丰自信地说,他知道怎么答了,再来一题,他肯定能答对。果不其然,他答对了。

因为送命题的逻辑是最简单的:宠我爱我关注我,你的世界里最重要的永远是我。

这种思路,摸透并不难,爱你的人也会去做,但是第一,请不要太执着,以完美要求他人。第二,请给一点时间,让直男慢慢体会。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虽然身为一个直男,但算是有共情能力和同理心,一直有换到女性的角度,思考女性的难处与困扰。这些都发自肺腑。

这一次,我也想真心想和一些略显极端的女性朋友们说一句:给没救的直男癌切断来路,给有救的直男留条活路,相信我,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